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分离提纯磷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8093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分离提纯磷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以及反应釜上端开有的检测口,所述检测口内固定连接有朝着反应釜内底部延伸的第一检测管,所述第一检测管内壁开有多个第一检测孔,所述第一检测管内密封转动连接有第二检测管,所述第二检测管侧壁开有多个第二检测孔,所述第二检测管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三检测管,所述第三检测管侧壁开有多个第三检测孔。该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如何便捷的判断反应釜内清液与沉淀物物质的分界线。反应釜内清液与沉淀物物质的分界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分离提纯磷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反应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分离提纯磷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可降解的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不仅具有增溶、乳化、润湿、发泡、分散、降低表面张力等表面活性剂所共有的性能,与其他通过化学合成或石油炼制法生产的表面活性剂相比,还具有无毒、可生物降解、生态安全以及高表面活性等优点,依据他们的结构特征和微生物来源可分为糖脂、脂肽和脂蛋白、脂肪酸和磷脂、中性脂以及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广泛的应用于石油、环保、医药、食品、化妆品、日用化工、家居护理、农业、饲料、水果保鲜等领域。
[0003]在对磷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进行分离提纯的过程当中,需要将制备活化剂的原料放入反应釜当中,进行离析反应,使其产生沉淀,产生上下分层,将上层清液取出,即可得到制备完成的表面活性剂,但是添加的原料的质量以及数量的不同,无法得知清液所处的位置,无法有效的判断上层清液的位置,造成反应釜内部表面活性剂难以高效分离,在提取之前,需要对反应釜内清液的分层位置进行检测判断,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分离提纯磷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反应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分离提纯磷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反应釜,该专利技术解决了如何便捷的判断反应釜内清液与沉淀物物质的分界线。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用于分离提纯磷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以及反应釜上端开有的检测口,所述检测口内固定连接有朝着反应釜内底部延伸的第一检测管,所述第一检测管内壁开有多个第一检测孔,所述第一检测管内密封转动连接有第二检测管,所述第二检测管侧壁开有多个第二检测孔,所述第二检测管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三检测管,所述第三检测管侧壁开有多个第三检测孔,所述第三检测管内密封转动连接有第四检测管,所述第四检测管侧壁开有多个第四检测孔,所述第一检测孔、第二检测孔、第三检测孔和第四检测孔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所述第四检测管内固定连接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第四检测管分隔为多个分别与多个第四检测孔对应的收集腔室,所述反应釜上设有能够控制第三检测管以及第四检测管进入内部进行检测的驱动机构。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检测管与第二检测管之间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所述第一检测孔与第二检测孔之间错开,所述第三检测管与第四检测管之间连接有第二扭力弹簧,所述第三检测孔与第四检测孔之间错开,所述第一检测孔与第三检测孔之间朝向相同。
[0008]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反应釜上端固定连接的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上端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管,所述第一驱动管内滑动连接有
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三检测管侧壁固定连接有方形板,所述第一驱动杆末端与方形板转动相连,所述电动滑轨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管,所述第二驱动管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末端贯穿第二驱动管并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管与第二驱动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反应釜上设有能够让第四检测管在向下移动的过程当中发生转动的联动机构。
[0009]优选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与反应釜上端固定连接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端开有弧形斜面,所述第四检测管侧壁固定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与弧形斜面相配合。
[0010]优选地,所述联动杆外套设有支护环,所述支护环与联动杆转动相连。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检测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楔形块,所述方形板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楔形块配合的第二楔形块。
