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捆条机的移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99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移动平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切捆条机的移动平台,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底部开设有工形槽,所述底箱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一组液压杆,一组所述液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工形板,所述工形板位于工形槽内。通过底箱、工形板和万向轮的设置,将切捆条机安装在底箱上,便于带动切捆条机移动,且降低工人的劳动量,提高切捆条机移动时的安全性,通过设置液压杆,可将万向轮收纳至底箱内,对切捆条机的位置完成固定,通过第一电动推杆、活动板、第二电动推杆和集气罩的共同作用,进一步提高对切捆条机位置的固定效果,在风机、三通管、集气罩和通风口的共同作用下,在光滑地面,利用负压吸引提升对切捆条机的位置固定效果。利用负压吸引提升对切捆条机的位置固定效果。利用负压吸引提升对切捆条机的位置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捆条机的移动平台


[0001]本技术属于移动平台
,具体为一种切捆条机的移动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切捆条机又名:切布机、切条机、切带机、割布机、割条机、捆条机、裁条机,本机台适用于雨伞、泡棉、皮革、反光材料、尼龙、雪纺、牛仔布、网布、塑胶、牛津布、无纺布、双面胶、醋酸布等材料各种宽度直条、45度斜条的卷布及横纹滚条裁切、切条、捆条。
[0003]目前,对切捆条机的移动大多采用人工搬运,人工搬运效率低,且安全性较低,同时在切捆条机移动后,不易对其位置固定,容易导致切捆条机工作时发生晃动,影响切捆条机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切捆条机的移动平台,具备便于移动和便于固定的优点,解决了不便移动和不便固定的使用需求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切捆条机的移动平台,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底部开设有工形槽,所述底箱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一组液压杆,一组所述液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工形板,所述工形板位于工形槽内,所述工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万向轮,所述底箱的两侧均嵌设有腔板,两个所述腔板的内壁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电动推杆,两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两个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二电动推杆,两组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集气罩,两个所述集气罩的顶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风机,两个所述风机的进风端均连通有三通管,两个所述三通管的一端分别与两个集气罩连通,两个所述集气罩的底部均开设有通气口,两个所述通气口内均固定连接有滤网。
[0008]优选的,所述底箱的正面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底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000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橡胶垫,提高底箱与地面的摩擦力。
[0010]优选的,所述底箱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一侧设置有充电端口。
[001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蓄电池和充电端口的设置,使底箱可自行供电,防止移动时,插接电源线,导致电源线缠绕,影响移动。
[0012]优选的,两个所述集气罩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垫,两个所述弹性垫均为环形设计。
[001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环形弹性垫的设置,提高集气罩与地面之间的密闭性。
[0014]优选的,两个所述三通管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电磁阀,两个所述三通管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001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便于保持集气罩内的负压或对集气罩进行泄压。
[0016]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与蓄电池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液压杆、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风机、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电性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控制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切捆条机的移动平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该切捆条机的移动平台,通过底箱、工形板和万向轮的设置,将切捆条机安装在底箱上,便于带动切捆条机移动,且降低工人的劳动量,提高切捆条机移动时的安全性,通过设置液压杆,可将万向轮收纳至底箱内,对切捆条机的位置完成固定。
[0021]通过第一电动推杆、活动板、第二电动推杆和集气罩的共同作用,进一步提高对切捆条机位置的固定效果,在风机、三通管、集气罩和通风口的共同作用下,在光滑地面,利用负压吸引提升对切捆条机的位置固定效果,通过设置橡胶垫,提高底箱与地面的摩擦力。
[0022]通过蓄电池和充电端口的设置,使底箱可自行供电,防止移动时,插接电源线,导致电源线缠绕,影响移动,通过设置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便于保持集气罩内的负压或对集气罩进行泄压,通过环形弹性垫的设置,提高集气罩与地面之间的密闭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俯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2中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1、底箱;2、控制器;3、橡胶垫;4、工形槽;5、液压杆;6、工形板;7、腔板;8、第一电动推杆;9、活动板;10、第二电动推杆;11、集气罩;12、弹性垫;13、通气口;14、滤网;15、风机;16、三通管;17、第一电磁阀;18、第二电磁阀;19、蓄电池;20、充电端口;21、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一
[0031]一种切捆条机的移动平台,包括底箱1,所述底箱1的底部开设有工形槽4,所述底箱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一组液压杆5,一组所述液压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工形板6,所述工形板6位于工形槽4内,所述工形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万向轮21,所述底箱1的两侧均嵌设有腔板7,两个所述腔板7的内壁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电动推杆8,两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9,两个所述活动板9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组
第二电动推杆10,两组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0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集气罩11,两个所述集气罩11的顶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风机15,两个所述风机15的进风端均连通有三通管16,两个所述三通管16的一端分别与两个集气罩11连通,两个所述集气罩11的底部均开设有通气口13,两个所述通气口13内均固定连接有滤网14。
[0032]参阅图1

4,使用时,将切捆条机安装在底箱1的顶部,移动时,推动切捆条机,使万向轮21滑动,对切捆条机完成移动,液压杆5收缩,带动工形板6与万向轮21收纳至底箱1内,底箱1底部的橡胶垫3搭接在地面,第一电动推杆8 推动活动板9移动,活动板9带动集气罩11从腔板7内移出,第二电动推杆10 伸出,使集气罩11底部的弹性垫12紧紧的挤压在地面,对底箱1的位置完成固定。
[0033]实施例二
[0034]所述底箱1的正面一侧设置有控制器2,所述底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3,所述底箱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9,所述蓄电池19的一侧设置有充电端口20,两个所述集气罩1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垫12,两个所述弹性垫12 均为环形设计,两个所述三通管16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7,两个所述三通管16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8,所述控制器2与蓄电池19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通过导线分别与液压杆5、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捆条机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箱(1),所述底箱(1)的底部开设有工形槽(4),所述底箱(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一组液压杆(5),一组所述液压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工形板(6),所述工形板(6)位于工形槽(4)内,所述工形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万向轮(21),所述底箱(1)的两侧均嵌设有腔板(7),两个所述腔板(7)的内壁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电动推杆(8),两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9),两个所述活动板(9)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二电动推杆(10),两组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0)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集气罩(11),两个所述集气罩(11)的顶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风机(15),两个所述风机(15)的进风端均连通有三通管(16),两个所述三通管(16)的一端分别与两个集气罩(11)连通,两个所述集气罩(11)的底部均开设有通气口(13),两个所述通气口(13)内均固定连接有滤网(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傲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市恒川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