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跟骨假体,该跟骨假体包括:跟骨本体,具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螺孔,螺孔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跟距融合器,穿设于螺孔,跟距融合器包括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第一螺柱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孔段内并与第一孔段螺纹连接,第一螺柱的其余部分位于第一孔段的外侧并能够与距骨连接,第二螺柱位于第二孔段内并与第二孔段螺纹连接;其中,第一孔段的内径小于第二孔段的内径,第一孔段与第二孔段的连接处具有第一台阶结构,第一螺柱的外径小于第二螺柱的外径,第一螺柱与第二螺柱的连接处具有第二台阶结构。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跟骨假体安装不到位导致跟骨假体与距骨发生偏移,导致影响手术质量的问题。手术质量的问题。手术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跟骨假体
[0001]本技术涉及假体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跟骨假体。
技术介绍
[0002]跟骨是足部最大的一块跗骨,是由一薄层骨皮质包绕丰富的松质骨,组成的不规则长方体结构。跟骨骨折将严重破坏跟距关节,引发关节面粘连和融合,并可能出现骨刺、跟骨畸形愈合,进而导致容易出现遗留患处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等问题,因此需要对跟骨进行治疗。
[0003]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跟骨置换进行治疗,将跟骨假体进行植入,并与距骨进行融合。
[0004]但是,相关技术中的跟骨假体植入时,由于安装不到位导致跟骨假体与距骨发生偏移,进而影响手术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跟骨假体,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跟骨假体安装不到位导致跟骨假体与距骨发生偏移,导致影响手术质量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跟骨假体,跟骨假体包括:跟骨本体,具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螺孔,螺孔包括第一孔段以及位于第一孔段的下方的第二孔段;跟距融合器,穿设于螺孔,跟距融合器包括第一螺柱以及位于第一螺柱的下方的第二螺柱,第一螺柱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孔段内并与第一孔段螺纹连接,第一螺柱的其余部分位于第一孔段的外侧并能够与距骨连接,第二螺柱位于第二孔段内并与第二孔段螺纹连接;其中,第一孔段的内径小于第二孔段的内径,第一孔段与第二孔段的连接处具有第一台阶结构,第一螺柱的外径小于第二螺柱的外径,第一螺柱与第二螺柱的连接处具有与第一台阶结构限位配合的第二台阶结构。
[0007]进一步地,第一螺柱的螺距与第二螺柱的螺距相同。<br/>[0008]进一步地,第一台阶结构包括第一圆锥面,第一圆锥面的上端与第一孔段的孔壁相连接,第一圆锥面的下端与第二孔段的孔壁相连接;第二台阶结构包括第二圆锥面,第二圆锥面的上端与第一螺柱的外壁相连接,第二圆锥面的下端与第二螺柱的外壁相连接,第一圆锥面与第二圆锥面相贴合。
[0009]进一步地,螺孔的轴线与冠状面的夹角在15
°
至45
°
之间。
[0010]进一步地,螺孔的轴线与矢状面的夹角在
‑5°
至5
°
之间。
[0011]进一步地,第一螺柱的上端面为球面。
[0012]进一步地,第二螺柱的外侧壁设置有喷砂区。
[0013]进一步地,第一螺柱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多孔结构;和/或,跟骨本体具有与距骨相贴合的跟距融合面,跟距融合面上设置有第二多孔结构。
[0014]进一步地,第二螺柱的下端设置有与调节工具相配合的调节孔。
[0015]进一步地,跟距融合器采用钛合金或钴铬钼合金制成。
[0016]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跟骨假体包括跟骨本体和跟距融合器,跟骨本体的上下端面设置有螺孔,且螺孔包括第一孔段以及位于第一孔段下方的第二孔段,使得跟距融合器能够在螺孔的作用下将跟骨本体与距骨进行连接固定,并且为了保证连接结构稳定,将跟距融合器的第一螺柱的一部分与第一孔段螺纹连接,第一螺柱的其余部分与距骨进行连接,跟距融合器的第二螺柱与第二孔段螺纹连接,保证连接结构稳定,便于进行操作,进而能够将跟骨假体与距骨连接牢固,提高跟骨假体的远期稳定性。其中,通过将第一孔段的内径小于第二孔段的内径,使得螺孔在第一孔段与第二孔段的连接处构成第一台阶结构,第一螺柱的外径小于第二螺柱的外径,使得第一螺柱与第二螺柱的连接处构成了第二台阶结构,进而保证在第一台阶结构和第二台阶结构的作用下,能够起到安装限位的作用,保证将跟距融合器穿设于跟骨本体内的螺孔时,能够将第二台阶结构与第一台阶结构进行限位安装,避免发生安装不到位的问题,提升跟骨假体与距骨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跟骨假体的长期固定。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跟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跟骨本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示出了图2中A
‑
A处的剖视图;
[0021]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跟距融合器安装在跟骨本体内的剖视图;
[0022]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跟骨本体的再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示出了图5中B
‑
B处的剖视图;
[0024]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跟距融合器安装在跟骨本体内的剖视图;
[0025]图8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跟距融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跟距融合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示出了图9中C
‑
C处的剖视图;
[0028]图11示出了图10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1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跟距融合器的仰视图。
[003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31]10、跟骨本体;11、螺孔;111、第一孔段;112、第二孔段;12、第一台阶结构;121、第一圆锥面;13、跟距融合面;131、第二多孔结构;
[0032]20、跟距融合器;21、第一螺柱;211、第一多孔结构;22、第二螺柱;221、调节孔;23、第二台阶结构;231、第二圆锥面;
[0033]α、螺孔的轴线与冠状面的夹角;
[0034]β、螺孔的轴线与矢状面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如图1至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跟骨假体,该跟骨假体包括跟骨本体10和跟距融合器20,跟骨本体10具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螺孔11,螺孔11包括第一孔段111以及位于第一孔段111的下方的第二孔段112,跟距融合器20穿设于螺孔11,跟距融合器20包括第一螺柱21以及位于第一螺柱21的下方的第二螺柱22,第一螺柱21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孔段111内并与第一孔段111螺纹连接,第一螺柱21的其余部分位于第一孔段111的外侧并能够与距骨连接,第二螺柱22位于第二孔段112内并与第二孔段112螺纹连接,其中,第一孔段111的内径小于第二孔段112的内径,第一孔段111与第二孔段112的连接处具有第一台阶结构12,第一螺柱21的外径小于第二螺柱22的外径,第一螺柱21与第二螺柱22的连接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跟骨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骨假体包括:跟骨本体(10),具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螺孔(11),所述螺孔(11)包括第一孔段(11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孔段(111)的下方的第二孔段(112);跟距融合器(20),穿设于所述螺孔(11),所述跟距融合器(20)包括第一螺柱(2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螺柱(21)的下方的第二螺柱(22),所述第一螺柱(21)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孔段(111)内并与所述第一孔段(11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柱(21)的其余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孔段(111)的外侧并能够与距骨连接,所述第二螺柱(22)位于所述第二孔段(112)内并与所述第二孔段(112)螺纹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孔段(111)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段(112)的内径,所述第一孔段(111)与所述第二孔段(112)的连接处具有第一台阶结构(12),所述第一螺柱(21)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螺柱(22)的外径,所述第一螺柱(21)与所述第二螺柱(22)的连接处具有与所述第一台阶结构(12)限位配合的第二台阶结构(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柱(21)的螺距与所述第二螺柱(22)的螺距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结构(12)包括第一圆锥面(121),所述第一圆锥面(12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孔段(111)的孔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圆锥面(12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孔段(112)的孔壁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松,张帅,王好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