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带生产结晶退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89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金属薄带退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带生产结晶退火设备,通过在退火炉内部温度逐渐升高的缓慢加热通道,以及在缓慢加热通道输出端连通有温度逐渐降低的缓慢冷却通道缓慢冷却通道以及低温可控型的快速冷却通道,然后在加热仓的进料口处、缓慢冷却箱、快速冷却箱的出料口处设置拨动辊用于驱动金属薄带的移动,实现对结晶金属薄板的持续移动式退火,确保对大批量,非收卷状态的金属薄带的自动化快速退火处理。带的自动化快速退火处理。带的自动化快速退火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带生产结晶退火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金属薄带退火
,尤其涉及一种薄带生产结晶退火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金属薄带的连铸技术具有高效、低耗、低成本的特性,是近年来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其中结品轮是薄带(板)连铸机械设备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钢水通过布流器进入有两个反向旋转的结晶辗和侧封板组成的熔池,液态金属经快速冷却在结晶幌表面凝固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坯壳,经轧合后形成薄带(板)。结晶混的基本结构主要由辑芯、H套组成,经过结晶后的金属薄带,为了降低金属薄带的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降低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均匀材料组织和成分,改善材料性能或为以后热处理等,需要对金属薄带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通常是缓慢冷却,有时是控制冷却)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因此便需要用到相应的退火设备。
[0003]现有的退火设备在使用时,将待退火的金属一次性转移到相应的加热炉内,然后逐渐增加加热炉内部的温度,先对金属进行缓慢加热升温,然后在保持一段时间后,将其根据需要转移到冷却炉内,然后对其进行缓慢的冷却,或者控制性冷却,经过对现有的退火设备的分析可知,在使用时,其需要预先将待退火的金属一次性转移到加热炉内,然后经过加热之后再次将其转移到冷却炉内,导致每次退火的金属数量有限,对于金属薄带,其往往在经过结晶处理之后,处于非收卷状态,长度较长,在对其进行退火处理时,不便将其一次性转移到加热炉以及冷却炉内,为了增加其退火的速度,需要保持退火设备能够持续不断的对结晶后的金属薄带进行退火处理,而且在对金属薄带进行退火操作时,经过加热之后,往往温度较高,在选择不同方式的冷却时,难以降低转移到相应的冷却炉内,操作难度高,因此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设计一种可解决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带生产结晶退火设备,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薄带生产结晶退火设备的结构图,包括:退火炉、加热仓、冷却仓、缓慢冷却箱、快速冷却箱、出料口、进料口;退火炉内部上侧设置有加热仓,下侧设置有冷却仓,加热仓侧壁上部开设有结晶后金属薄带输入的进料口,同时在加热仓内底部两侧开设有缓慢冷却箱进口与快速冷却箱进口,缓慢冷却箱进口底端连通有设置在冷却仓内部一侧的缓慢冷却箱,快速冷却箱进口底端连通有设置在冷却仓内部另一侧的快速冷却箱,缓慢冷却箱与快速冷却箱侧壁下部均开设有用于退火后金属薄带输出的出料口,进料口内端连通有弯曲设置在加热仓内部的缓慢加热通道,缓慢加热通道内部沿着金属薄带移动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温度依次升高的加热腔,加热腔远离缓慢加热通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加热电炉,通过设置多组不同加热能力的加热电炉,连通到相应的加热腔内,
实现沿着缓慢加热通道内部金属薄带输送方向进行逐渐的升温,所述缓慢加热通道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将金属薄带调整至竖直角度的驱直滑轮,驱直滑轮正下方设置有横向滑动设置在加热仓内底板上的移动方向控制机构,移动方向控制机构用于引导沿着驱直滑轮下落的加热后的金属薄带朝向缓慢冷却箱进口或者快速冷却箱进口内部转移,所述缓慢冷却箱进口底端连通有开设在缓慢冷却箱内部的竖直的缓慢冷却通道缓慢冷却通道,缓慢冷却通道缓慢冷却通道的两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多组温度逐渐降低的冷却腔,快速冷却箱进口底端连通有开设在快速冷却箱内部的竖直的快速冷却通道,快速冷却通道的两侧设置有一组冷却腔,冷却腔的外侧连通有冷却装置,即经过缓慢冷却通道缓慢冷却通道内部下落的金属薄带进行缓慢降温,经过快速冷却通道内部的金属薄带进行控制性快速降温,缓慢冷却通道缓慢冷却通道、快速冷却通道末端延伸至出料口内,而后输出,从而实现对金属薄带的持续性退火处理。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薄带生产结晶退火设备,通过在退火炉内部温度逐渐升高的缓慢加热通道,以及在缓慢加热通道输出端连通有温度逐渐降低的缓慢冷却通道缓慢冷却通道以及低温可控型的快速冷却通道,然后在加热仓的进料口处、缓慢冷却箱、快速冷却箱的出料口处设置拨动辊用于驱动金属薄带的移动,实现对结晶金属薄板的持续移动式退火,确保对大批量,非收卷状态的金属薄带的自动化快速退火处理;