[0012]优选地,所述反应釜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方形板并与之滑动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通过设置第一检测管以及第二检测管,能够将在反应釜内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第三检测管以及第四检测管在其内部移动的过程当中,不会导致反应釜内的液体搅动,保证了反应釜内上层清液状态的稳定,保证其纯度。
[0015]2、通过设置联动机构,能够在第三检测管移动到指定的位置时,同步的使得第一检测孔、第二检测孔、第三检测孔、第四检测孔导通,进而能够让反应釜内的液体有序的流入对应的收集腔室内得到收集,降低了检测过程当中提取的难度,提高检测效率以及精度。
[0016]3、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并且设置第一驱动管、第二驱动管和配套的装置,能够在驱动机构占用空间更小的情况下,让方形板能够得到更大的抬升距离,能够让第三检测管正常的抬升取出,完成检测取样。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检测管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检测管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检测管和第四检测管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驱动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反应釜、2电动滑轨、3滑块、4第一驱动管、5第一驱动杆、6连接管、7第二驱动管、8第二驱动杆、9方形板、10导向杆、11第一检测管、12第二检测管、13第三检测管、14第四检测管、15弧形板、16支护环、17联动杆、18第一检测孔、19第二检测孔、20第一楔形块、21第三检测孔、22第四检测孔、23隔板、24第二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4]参照图1

5,一种用于分离提纯磷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反应釜,包括反应釜1以及反应釜1上端开有的检测口,将检测设备通过检测口音进入反应釜1内,对反应釜1内每层进
行分层取样,进而达到对反应釜1内清液所处位置的判断。
[0025]检测口内固定连接有朝着反应釜1内底部延伸的第一检测管11,第一检测管11底部闭合,第一检测管11固定在检测口内,并且延伸至反应釜1的底部,并且其口径最大,第一检测管11内壁开有多个第一检测孔18,第一检测管11内密封转动连接有第二检测管12,第二检测管12可在第一检测管11内转动,第二检测管12侧壁开有多个第二检测孔19,并且第一检测管11与第二检测管12之间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正常状态下第一检测孔18与第二检测孔19之间错开,此时第二检测管12上的第二检测孔19被第一检测管11遮挡,此时反应釜1内的液体无法进入到内部,在第一检测管11以及第二检测管12的作用下,第一检测管11和第二检测管12将其内部隔绝为封闭的区间,便于后续的检测过程,并且能够避免后续的检测过程当中,检测杆进入反应釜1内带动内部的液体大幅度的移动,避免将底部含有沉淀物质的浑浊部分进入到上部分的清液内,造成对上层清液的影响,保证活化剂的正常提取。
[0026]第二检测管12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三检测管13,第三检测管13侧壁开有多个第三检测孔21,第三检测管13内密封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分离提纯磷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反应釜,包括反应釜(1)以及反应釜(1)上端开有的检测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口内固定连接有朝着反应釜(1)内底部延伸的第一检测管(11),所述第一检测管(11)内壁开有多个第一检测孔(18),所述第一检测管(11)内密封转动连接有第二检测管(12),所述第二检测管(12)侧壁开有多个第二检测孔(19),所述第二检测管(12)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三检测管(13),所述第三检测管(13)侧壁开有多个第三检测孔(21),所述第三检测管(13)内密封转动连接有第四检测管(14),所述第四检测管(14)侧壁开有多个第四检测孔(22),所述第一检测孔(18)、第二检测孔(19)、第三检测孔(21)和第四检测孔(22)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所述第四检测管(14)内固定连接有多个隔板(23),多个所述隔板(23)将第四检测管(14)分隔为多个分别与多个第四检测孔(22)对应的收集腔室,所述反应釜(1)上设有能够控制第三检测管(13)以及第四检测管(14)进入内部进行检测的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离提纯磷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管(11)与第二检测管(12)之间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所述第一检测孔(18)与第二检测孔(19)之间错开,所述第三检测管(13)与第四检测管(14)之间连接有第二扭力弹簧,所述第三检测孔(21)与第四检测孔(22)之间错开,所述第一检测孔(18)与第三检测孔(21)之间朝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离提纯磷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反应釜(1)上端固定连接的电动滑轨(2),所述电动滑轨(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大鹏陈磊戚宝文师健友张树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恒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