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形塑造用定位标高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650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形塑造用定位标高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爬杆、攀爬结构、电控盒、信号收发装置;爬杆固定在底座上,一个爬杆上设有多个攀爬结构,攀爬结构沿爬杆升降移动,各攀爬结构上均设有电控盒及信号收发装置;电控盒内部安装有定位模块、第一无线信号模块,定位模块用以进行定位标识;信号收发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环形盒、第二无线信号模块、多个光信号收发模块,环形盒经由第一电机带动旋转,多个光信号收发模块绕环形盒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第一无线信号模块、第二无线信号模块均可与外部的控制端进行远程信号传输;其可实现自动化的多点同步测量功能,可减少耗时、提高工作效率,也可减少测量误差、加快施工进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形塑造用定位标高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形塑造测量工具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地形塑造用定位标高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地形是景观建设的骨架,在景观设计中发挥着骨架功能、分隔空间、控制视线、影响旅游线路和速度、改善小气候以及美学功能。近年来中国的景观设计不论从数量还是品质来看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并影响着我们的感观和行为方式。地形是景观设计中最为基本的因素,也是景观作为一个“景”的基本骨架构成,影响着景观中其他因素的建造完善。地形设计是整个景观设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一个良好的地形景观是创造和谐的景观生态体的基础。
[0003]目前,在景观堆坡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造型部位的坡高进行测量,而后再计算及判断对应的调节高度与施工方式,但是,目前采用的坡高检测方式大多是采用标尺、标杆配合的方式进行手动测量,并且只能逐个点位进行测量,操作较为麻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容易出现误差,影响后续施工,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地形塑造用定位标高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其结构新颖,可实现自动化的多点同步测量功能,可减少耗时、提高工作效率,也可减少测量误差、加快施工进度。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形塑造用定位标高设备,包括控制端及多个检测端,检测端包括底座、爬杆、攀爬结构、电控盒、信号收发装置;爬杆固定在底座上,一个爬杆上设有多个攀爬结构,攀爬结构沿爬杆升降移动,各攀爬结构上均设有电控盒及信号收发装置;电控盒内部安装有第一蓄电池、第一充电模块、定位模块、第一无线信号模块,定位模块用以进行定位标识;第一蓄电池用以为对应的攀爬结构、信号收发装置进行供电;信号收发装置包括第一电机、转盘、环形盒、第二无线信号模块、多个光信号收发模块,环形盒安装在转盘的顶面、经由第一电机带动旋转,光信号收发模块均安装在环形盒上,多个光信号收发模块绕环形盒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第一无线信号模块、第二无线信号模块均可与外部的控制端进行远程信号传输。
[0006]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爬杆的外壁固定设有齿条,齿条沿爬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攀爬结构包括第二电机、套筒,套筒的内壁与爬杆的外壁形状适配,套筒的顶端固定设有托板,套筒及托板对应齿条开设有缺口,第二电机安装在托板的底面,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缺口位置对应、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
[0007]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转盘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托板的顶面,环形盒固定安装在转盘的顶面;环形盒的底面边缘固定设有齿环,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托板上,第一电机
的输出轴固定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齿环啮合传动;第二无线信号模块、光信号收发模块均安装在环形盒的内部,光信号收发模块的探头伸至环形盒的侧壁外部;环形盒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蓄电池、第二充电模块,第二充电模块伸出环形盒的底部、且第二充电模块的伸出部位与环形盒的底面平齐,托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无线充电器,第二无线充电器的对接部与环形盒的底面之间留有间距、且间距不超过1mm,第二无线充电器与第二充电模块之间进行无线充电,第一蓄电池为第二无线充电器供电。
[0008]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电控盒呈非闭环形状结构,电控盒的内壁与爬杆的外壁形状适配,电控盒的内壁抵持爬杆的外壁滑动;第一充电模块贯穿电控盒的内壁,套筒对应第一充电模块的区域开设有敞开口,第一充电模块的对接部伸入敞开口处;爬杆为空心管结构,爬杆的内部安装有多个第一无线充电器,第一无线充电器的对接部突出至爬杆的外壁,第一充电模块的对接部与爬杆的外壁之间留有间距、且间距不超过1mm。
