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座椅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15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座椅扶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调式座椅扶手,包括扶手部,所述扶手部由保护罩一、保护罩二和框架相互拼接而成,所述扶手部内部安装有外部连接块,所述扶手部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呈倒置的“L”形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按压按压部带动解锁开关移动,利用杠杆原理使解锁开关的另一端下压,带动挡片旋转,挡片与凸轮分离,使用者的另一只手转动支撑部,即可将支撑部打开,打开后按压按压部的手松开,挡片和凸轮在扭簧一和扭簧二的作用下回转,使挡片和凸轮卡合,实现凸轮的固定,防止支撑部打开时,发生松动,影响支撑效率,在没有行人通过时,可将支撑部打开,增加手臂支撑面,使座椅上的乘客手臂放置更加舒适。舒适。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式座椅扶手


[0001]本技术涉及座椅扶手
,尤其涉及可调式座椅扶手。

技术介绍

[0002]因汽车内部宽度空间有限,尤其在2+2+2布局的6座或2+2+3布局的7 座车,第二排座椅中间还要保证130mm以上的后排乘客过人过道,因此很多车型受限于内部宽度,会将座椅扶手做的很窄,导致第二排座椅上的乘客手臂放置后会很不舒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可调式座椅扶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第二排座椅上的座椅扶手做的很窄,乘客手臂放置后会很不舒服问题。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可调式座椅扶手,包括扶手部,所述扶手部由保护罩一、保护罩二和框架相互拼接而成,所述扶手部内部安装有外部连接块,
[0005]所述扶手部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呈倒置的“L”形设置,且支撑部的端部穿过罩体一与驱动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安装在扶手部的内部,且扶手部的端部设置有按压部;
[0006]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板,所述驱动板分别与保护罩二和框架固定连接,且驱动板靠近按压部的一端安装有立板一,所述立板一的一侧设置有立板二,所述立板二固定在驱动板上,所述立板二内部与转动轴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的另一端与立板三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支撑部固定连接,且立板一和立板二之间存在腔室,所述转动轴靠近立板二的一端延伸至腔室内,且腔室内设置有相互卡合的挡片和凸轮,所述挡片转动安装在立板二上,所述凸轮固定安装在转动轴的延伸部上,且挡片的一侧接触有解锁开关,所述解锁开关转动安装在立板一上,所述解锁开关与按压部接触。
[0007]优选的,所述挡片和解锁开关上分别设置有扭簧一和扭簧二,所述扭簧一的两端分别与挡片和立板二固定连接,且扭簧二的两端分别与解锁开关和立板一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挡片的端部呈勾形设置,且凸轮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槽。
[0009]优选的,所述转动轴远离挡片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固定连接有立板四上,所述立板四安装在驱动板上。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部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垫板、连接板、加固板、缓冲板,其中所述连接板呈倒置的“L”形设置,且连接板穿过保护罩一与驱动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和垫板内部均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连接板和垫板通过贯穿孔栓接,所述垫板与加固板卡合,且加固板的外部与缓冲板卡合,所述缓冲板由牛皮板制作而成。
[0011]优选的,所述垫板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磁铁,所述保护罩一上也设置有磁铁。
[0012]优选的,所述保护罩二包括罩体二,所述罩体二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且罩体二与保护罩一卡合,所述驱动板的侧面设置有安装孔二,所述驱动板通过安装孔二与外部连接块和罩体二相互栓接,且驱动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安装孔一,所述驱动板通过安装孔一与框
架栓接。
[0013]优选的,所述保护罩一包括罩体一,所述罩体一面向罩体二的侧面设置有卡扣三,所述框架和罩体二上均设置有卡槽三,所述框架、罩体二和罩体一通过卡槽三和卡扣三相互卡合。
[0014]优选的,所述罩体一的外表面设置有转动槽,所述罩体一通过转动槽与连接板滑动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按压部包括按压壳体,所述按压壳体的内部设有推杆,所述推杆贯穿保护罩二与解锁开关接触,且按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弹簧安装座,所述弹簧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保护罩二固定连接。
[0016]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7]1.本技术中,通过按压按压部带动解锁开关移动,利用杠杆原理使解锁开关的另一端下压,带动挡片旋转,挡片与凸轮分离,使用者的另一只手转动支撑部,即可将支撑部打开,打开后按压按压部的手松开,挡片和凸轮在扭簧一和扭簧二的作用下回转,使挡片和凸轮卡合,实现凸轮的固定,防止支撑部打开时,发生松动,影响支撑效率,在没有行人通过时,可将支撑部打开,增加手臂支撑面,使座椅上的乘客手臂放置更加舒适。
[0018]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支撑部和扶手部,当可调式座椅扶手内部发生损坏时,只需从支撑部层层拆开,即可将扶手整体拆开,进而便于对扶手内部各个部件的维修和更换,拆卸方便,无需扶手整体更换,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申请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申请中装置整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申请中驱动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申请中图2中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申请中按压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申请中挡片和凸轮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

按压部、11

弹簧安装座、12

推块、13

按压壳体、2

支撑部、 21

垫板、22

磁铁、23

连接板、24

加固板、25

卡扣一、26

缓冲板、27

卡槽二、28

卡扣二、29

卡槽二、3

保护罩一、31

罩体一、32

转动槽、33

卡扣三、4

保护罩二、42

连接孔、43

罩体二、44

卡槽三、5

框架、6

驱动部、 61

阻尼器、63

转轴、64

安装孔一、65

挡片、66

扭簧一、67

扭簧二、68
‑ꢀ
解锁开关、69

立板一、610

凸轮、610.1

限位槽、611

立板二、612

安装孔二、613

驱动板、614

立板三、615

立板四、7

外部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式座椅扶手,包括扶手部,所述扶手部由保护罩一(3)、保护罩二(4)和框架(5)相互拼接而成,所述扶手部内部安装有外部连接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部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支撑部(2),所述支撑部(2)呈倒置的“L”形设置,且支撑部(2)的端部穿过罩体一(31)与驱动部(6)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6)安装在扶手部的内部,且扶手部的端部设置有按压部(1);所述驱动部(6)包括驱动板(613),所述驱动板(613)分别与保护罩二(4)和框架(5)固定连接,且驱动板(613)靠近按压部(1)的一端安装有立板一(69),所述立板一(69)的一侧设置有立板二(611),所述立板二(611)固定在驱动板(613)上,所述立板二(611)内部与转动轴(63)转动连接,且转动轴(63)的另一端与立板三(614)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63)与支撑部(2)固定连接,且立板一(69)和立板二(611)之间存在腔室,所述转动轴(63)靠近立板二(611)的一端延伸至腔室内,且腔室内设置有相互卡合的挡片(65)和凸轮(610),所述挡片(65)转动安装在立板二(611)上,所述凸轮(610)固定安装在转动轴(63)的延伸部上,且挡片(65)的一侧接触有解锁开关(68),所述解锁开关(68)转动安装在立板一(69)上,所述解锁开关(68)与按压部(1)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65)和解锁开关(68)上分别设置有扭簧一(66)和扭簧二(67),所述扭簧一(66)的两端分别与挡片(65)和立板二(611)固定连接,且扭簧二(67)的两端分别与解锁开关(68)和立板一(69)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65)的端部呈勾形设置,且凸轮(610)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槽(61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63)远离挡片(6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阻尼器(61),所述阻尼器(61)固定连接有立板四(615)上,所述立板四(615)安装在驱动板(613)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座椅扶手,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全斌徐文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领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