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C环的横梁总成、车身C环结构总成及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车辆制造
,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身C环的横梁总成、车身C环结构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新能源汽车由于布置了电池包,其对车身的扭转刚度要求相对普通燃油车更高,而车身C环框架结构是提升车身扭转刚度的主要手段。
[0003]相关技术中采用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增加横梁总成的封闭截面的面积来提高车身的扭转刚度,但是因为行李箱空间的限定作用,导致对车身的扭转刚度的提升有限,同时还存在行李箱空间减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C环的横梁总成、车身C环结构总成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对车身扭转刚度提升有限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身C环的横梁总成,包括置物板和横梁本体;
[0006]所述横梁本体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置物板盖设在所述横梁本体上,且所述置物板与所述横梁本体共同围成至少两个沿车辆的前后方向排布的空腔,所述空腔的截面为封闭截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C环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置物板和横梁本体;所述横梁本体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置物板盖设在所述横梁本体上,且所述置物板与所述横梁本体共同围成至少两个沿车辆的前后方向排布的空腔,所述空腔的截面为封闭截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C环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本体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沿车辆的前后方向排布的凹部,所述凹部朝向背离所述置物板的方向凹陷,至少两个所述凹部与所述置物板共同围成至少两个所述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C环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沿车辆的前后方向排布的凸部,所述凸部朝向背离所述横梁本体的方向凸出,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凸部与其对应的所述凹部共同围成所述空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C环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凹部之间具有凸起面,相邻两个所述凸部之间具有凹陷面,所述凸起面与对应的所述凹陷面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C环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置物板前部的所述凸部的前端具有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一翻边,位于所述横梁本体前部的所述凹部的前端具有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搭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C环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包括前板体和形成在所述前板体后端的后板体,所述凸部位于所述前板体上,所述横梁本体位于所述前板体的下方,位于所述横梁本体后部的所述凹部的后端具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后板体的底面搭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C环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截面的面积沿从前往后的方向依次增大。8.根据权利要求1
‑
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C环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上形成有第一定位部,所述横梁本体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的第二定位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C环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形成在所述置物板的前部的凹槽,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形成在所述横梁本体的前部的凸起;或者,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形成在所述置物板的前部的凸起,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形成在所述横梁本体的前部的凹槽。10.根据权利要求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静,
申请(专利权)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