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黏性液体发泡功能的发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6480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黏性液体发泡功能的发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腔体的发泡阀体,腔体分为上腔室、下腔室及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的阀口,下腔室内设有由弹簧支撑而保持向封堵住所述阀口趋势的单向阀,所述下腔室的周壁上开有多个临近阀口设置的出液口;发泡器套,套设在发泡阀体外、并与发泡阀体固定,所述发泡器套的内壁与发泡阀体的外周壁之间形成呈环状的二次发泡腔,出液口连通所述下腔室和二次发泡腔,所述发泡器套的底部设有连通二次发泡腔和外界的出液通道,发泡器套上设有连通二次发泡腔和外界的进气口,该进气口位于所述出液口的上方。本发泡器能实现液体油脂两次发泡。两次发泡能更好改善咖啡脂液的油脂,咖啡油脂更细腻。更细腻。更细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黏性液体发泡功能的发泡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黏性液体发泡功能的发泡器,该发泡器适合用于咖啡机或类似的饮料萃取设备上,并直接接在咖啡机的出液端完成出液。

技术介绍

[0002]咖啡机是饮料萃取装置中的一种,其结构一般包括有水罐、萃取机件、加热元件和水泵等。使用时将容置有咖啡粉末的咖啡包放置在咖啡机的萃取机件内,再将加热的水用水泵打到咖啡机内放置咖啡包的腔室内,热水流过咖啡包内的咖啡粉末,热咖啡则从咖啡机的出水通道流到杯子中。涉及饮料酿造装置或咖啡机的专利有很多,但其出液(咖啡)的机构都相同,饮料直接通过一个通道流出,当热水通过饮料包后,水压会损失,出液压力小,咖啡饮料中的油酯不细腻,且油酯层不够厚,粗泡沫较多,故从现有的这种出液机构中流出的饮料(咖啡)的口感较差。咖啡油脂偏少,萃取油脂不充分等问题时常发生,对于意式咖啡机的生产与调试产生了很大的挑战。
[0003]针对前述现状,有一专利号为ZL201120154501.7(公告号为CN202060612U)的中国技术专利《饮料酿造装置的出液机构》披露了这样一种饮料酿造装置的出液机构,包括有连通萃取空间和外界的出液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通道内安装有由弹簧顶持而保持将出液通道进口封堵住的趋势的堵塞。饮料要想流出出液通道必须克服弹簧的弹力,因此提高流出出液通道的饮料的压力,这种较大压力的饮料将较大粒径的气泡压缩后形成粒径在30微米到0.5纳米之间的气泡,完成一次发泡。
[0004]虽然前述方案萃取的咖啡油脂效果有所改进,但咖啡油脂还是偏少,所达到的咖啡油脂效果还是没有达到客户的满意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实现液体油脂两次发泡的具备黏性液体发泡功能的发泡器。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备黏性液体发泡功能的发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内置腔体的发泡阀体,腔体分为上腔室、下腔室及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的阀口,所述下腔室内设有由弹簧支撑而保持向封堵住所述阀口趋势的单向阀,所述下腔室的周壁上开有多个临近阀口设置的出液口;
[0008]发泡器套,套设在发泡阀体外、并与发泡阀体固定,所述发泡器套的内壁与发泡阀体的外周壁之间形成呈环状的二次发泡腔,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下腔室和二次发泡腔,所述发泡器套的底部设有连通二次发泡腔和外界的出液通道,所述发泡器套上设有连通二次发泡腔和外界的进气口,该进气口位于所述出液口的上方。
[0009]进一步改进,上述下腔室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弹簧的下端顶持在该螺帽上。螺帽的设置使得单向阀的封堵压力可以调节,能调节脂液通过阀口后的压力大小,使其
通过阀口后能更好与空气混合完成第一次发泡。
[0010]作为优选,上述进气口设于发泡器套的顶部,所述发泡阀体外壁设有内凹且呈环状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上部的发泡阀体外壁还设有连通所述进气口和进气通道的衔接口,所述进气通道下部与发泡器套的内壁之间形成通气间距。空气经由环状的进气通道分配,使进入二次发泡腔内的空气更均衡。
[0011]进一步改进,上述进气口和衔接口各有两个。从两侧进气后再经由环状的进气通道分配,进一步使进入二次发泡腔内的空气更均衡。
[0012]为方便将发泡器套与发泡阀体固定,上述发泡阀体的外壁设有两径向外凸的安装法兰,所述下腔室、阀口、进气通道及衔接口均位于安装法兰的下方,所述发泡器套的外壁设有径向外凸的安装部,所述安装法兰与安装部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当然发泡器套与发泡阀体之间的固定不局限前述方式,还可以是旋卡的方式连接。
[0013]作为优选,上述阀口的底面呈锥状,所述单向阀的顶面为球面。该结构能是通过阀口的脂液沿周向倾斜向下喷射并通过出液口,以更大力撞击发泡器套的内壁,在二次发泡腔内更好实现二次发泡。
[0014]作为优选,上述出液口有四个,沿圆周间隔布置。
[0015]进一步改进,上述出液通道的底部设有多条从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分隔筋。分隔筋的设置对液体的流出起到阻挡作用,避免通过出液通道的脂液过快流出而飞溅,同时分隔筋也起到进一步打破大气泡的作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经咖啡机萃取出的脂液进入上腔室,单向阀在弹簧推力作用下设定压力值用于密封。当咖啡脂液进入上腔室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单向阀压缩弹簧,单向阀与阀口之间形成狭窄喷射口,喷射出咖啡脂液通过出液口射出,在虹吸作用下,并与进气口引入空气混合实现一次发泡,喷射时咖啡脂液形成小水珠与空气充分融合,使油脂更加细腻的同时让液体产生泡沫,接着,喷射后的咖啡脂液撞击发泡器套内壁,这种撞击产生搅拌时更充分与空气接触,进一步产生泡沫的发泡功能,以在二次发泡腔内实现二次发泡。两次发泡能更好改善咖啡脂液的油脂,咖啡油脂更细腻。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9]图3为图2的A