[0009]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底座包括箱体、箱盖,箱盖固定在箱体的顶部,爬杆固定在箱盖的顶面中部;箱体内部安装有变压模块、集成电路,用于接通外部电源以及为多个第一无线充电器供电;箱体的底部外侧固定设有外延板,外延板上设有多个用于穿插插杆的穿孔。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地形塑造用定位标高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多个检测端分放到所需检测的部位,开启检测端,并使得全部检测端与控制端进行远程连接,并选择其中一个检测端作为基准;S2、远程控制各检测端启动运作,多个攀爬结构分配到爬杆的预设的活动区域,并在预设的活动区域内升降活动;第一电机同步带动环形盒转动,从而使多个光信号收发模块随之转动;不同位置的检测端的光信号收发模块相互检测到时,减缓升降速度及转速,直到实现完全的对位,并将对应的检测数据以及定位信息传送至控制端处;S3、控制端通过软件换算获取各个点位之间的落差,对应匹配相应的位置信息,获取整体的地形分布情况。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地形塑造用定位标高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其结构新颖,检测端包括底座、爬杆、攀爬结构、电控盒、信号收发装置,信号收发装置包括第一电机、转盘、环形盒、第二无线信号模块、多个光信号收发模块;其中,采用光信号收发模块可确保信号的集中传递,而攀爬结构可沿着爬杆进行升降移动,第一电机可带动环形盒转动、促使多个光信号收发模块随之转动,有效的扩大光信号收发模块的信号传递及接收范围及概率,匹配不同位置的检测端,从而获得相应的检测数据;并且,采用蓄电池供电的方式,可实现各部件运动的期间也可维持正常供电,维持正常的检测动作,以便在使用时将检测端在对应位置即可,实现多地、多点同步检测,从而获取多点的对比数据,经控制端处的软件换算后得出所需的检测结构;整体结构的设计与配合,可实现自动化的多点同步测量功能,可减少耗时、提高工作效率,也可减少测量误差、加快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地形塑造用定位标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检测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检测端的攀爬结构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套筒及托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检测端的电路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地形塑造用定位标高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3]图中:100、底座;200、爬杆;210、齿条;300、攀爬结构;310、第二电机;320、套筒;321、敞开口;330、托板;340、缺口;400、电控盒;410、第一蓄电池;420、第一充电模块;430、定位模块;440、第一无线信号模块;500、信号收发装置;510、第一电机;520、转盘;530、环形盒;531、齿环;540、第二无线信号模块;550、光信号收发模块;560、第二蓄电池;570、第二充电模块;600、控制端;700、第二无线充电器;800、第一无线充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15]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地形塑造用定位标高设备,包括控制端及多个检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形塑造用定位标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端及多个检测端,检测端包括底座、爬杆、攀爬结构、电控盒、信号收发装置;爬杆固定在底座上,一个爬杆上设有多个攀爬结构,攀爬结构沿爬杆升降移动,各攀爬结构上均设有电控盒及信号收发装置;电控盒内部安装有第一蓄电池、第一充电模块、定位模块、第一无线信号模块,定位模块用以进行定位标识;第一蓄电池用以为对应的攀爬结构、信号收发装置进行供电;信号收发装置包括第一电机、转盘、环形盒、第二无线信号模块、多个光信号收发模块,环形盒安装在转盘的顶面、经由第一电机带动旋转,光信号收发模块均安装在环形盒上,多个光信号收发模块绕环形盒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第一无线信号模块、第二无线信号模块均可与外部的控制端进行远程信号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形塑造用定位标高设备,其特征在于:爬杆的外壁固定设有齿条,齿条沿爬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攀爬结构包括第二电机、套筒,套筒的内壁与爬杆的外壁形状适配,套筒的顶端固定设有托板,套筒及托板对应齿条开设有缺口,第二电机安装在托板的底面,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缺口位置对应、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形塑造用定位标高设备,其特征在于:转盘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托板的顶面,环形盒固定安装在转盘的顶面;环形盒的底面边缘固定设有齿环,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托板上,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齿环啮合传动;第二无线信号模块、光信号收发模块均安装在环形盒的内部,光信号收发模块的探头伸至环形盒的侧壁外部;环形盒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蓄电池、第二充电模块,第二充电模块伸出环形盒的底部、且第二充电模块的伸出部位与环形盒的底面平齐,托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无线充电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永波杨伟斌赵红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