[0007]通过在缓慢加热通道输出端与缓慢冷却箱的输入端、快速冷却箱输出端之间设置用于调节加热后的金属薄带转移的角移动方向控制机构,便于控制加热后的金属薄带进行冷却方式选择,降低操作的难度。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一种薄带生产结晶退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图1中A1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图2中A2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中:退火炉10,加热仓11,冷却仓12,缓慢冷却箱13,快速冷却箱14,出料口15,进料口16,缓慢加热通道17,加热电炉18,支撑滑轮19,驱直滑轮20,缓慢冷却箱进口21,快速冷却箱进口22,移动板23,夹块24,电动伸缩杆25,下落通道26,移动块27,连接环28,定位销29,滑垫30,减速电机31,定位孔32,缓慢冷却通道34,快速冷却通道35,冷却机36,拨动辊37。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14]如图1

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薄带生产结晶退火设备的结构图,包括:退火炉10、加热仓11、冷却仓12、缓慢冷却箱13、快速冷却箱14、出料口15、进料口16;退火炉10内部上侧设置有加热仓11,下侧设置有冷却仓12,加热仓11侧壁上部开设有结晶后金属薄带输入的进料口16,同时在加热仓11内底部两侧开设有缓慢冷却箱进口21与快速
冷却箱进口22,缓慢冷却箱进口21底端连通有设置在冷却仓12内部一侧的缓慢冷却箱13,快速冷却箱进口22底端连通有设置在冷却仓12内部另一侧的快速冷却箱14,缓慢冷却箱13与快速冷却箱14侧壁下部均开设有用于退火后金属薄带输出的出料口15,进料口16内端连通有弯曲设置在加热仓11内部的缓慢加热通道17,缓慢加热通道17内部沿着金属薄带移动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温度依次升高的加热腔,加热腔远离缓慢加热通道17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加热电炉18,通过设置多组不同加热能力的加热电炉18,连通到相应的加热腔内,实现沿着缓慢加热通道17内部金属薄带输送方向进行逐渐的升温,所述缓慢加热通道17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将金属薄带调整至竖直角度的驱直滑轮20,驱直滑轮20正下方设置有横向滑动设置在加热仓11内底板上的移动方向控制机构,移动方向控制机构用于引导沿着驱直滑轮20下落的加热后的金属薄带朝向缓慢冷却箱进口21或者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带生产结晶退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薄带生产结晶退火设备包括:退火炉(10)、加热仓(11)、冷却仓(12)、缓慢冷却箱(13)、快速冷却箱(14)、出料口(15)、进料口(16);退火炉(10)内部上侧设置有加热仓(11),下侧设置有冷却仓(12),加热仓(11)侧壁上部开设有结晶后金属薄带输入的进料口(16),加热仓(11)内底部两侧开设有缓慢冷却箱进口(21)与快速冷却箱进口(22),缓慢冷却箱进口(21)底端连通有设置在冷却仓(12)内部一侧的缓慢冷却箱(13),快速冷却箱进口(22)底端连通有设置在冷却仓(12)内部另一侧的快速冷却箱(14),缓慢冷却箱(13)与快速冷却箱(14)侧壁下部均开设有用于退火后金属薄带输出的出料口(15),进料口(16)内端连通有弯曲设置在加热仓(11)内部的缓慢加热通道(17),缓慢加热通道(17)内部沿着金属薄带移动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温度依次升高的加热腔,加热腔远离缓慢加热通道(17)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加热电炉(18),所述缓慢加热通道(17)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将金属薄带调整至竖直角度的驱直滑轮(20),驱直滑轮(20)正下方设置有横向滑动设置在加热仓(11)内底板上的用于引导沿着驱直滑轮(20)下落的加热后的金属薄带朝向缓慢冷却箱进口(21)或者快速冷却箱进口(22)内部转移的移动方向控制机构,所述缓慢冷却箱进口(21)底端连通有开设在缓慢冷却箱(13)内部的竖直的缓慢冷却通道缓慢冷却通道(34),缓慢冷却通道缓慢冷却通道(34)的两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多组温度逐渐降低的冷却腔,快速冷却箱进口(22)底端连通有开设在快速冷却箱(14)内部的竖直的快速冷却通道(35),快速冷却通道(35)的两侧设置有一组冷却腔,冷却腔的外侧连通有冷却装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协和首信钢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