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测量用对中杆调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670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测量用对中杆调平装置,包括对中杆体,所述对中杆体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柱,所述对中杆体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盒,所述第一控制盒表面设置有第一调平组件,所述第一调平组件上方设置有第二控制,所述第二控制表面设置有第二调平组件,所述第二调平组件表面设置有调平柱,所述第二控制顶面贯通开设有伸出槽,且调平柱从伸出槽内部伸出,所述第二控制顶面后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表面转动连接有安装台。在使用中仅需要两次调节操作即可完成调平过程,有效提升了对中杆的调平效率,省时省力,无需反复进行调平,从而进一步保障了工程测量效率。一步保障了工程测量效率。一步保障了工程测量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测量用对中杆调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对中杆
,尤其涉及一种工程测量用对中杆调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中杆采用“激光测距仪+精度放大装置+显示屏幕”集成技术的一体化对中杆,再用控制器处理数据及输出。设计简洁清晰,实际作业中操作简单,且精度高,经过多次实验论证,能满足高精度测量工作的需要,在工程测量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0003]对中杆在使用前需要将其调节成水平状态,进而配合全站仪进行测量,但是现有的对中杆支撑结构大多为三脚架,使用者需要通过调节三脚架的三个支撑腿来调节平衡,由于完全依赖手动调节,调节精度较差,需要通过反复调整才能达到水平状态,因而导致该调节过程费时费力,效率低下,难以将对中杆进行快速调平,影响工程测量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程测量用对中杆调平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工程测量用对中杆调平装置,包括对中杆体,所述对中杆体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柱,所述对中杆体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盒,所述第一控制盒表面设置有第一调平组件,所述第一调平组件上方设置有第二控制,所述第二控制表面设置有第二调平组件,所述第二调平组件表面设置有调平柱,所述第二控制顶面贯通开设有伸出槽,且调平柱从伸出槽内部伸出,所述第二控制顶面后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表面转动连接有安装台,且安装台底部与调平柱顶部铰接设置,所述安装台顶面嵌设有水平尺,安装台顶面固定安装有对中棱镜。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调平组件包括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控制盒正面,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表面与第一控制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表面固定套接有支承架,且支承架顶部与第二控制底面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调平组件包括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二控制正面,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且活动杆顶面与调平柱底部铰接设置,所述第二控制内壁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内壁与活动杆表面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块和插柱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四个安装块和插柱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插柱底部为圆锥状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活动杆和调平柱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活动杆和调平柱以螺纹套俯视面竖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0011]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为长方形柱状结构,所述限位槽为长方形凹槽。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插柱与地面接触,将装置放置于
地面,通过第一调平组件驱动第二控制、第二调平组件、调平柱和安装台左右方向转动,从而带动对中棱镜左右方向转动,配合水平尺进行左右方向调平,再通过第二调平组件驱动调平柱转动,推动安装台绕着转动座发生转动,从而带动对中棱镜前后方向转动,再配合水平尺进行前后方向调平,即可完成调平工作,在使用中仅需要两次调节操作即可完成调平过程,有效提升了对中杆的调平效率,省时省力,无需反复进行调平,从而进一步保障了工程测量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第二控制盒结构俯剖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第一控制盒结构俯剖图。
[0017]图中:1对中杆体、2安装块、3插柱、4第一控制盒、5第一调平组件、501第一电机、502第一转轴、503支承架、6第二控制、7第二调平组件、701第二电机、702第二转轴、703螺纹套、704活动杆、705限位槽、8调平柱、9伸出槽、10安装台、11对中棱镜、12转动座、13水平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参照图1

4,一种工程测量用对中杆调平装置,包括对中杆体1,对中杆体1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安装块2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柱3,安装块2和插柱3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四个安装块2和插柱3呈环形阵列分布,插柱3底部为圆锥状结构,通过设置四组安装块2和插柱3,使得对中杆放置于地面时更加稳定,对中杆体1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盒4,第一控制盒4表面设置有第一调平组件5,第一调平组件5包括有第一电机501,且第一电机501固定安装在第一控制盒4正面,第一电机50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502,且第一转轴502表面与第一控制盒4转动连接,第一转轴502表面固定套接有支承架503,且支承架503顶部与第二控制6底面固定连接,通过第一电机501驱动第一转轴502和支承架503转动,从而驱动第二控制6、第二调平组件7、调平柱8、安装台10和对中棱镜11左右方向转动,进而实现左右方向调平,第一调平组件5上方设置有第二控制6,第二控制6表面设置有第二调平组件7,第二调平组件7包括有第二电机701,且第二电机701固定安装在第二控制6正面,第二电机70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702,第二转轴702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703,螺纹套703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704,且活动杆704顶面与调平柱8底部铰接设置,活动杆704为长方形柱状结构,限位槽705为长方形凹槽,通过限位槽705对活动杆704进行限位,防止活动杆704和螺纹套703跟随第二转轴702发生转动,使得螺纹套703、活动杆704能够沿着前后方向移动,第二控制6内壁开设有限位槽705,且限位槽705内壁与活动杆704表面滑动连接,通过第二电机701驱动第二转轴702转动,带动螺纹套703和活动杆704前后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调平柱8发生转动,以此来推动安装台10和对中棱镜11绕着转动座12转动,从而进行前后方向调
平,第二调平组件7表面设置有调平柱8,活动杆704和调平柱8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活动杆704和调平柱8以螺纹套703俯视面竖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通过两组活动杆704和调平柱8配合,对安装台10底部进行稳定支撑,使得安装台10转动过程中更加稳定平衡,第二控制6顶面贯通开设有伸出槽9,且调平柱8从伸出槽9内部伸出,第二控制6顶面后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座12,转动座12表面转动连接有安装台10,且安装台10底部与调平柱8顶部铰接设置,安装台10顶面嵌设有水平尺13,安装台10顶面固定安装有对中棱镜11。
[0020]在使用时:通过插柱3与地面接触,将装置放置于地面,通过第一电机501驱动第一转轴502和支承架503转动,依次驱动第二控制6、第二调平组件7、调平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测量用对中杆调平装置,包括对中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杆体(1)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所述安装块(2)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柱(3),所述对中杆体(1)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盒(4),所述第一控制盒(4)表面设置有第一调平组件(5),所述第一调平组件(5)上方设置有第二控制(6),所述第二控制(6)表面设置有第二调平组件(7),所述第二调平组件(7)表面设置有调平柱(8),所述第二控制(6)顶面贯通开设有伸出槽(9),且调平柱(8)从伸出槽(9)内部伸出,所述第二控制(6)顶面后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座(12),所述转动座(12)表面转动连接有安装台(10),且安装台(10)底部与调平柱(8)顶部铰接设置,所述安装台(10)顶面嵌设有水平尺(13),所述安装台(10)顶面固定安装有对中棱镜(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测量用对中杆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平组件(5)包括有第一电机(501),且第一电机(501)固定安装在第一控制盒(4)正面,所述第一电机(50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502),且第一转轴(502)表面与第一控制盒(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02)表面固定套接有支承架(503),且支承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正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徕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