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606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所述电池包包括:电芯组,包括多个电芯;多个液冷板,每个所述液冷板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之间,所述液冷板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电芯的防爆阀相连通;第一导气件,设有第一导气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一导气通道相连通的多个第一进气口和多个第一出气口,每个所述第一进气口分别与一个所述液冷板的气流通道相连通,以使所述电芯的气体依次通过所述气流通道、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导气通道和所述第一出气口排出;所述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可在疏导电芯热失控爆喷产生的气体的同时,电池包中的第一导气件将多个液冷板固定。中的第一导气件将多个液冷板固定。中的第一导气件将多个液冷板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动力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电池包内的电芯会产生热量,热量累积将对电池包的性能及使用寿命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对电池包内的电芯实施有效散热已然成为本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0003]此外,电池包的安全性也是研究重点,由于电池可能会因为各种意外情况而出现热失控,从而导致排气阀爆裂并产生大量的热气体,如何处理这些气体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若热气体不经过降温就直接排至车体外部,几百甚至上千摄氏度的高温气体或恐直接引燃车体,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0004]因此,如何处理电芯热失控爆喷产生的高温气体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在目前采用电芯大面液冷的热管理方案中,尚无一种既能够疏导气体又能够固定多个液冷板以增强各零部件之间的稳固性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以疏导电芯热失控爆喷产生的高温气体,并且电池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电芯组,包括沿第一方向(01)依次排列的多个电芯(1);多个液冷板(2),每个所述液冷板(2)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1)之间,所述液冷板(2)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电芯(1)的防爆阀(11)相连通;第一导气件(3),沿所述第一方向(01)设置并连接多个所述液冷板(2),所述第一导气件(3)包括第一板体(31)、第二板体(32)和第三板体(33),所述第一板体(31)和第二板体(32)相互垂直连接,所述第三板体(33)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31)和第二板体(32)之间,所述第一板体(31)、第二板体(32)和第三板体(33)围合形成第一导气通道(34),所述第一导气件(3)在所述第一方向(01)上的至少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气通道(34)相连通的第一出气口(35),所述第三板体(33)上沿所述第一方向(01)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导气通道(34)相连通的第一进气口(36),各所述第一进气口(36)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以使得所述防爆阀(11)产生的气体通过所述气流通道、第一进气口(36)、第一导气通道(34)和第一出气口(35)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件(3)还包括固定部(37),所述固定部(37)固设于所述第一导气件(3)上,并且包括两个隔片(371);两个所述隔片(371)固设于所述第一导气件(3)上且背离所述第一导气通道(34)而延伸,并且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口(36)的两侧;所述液冷板(2)夹设于两个所述隔片(371)之间而固定于所述第一导气件(3)上,并且所述液冷板(2)的气流通道的出气端开设于所述液冷板(2)由两个所述隔片(371)所夹的位置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件(3)呈纵长形并沿所述第一方向(01)延伸,所述隔片(371)垂直所述第一方向(01)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片(371)在所述第一方向(01)上的尺寸小于100mm,并且大于0.01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兵权常红磊罗峥席兵荣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