一种廉价高温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812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廉价高温热管,包括:外壳,吸液芯,内套管,工作介质,密封尾管;所述吸液芯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吸液芯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贴合固定;所述内套管同轴布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工作介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密封尾管设置在所述外壳的末端;所述内套管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密封尾管与外壳焊接牢固,抽真空后热态或冷态压扁,焊接牢固、严密,确保密封良好、真空度高、漏气率低,也降低了高温热管造价,解决了传统高温热管因价格高昂应用受限的问题。用受限的问题。用受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廉价高温热管


[0001]本技术涉及传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廉价高温热管。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高温热管一般采用锂、钠、钾、铯、银等活泼或者贵重金属作为工作介质,钨、钽、钼、铌、钛、不锈钢、因康镍合金等昂贵金属作为外壳,经过真空精炼、惰性气体保护等复杂工艺生产而成,整个过程存在燃烧、爆炸、腐蚀、毒害等各种危险。并且材料昂贵、工艺复杂、导致高温热管无法投入应用。因此,需要一种成本低、安全、工艺简单、传热效率高的廉价高温热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安全、工艺简单、传热效率高的廉价高温热管。
[0004]为了保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证成本低、安全、工艺简单、传热效率高,本技术涉及了一种廉价高温热管,包括:
[0005]外壳,吸液芯,内套管,工作介质,密封尾管;
[0006]所述吸液芯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吸液芯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贴合固定;所述内套管同轴布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工作介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密封尾管设置在所述外壳的末端;所述内套管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密封尾管与外壳焊接牢固,抽真空后热态或冷态压扁,焊接牢固、严密,确保密封良好、真空度高、漏气率低,也降低了高温热管造价,解决了传统高温热管因价格高昂应用受限的问题。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与所述密封尾管通过焊接连接固定。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方式更加简单有效,且密封性能更好,更实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材质为耐受500~1000℃高温的金属或非金属。通过选用耐高温的金属或者非金属,保证其可以满足相应的工作环境。
[0010]进一步的,所述工作介质为单质、化合物或其混合物。
[0011]进一步的,所述吸液芯上设有丝网结构。通过丝网结构的设计,保证其整体的有效性。
[0012]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直径为5~8mm。通过通孔的设计,保证其吸热传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廉价高温热管的横剖面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廉价高温热管的纵剖面图。
[0016]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的部件名称:
[0017]1、外壳;2、吸液芯;3、内套管;4、工作介质;5、密封尾管;6、通孔;7、丝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安全、工艺简单、传热效率高的廉价高温热管。
[0020]如图1、图2所示,为了保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证成本低、安全、工艺简单、传热效率高,本技术涉及了一种廉价高温热管,包括:
[0021]外壳1,吸液芯2,内套管3,工作介质4,密封尾管5;
[0022]所述吸液芯2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吸液芯2的外壁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贴合固定;所述内套管3同轴布置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所述工作介质4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密封尾管5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末端;所述内套管3上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密封尾管5与外壳1焊接牢固,抽真空后热态或冷态压扁,焊接牢固、严密,确保密封良好、真空度高、漏气率低,也降低了高温热管造价,解决了传统高温热管因价格高昂应用受限的问题。
[0024]进一步的,所述外壳1与所述密封尾管5通过焊接连接固定。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方式更加简单有效,且密封性能更好,实用更强。
[0025]进一步的,所述外壳1的材质为耐受500~1000℃的的金属或非金属。通过选用耐高温的金属或者非金属,保证其可以满足相应的工作环境。
[0026]进一步的,所述工作介质4为单质、化合物或其混合物。
[0027]进一步的,所述吸液芯2上设有丝网结构7。通过丝网结构7的设计,保证其整体的有效性。
[0028]进一步的,所述通孔6的直径为5~8mm。通过通孔6的设计,保证其吸热传热的效果。
[0029]在实际操作中,外壳1由能够耐受高温的金属或非金属制成,带有安装法兰,便于固定安装,可根据需求选择是否带有翅片,带有翅片则提高传热能力;可以不带翅片,防止积灰堵塞;吸液芯2是可选件,可采用金属丝网结构7或粉末烧结,也可采用在外壳1内壁开槽;内套管3是可选件,可采用与外壳1相同材质薄壁管,管壁可带有直径5~8mm通孔6;工作介质4可采用单质、化合物、等纯净物或其混合物,可根据工作温度特殊设计,以确保与金属相容、蒸汽压力适中,密封尾管5采用小直径薄壁管,与外壳1焊接牢固,抽真空后热态或冷态压扁,焊接牢固、严密,确保密封良好、真空度高、漏气率低。
[0030]以下为一选用实施例:
[0031]本实例外壳1采用φ32x4无缝管,材质为Cr25Ni20,可耐受1100℃高温;吸液芯2和内套管3不需要;工作介质4采用金属锌,经酸洗、烘干后装入外壳内部,体积为外壳1内容积的20%;密封尾管5采用φ6x1不下钢管,材质同外壳1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
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003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廉价高温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吸液芯,内套管,工作介质,密封尾管;所述吸液芯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吸液芯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贴合固定;所述内套管同轴布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工作介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密封尾管设置在所述外壳的末端;所述内套管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通孔的直径为5~8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西宁李雪海钟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汉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