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层螺旋式盘管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99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外层螺旋式盘管换热器,涉及换热器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两端开口内中空的长筒状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管件,所述管件为两端开口的螺旋式盘管;设于所述壳体一开口端、并与所述管件两开口端相连接的除垢组件,用于配合水压清扫所述管件的内壁上的水垢,以保持所述管件的导热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增设了与管件相连通的除垢组件,利用水压冲击移动块,使移动块进入管件,移动块在管件不断受力移动,直至将移动块冲击到除垢组件上的出水口,在此过程中,移动块可刮去管件内壁的水垢,在不需要拆卸管件的情况下对管件内壁凝结的水垢进行清除,以保持管件内外的导热性。管件内外的导热性。管件内外的导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外层螺旋式盘管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内外层螺旋式盘管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0003]现有的换热器大都是利用冷水吸收热流体的热量,为了提高换热效率,会将冷水流道设计的长一些,因此目前大多采用螺旋盘管结构来作为水体流道,然而水中含有镁离子、钙离子,在受热后会结出水垢,而水垢的导热性很差,进而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螺旋盘管内壁结水垢并不方便清理,现有除水垢的方式是将螺旋盘管拆卸下来利用超声波除水垢,这样周期性的拆卸清理不仅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还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内外层螺旋式盘管换热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外层螺旋式盘管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两端开口内中空的长筒状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管件,所述管件为两端开口的螺旋式盘管;设于所述壳体一开口端、并与所述管件两开口端相连接的除垢组件,用于配合水压清扫所述管件的内壁上的水垢,以保持所述管件的导热性。
[000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件包括有设于最外侧的第一盘管;及设于所述第一盘管内侧的第二盘管,所述第一盘管与所述第二盘管的管径相同,且所述第一盘管与所述第二盘管相连通。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垢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一侧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下端分别开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开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块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壁、并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进水口相连通的滑槽;开设于所述滑槽内、并贯穿于所述第二固定块外壁的梯形孔;设于所述梯形孔内、并与所述梯形孔内部可滑动式连接的阀件;开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块出水口一端的滤网槽,所述滤网槽内设有滤网;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靠近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壁、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出水口相连通的沉淀槽;及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并与所述管件内径相匹配的移动块。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固定块的进水口、所述第一固定块的进水口和所述管件一开口端依次相连通,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出水口、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出
水口和所述管件另一开口端依次相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阀件包括与所述梯形孔大孔端滑动连接的封堵块;连接于所述封堵块一端,且与所述梯形孔大孔端滑动连接的拉杆;及套接于所述拉杆外壁、并位于所述封堵块与所述梯形孔大孔端内壁之间的复位弹簧。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封堵块的外壁嵌有密封圈。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块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移动块的中部外壁设有毛刷,且所述移动块的两端均开设有内槽。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中部均开设有贯穿口,所述第二固定块上的贯穿口、所述第一固定块上的贯穿口和所述壳体一开口端相连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通过在壳体增设了与管件相连通的除垢组件,利用水压冲击移动块,使移动块进入管件,移动块在管件不断受力移动,直至将移动块冲击到除垢组件上的出水口,在此过程中,移动块可刮去管件内壁的水垢,在不需要拆卸管件的情况下对管件内壁凝结的水垢进行清除,以保持管件内外的导热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除垢组件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除垢组件拆解另一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阀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移动块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壳体;2、管件;21、第一盘管;22、第二盘管;3、除垢组件;301、第一固定块;302、第二固定块;303、滤网槽;304、滤网;305、滑槽;306、梯形孔;307、阀件;3071、封堵块;3072、复位弹簧;3073、拉杆;308、沉淀槽;309、移动块;4、毛刷;5、内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内外层螺旋式盘管换热器,包括壳体1,壳体1为两端开口内中空的长筒状结构;设于壳体1内部的管件2,管件2为两端开口的螺旋式盘管;设于壳体1一开口端、并与管件2两开口端相连接的除垢组件3,用于配合水压清扫管件2的内壁上的水垢,以保持管件2的导热性;管件2包括有设于最外侧的第一盘管21;及设于第一盘管21内侧的第二盘管22,第一盘管21与第二盘管22的管径相同,且第一盘管21与第二盘管22相连通;除垢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块301;设于第一固定块301一侧的第二固定块302,第一固定块301与第二固定块302上下端分别开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开设于第二固定块302靠近第一固定块301的一侧壁、并与第二固定块302进水口相连通的滑槽305;第二
固定块302的进水口、第一固定块301的进水口和管件2一开口端依次相连通,第二固定块302的出水口、第一固定块301的出水口和管件2另一开口端依次相连通;设于第一固定块301与第二固定块302之间、并与管件2内径相匹配的移动块309。
[0023]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现有螺旋盘管内壁结水垢并不方便清理,现有除水垢的方式是将螺旋盘管拆卸下来利用超声波除水垢,这样周期性的拆卸清理不仅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还增加了成本,因此,本方案在壳体1增设了与管件2相连通的除垢组件3,在不需要拆卸管件2的情况下对管件2内壁凝结的水垢进行清除,以保持管件2内外的导热性。
[0024]具体地,内外层螺旋式盘管换热器主要包括壳体1、管件2和除垢组件3,管件2由第一盘管21和第二盘管22组成,第二盘管22处于第一盘管21内侧,第一盘管21和第二盘管22通过焊接相连通,第一盘管21与除垢组件3上的进水口相连通,第二盘管22与除垢组件3上的出水口相连通,当外界水泵输出端与除垢组件3上的进水口连接后,将移动块309放入滑槽305内,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外层螺旋式盘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为两端开口内中空的长筒状结构;设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管件(2),所述管件(2)为两端开口的螺旋式盘管;设于所述壳体(1)一开口端、并与所述管件(2)两开口端相连接的除垢组件(3),用于配合水压清扫所述管件(2)的内壁上的水垢,以保持所述管件(2)的导热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层螺旋式盘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2)包括有设于最外侧的第一盘管(21);及设于所述第一盘管(21)内侧的第二盘管(22),所述第一盘管(21)与所述第二盘管(22)的管径相同,且所述第一盘管(21)与所述第二盘管(22)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层螺旋式盘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垢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块(301);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301)一侧的第二固定块(302),所述第一固定块(301)与所述第二固定块(302)上下端分别开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开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块(302)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块(301)的一侧壁、并与所述第二固定块(302)进水口相连通的滑槽(305);开设于所述滑槽(305)内、并贯穿于所述第二固定块(302)外壁的梯形孔(306);设于所述梯形孔(306)内、并与所述梯形孔(306)内部可滑动式连接的阀件(307);开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块(302)出水口一端的滤网槽(303),所述滤网槽(303)内设有滤网(304);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301)靠近所述第二固定块(302)的一侧壁、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建华鲜芳燕张秋萍杨凯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奥克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