A向剖视图;
[0020]图4为图3的B处放大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使用状态参考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如图1~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0025]一种具备黏性液体发泡功能的发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0026]内置腔体的发泡阀体1,腔体分为上腔室1a、下腔室1b及连通上腔室1a和下腔室1b
的阀口1c,下腔室1b内设有由弹簧2支撑而保持向封堵住所述阀口1c趋势的单向阀3,单向阀3采用表面光滑且有一定硬度的材料制成。阀口1c的底面呈锥状,单向阀3的顶面为球面。下腔室1b的周壁上开有个临近阀口设置的出液口11,本实施例中的出液口11有四个,沿圆周间隔布置。下腔室1b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帽4,所述弹簧2的下端顶持在该螺帽4上。
[0027]发泡器套5,套设在发泡阀体1外、并与发泡阀体1固定,所述发泡器套5的内壁与发泡阀体1的外周壁之间形成呈环状的二次发泡腔1d,所述出液口11连通所述下腔室1b和二次发泡腔1d,发泡器套5的底部设有连通二次发泡腔1d和外界的出液通道51,发泡器套5上设有连通二次发泡腔1d和外界的进气口52,该进气口52位于所述出液口11的上方。
[0028]进气口52设于发泡器套5的顶部,所述发泡阀体1外壁设有内凹且呈环状的进气通道12,所述进气通道12的上部的发泡阀体1外壁还设有连通进气口52和进气通道12的衔接口13,所述进气通道12下部与发泡器套5的内壁之间形成通气间距D。进气口52和衔接口13各有两个。
[0029]发泡阀体1的外壁设有两径向外凸的安装法兰14,所述下腔室1b、阀口1c、进气通道12及衔接口13均位于安装法兰14的下方,所述发泡器套5的外壁设有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黏性液体发泡功能的发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腔体的发泡阀体(1),腔体分为上腔室(1a)、下腔室(1b)及连通上腔室(1a)和下腔室(1b)的阀口(1c),所述下腔室(1b)内设有由弹簧(2)支撑而保持向封堵住所述阀口(1c)趋势的单向阀(3),所述下腔室(1b)的周壁上开有多个临近阀口设置的出液口(11);发泡器套(5),套设在发泡阀体(1)外、并与发泡阀体(1)固定,所述发泡器套(5)的内壁与发泡阀体(1)的外周壁之间形成呈环状的二次发泡腔(1d),所述出液口(11)连通所述下腔室(1b)和二次发泡腔(1d),所述发泡器套(5)的底部设有连通二次发泡腔(1d)和外界的出液通道(51),所述发泡器套(5)上设有连通二次发泡腔(1d)和外界的进气口(52),该进气口(52)位于所述出液口(11)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黏性液体发泡功能的发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室(1b)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帽(4),所述弹簧(2)的下端顶持在该螺帽(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黏性液体发泡功能的发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52)设于发泡器套(5)的顶部,所述发泡阀体(1)外壁设有内凹且呈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张松林何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