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89778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骨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该软骨修复支架包括聚合物网状支架,聚合物网状支架的空隙中填充有水凝胶,水凝胶中分散有脂质体微球,其中,聚合物网状支架的压缩模量为7.5‑9.5MPa。该软骨修复支架通过以聚合物网状支架作为支撑载体,使其具有与天然软骨相匹配的力学性能,同时在聚合物网状支架的空隙中填充水凝胶,使其既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此外,水凝胶中还分散有脂质体微球,使其在植入体内后脂质体微球在体液作用下进行逐步降解缓释出脂质体,脂质体与关节腔液形成自润滑层,起到减小关节摩擦的作用,且该软骨修复支架形状、面积可调,可以满足不同形状和面积的软骨病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植入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软骨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骨软骨病变在临床骨科中较为常见,大多数病变不会自愈且可能会逐渐发展为继发性骨关节炎。目前治疗局部软骨缺损(例如:微骨折)的修复材料缺乏天然软骨的力学性能和粘弹性。

2、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如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等)是备受关注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其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降解过程中会释放乳酸,有利于自体细胞的长入及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是一类针对软组织修复和再生的很有发展前景的植入物材料。聚乳酸基共聚物具有纯度高,机械性能好,易加工等特性。但单纯采用聚乳酸类材料制成的植入物初始强度较低、脆性大,存在细胞亲和力差的问题,细胞在其上很难良好的黏附生长増殖,且这些材料降解后可能出现局部酸性过大并可能伴随有炎症发生。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骨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软骨修复支架缺乏天然软骨的力学性能和粘弹性、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骨修复支架包括聚合物网状支架,所述聚合物网状支架的空隙中填充有水凝胶,所述水凝胶中分散有脂质体微球,其中,所述聚合物网状支架的压缩模量为7.5-9.5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网状支架是由聚合物单丝制备而成,所述聚合物单丝的原料为丙交酯和三亚甲基碳酸酯共聚物,所述丙交酯和所述三亚甲基碳酸酯的摩尔比为2-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的原料包括第一可降解物和交联剂;其中,所述第一可降解物为丝素蛋白,所述交联剂为二缩水甘油醚;

4.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骨修复支架包括聚合物网状支架,所述聚合物网状支架的空隙中填充有水凝胶,所述水凝胶中分散有脂质体微球,其中,所述聚合物网状支架的压缩模量为7.5-9.5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网状支架是由聚合物单丝制备而成,所述聚合物单丝的原料为丙交酯和三亚甲基碳酸酯共聚物,所述丙交酯和所述三亚甲基碳酸酯的摩尔比为2-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的原料包括第一可降解物和交联剂;其中,所述第一可降解物为丝素蛋白,所述交联剂为二缩水甘油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体微球的原料包括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和/或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芹黄朝阳王浩于娟娟魏崇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