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大扭矩卷筒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10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稳定大扭矩卷筒联轴器,涉及联轴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承载套、内轴套、前端环和后端环,内轴套同心设置在外承载套内,内轴套周侧面设有内齿圈,外承载套内设有与内齿圈啮合的外齿圈,前端环和后端环均通过螺钉与外承载套两端固定,外承载套内设有L形油路,L形油路一端位于外齿圈一侧,前端环内侧设有腔体,腔体内的外侧壁设有若干凸沿,若干凸沿将腔体分隔为若干滑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内齿圈和外齿圈两端形成密封空间,通过供油填充内齿圈和外齿圈啮合点的填充,能够稳定的传输扭力,保证联轴器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且能够提高联轴器能够承载的扭矩。矩。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稳定大扭矩卷筒联轴器


[0001]本技术属于联轴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稳定大扭矩卷筒联轴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卷筒联轴器主要由外承载套和内轴套组成,内轴套用于与减速机输出端连接,外承载套与卷筒轴心处固定,内轴套和外承载套由内齿圈和外齿圈啮合连接用于扭力的传递。
[0003]在内齿圈和外齿圈齿牙接触面出现完全接触时,过少的接触面会影响扭矩的传递,同时若是内齿圈和外齿圈在轴向方向出现偏交错情况时,同样会减少齿牙之间的接触面积,会极大影响扭矩的传递,从而影响联轴器的稳定性、使用寿命和抗扭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大扭矩卷筒联轴器,通过在内齿圈和外齿圈两端形成密封空间,通过供油填充内齿圈和外齿圈啮合点的填充,能够稳定的传输扭力,保证联轴器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且能够提高联轴器能够承载的扭矩。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为一种高稳定大扭矩卷筒联轴器,包括外承载套、内轴套、前端环和后端环,所述内轴套同心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大扭矩卷筒联轴器,包括外承载套(1)和内轴套(2),所述内轴套(2)同心设置在外承载套(1)内,所述内轴套(2)周侧面设有内齿圈(201),所述外承载套(1)内设有与内齿圈(201)啮合的外齿圈(1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端环(3)和后端环(4);所述前端环(3)和后端环(4)均通过螺钉与外承载套(1)两端固定,所述外承载套(1)内设有L形油路(102),所述L形油路(102)一端位于外齿圈(101)一侧;所述前端环(3)内侧设有腔体(301),所述腔体(301)内的外侧壁设有若干凸沿(302),若干所述凸沿(302)将腔体(301)分隔为若干滑道(303);所述滑道(303)内滑动连接有弧形导板(304),所述弧形导板(304)内侧固定有弧形压板(305),所述弧形导板(304)和弧形压板(305)外表面设有橡胶层;所述前端环(3)内且位于腔体(301)外侧位置设有油道(306),若干所述滑道(303)均通过连接槽(307)与油道(306)连接,所述前端环(3)外侧设有与油道(306)连接的油口(308);若干所述弧形压板(305)内侧与内轴套(2)贴合,相邻两所述弧形导板(304)的侧壁、弧形压板(305)的端面通过橡胶层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均黄铭秋吴正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宝冶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