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浮动屏蔽结构的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用于实现电子设备之间信息通讯的连接器组件的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浮动屏蔽结构的连接器组件以及包括该连接器组件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今的用于实现电子设备之间的信息通讯的连接器组件中,用于传输信号的引线对之间的串扰对于连接器组件的高速链路传输性能具有重大影响。在需要实现112Gbps以上的高速率信号传输的情况下,连接器组件内部的屏蔽结构影响连接器的引线对之间的串扰性能,并已经成为影响连接器组件的性能的关键之一。
[0003]进一步地,如图1A所示,当上述连接器组件应用于框式/盒式电子设备中时,经常采用如下的背插式结构布局,也就是说将连接器组件的母连接器10直接固定在第一印刷电路板P1上,并且将公连接器20直接固定在第二印刷电路板P2上。因为电子设备中各部件的物理尺寸公差以及组装偏差等,可能导致第一印刷电路板P1上的母连接器10与第二印刷电路板P2上的公连接器20之间无法实现完全匹配插接(Fu l l
‑
mat ing),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浮动屏蔽结构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能够沿着插拔方向彼此插接和分离,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屏蔽基座和浮动屏蔽结构,所述第一屏蔽基座和所述浮动屏蔽结构包含导电材料,所述浮动屏蔽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屏蔽基座,所述浮动屏蔽结构的一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屏蔽基座沿着所述插拔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屏蔽接地部件,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彼此插接的状态下,所述浮动屏蔽结构的所述一部分与所述屏蔽接地部件接触,使得所述第一屏蔽基座和所述屏蔽接地部件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浮动屏蔽结构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彼此插接的状态包括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处于完全匹配插接状态或者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处于欠匹配插接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浮动屏蔽结构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屏蔽结构包括弹性件和屏蔽片,所述弹性件对所述屏蔽片施加沿着所述插拔方向的弹性力,使得所述屏蔽片能够沿着所述插拔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彼此插接的状态下,所述屏蔽片与所述屏蔽接地部件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浮动屏蔽结构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基座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沿着所述插拔方向延伸,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套装在所述安装柱上且位于所述安装柱的径向外侧,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抵靠所述第一屏蔽基座,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抵靠所述屏蔽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浮动屏蔽结构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片具有形成为一体的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所述第一片体沿着所述插拔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片体沿着与所述插拔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片体与所述第一片体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片体还形成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柱能够插入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弹性件抵靠于所述第二片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浮动屏蔽结构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体的另一端形成有凸部,所述凸部朝向所述第一片体的一侧凸出,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彼此插接的状态下,所述凸部与所述屏蔽接地部件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浮动屏蔽结构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基座形成有引导通道,所述引导通道沿着所述插拔方向延伸,所述安装柱位于所述引导通道中,所述引导通道用于沿着所述插拔方向引导所述屏蔽片移动。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浮动屏蔽结构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屏蔽片固定,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屏蔽基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浮动屏蔽结构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基座的侧面形成有安装凹部,所述弹性件收纳于所述安装凹部,所述第一屏蔽基座的用于形成所述安装凹部的侧壁形成有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汪泽文,李文亮,程升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