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584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电源连接器,所述电源连接器主要由插头端和插座端组成,所述插头端由设有盖板安装槽和多个插针安装孔的绝缘体、设有插针定位孔的盖板以及L型插针组成,所述盖板可拆卸地卡合在绝缘体的盖板安装槽内;所述插针安装孔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第一凹槽且沿第一凹槽任意一侧向上延伸有一个第一凸起,对应地,所述盖板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匹配的第二凸起以及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凹槽和凸起形成的组合结构进相对单独的凹槽或凸起能进一步提高连接器的耐电压性能,同时提高其适用范围,而且采用组合式结构使盖板与绝缘体之间的连接更稳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能有效提升耐电压性能的技术优点。的技术优点。的技术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连接器


[0001]本技术属于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大举发展,充电桩需求急剧爆发,而充电桩上用的模块电源连接器也快速发展。
[0003]目前市面上仍是15KW、20KW的模块电源连接器占主流,但随着市场及消费大众对缩短充电时间的渴求,快速充电成为今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快速充电则需要提高充电功率,为节省成本,充电模块容量将随之增大,通载电流也随之升高。
[0004]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一种电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公开号CN106848752A,公开日2017年06月13日),该技术披露了一种电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体和至少一个插接方向为前后方向的接触件,绝缘体上设置有供接触件由后至前装入的接触件安装孔,绝缘体上设置有限制接触件朝前移动极限的接触件挡止结构,电连接器还包括接触件压板,接触件上设置有朝后的接触件挡止面,绝缘体上设置有供接触件压板从右至左导向装入的压板装入通道,接触件压板上设置有避让通道,接触件压板上于避让通道的外围设有用于与对应接触件上的接触件挡止面接触挡止配合的压板挡止面,接触件压板通过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压板装入通道中。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灌胶来限制接触件移动所导致的电连接器组装工艺复杂的问题。但是其存在着由于导电元件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较小,因此耐压性相对较低,当通载较大的电流时,容易损坏内部元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5]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一种模块电源连接器”(公开号CN208401159U,公开日2019年01月18日),该技术披露了一种模块电源连接器,其包括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输入组件包括交流插头端和交流插座端,交流插头端内可拆卸地安装有若干输入插针,交流插座端内可拆卸地安装有若干输入插孔;输出组件包括直流插头端和直流插座端,直流插头端内可拆卸地安装有若干输出插针,所述直流插座端内可拆卸地安装有若干输出插孔。所述输入组件通过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使得相邻两个输入插针和相邻两个输入插孔的爬电距离增大,进而可提高输入组件的耐压性。同理,所述输出组件通过设置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使得相邻两个输出插针和相邻两个输出插孔的爬电距离增大,进而可提高输出组件的耐压性,降低了模块电源连接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此公开文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导电元件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较小,因此耐压性相对较低,当通载较大的电流时,容易损坏内部元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时,接触件之间设置单一凸起或凹槽结构,其爬电距离有限,从而存在耐电压性能弱,导致其适用范围窄。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需要进一步提升耐电压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能有效提升
耐电压性能的一种电源连接器。
[0007]本技术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电源连接器,所述电源连接器主要由插头端和插座端组成, 所述插头端由设有盖板安装槽和多个插针安装孔的绝缘体、设有插针定位孔的盖板以及L型插针组成,所述盖板可拆卸地卡合在绝缘体的盖板安装槽内;所述插针安装孔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第一凹槽且沿第一凹槽任意一侧向上延伸有一个第一凸起,对应地,所述盖板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匹配的第二凸起以及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匹配的第二凹槽。
[0009]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侧壁向上延伸有两个第一凸起,对应地,所述第二凸起的两侧设有与两个第一凸起相匹配的两个第二凹槽。
[0010]所述盖板对应所述第二凸起处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凸起对应第三凹槽的底部一侧与第三凹槽的底部齐平;当所述盖板卡合安装在所述盖板安装槽内时,所述第三凹槽与第一凹槽形成一个增加盖板与PCB板之间爬电距离的组合式凹槽。
[0011]所述盖板与绝缘体之间为沉台结构;所述盖板装入盖板安装槽后,所述盖板与PCB板相对的一面的高度低于绝缘体与PCB板相对的一面的高度。
[0012]所述盖板与PCB板相对的一面上还间距设置有多个凸台。
[0013]所述绝缘体的两侧向外凸起对称设置有两个定位爪安装槽,所述定位爪安装槽内安装有定位爪且定位爪设有两个卡扣。
[0014]所述插针安装孔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孔,L型插针的插接段上还设有与插针安装孔的小孔段过盈配合的过盈凸起。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 本技术的插针安装孔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第一凹槽且沿第一凹槽任意一侧向上延伸有一个第一凸起,对应地,盖板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的第二凸起以及与第一凸起相匹配的第二凹槽。通过凹槽和凸起形成的组合结构,能提高L型插针之间的爬电距离,相对单独的凹槽或凸起能进一步提高连接器的耐电压性能,同时提高其适用范围,而且采用组合式结构使盖板与绝缘体之间的连接更稳定。
[0017]2. 本技术的插针安装孔之间设有第一凹槽,对应地,盖板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的第二凸起;第一凹槽的两侧侧壁向上延伸有两个第一凸起,对应地,第二凸起的两侧设有与两个第一凸起相匹配的两个第二凹槽。采用该技术措施,使盖板和绝缘体之间的爬电结构呈“W”型,进一步提高了L型插针之间的爬电距离,进一步增大了耐电压性能,同时,采用此结构使盖板与绝缘体之间的卡合更稳定。
[0018]3. 本技术的盖板对应所述第二凸起处设置有第三凹槽,第二凸起对应第三凹槽的底部一侧与第三凹槽的底部齐平;当盖板卡合安装在盖板安装槽内时,第三凹槽与第一凹槽形成一个增加盖板与PCB板之间爬电距离的组合式凹槽。组合式凹槽与印刷板相互配合,增加焊接端爬电距离,从而提高插头连接器与PCB板连接后的焊接端的耐电压性能。采用该技术措施,能有效增加整个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0019]4. 本技术的盖板与PCB板相对的一面上还间距设置有多个凸台。通过在PCB板安装面上设置凸台,能保证在与印刷版焊接时的接触支撑。
[0020]5. 本技术的绝缘体的两侧向外凸起对称设置有两个定位爪安装槽,定位爪安装槽内安装有定位爪且定位爪设有两个卡扣。采用该技术措施,使得电源连接器可以在
波峰焊前实现预固定,限制电源连接器在波峰焊过程中的串动量,保持焊接质量。
[0021]6. 本技术的盖板与绝缘体之间为沉台结构;盖板装入盖板安装槽后,盖板与PCB板相对的一面的高度低于绝缘体与PCB板相对的一面的高度。采用该技术措施,使得盖板装入绝缘体的盖板安装槽后有高度落差,该沉台能够在波峰焊时形成与高温锡液之间的隔热间隙,同时保证了锡液上涌时空气的排出。
[0022]7. 本技术的插针安装孔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孔,L型插针的插接段上还设有与插针安装孔的小孔段过盈配合的过盈凸起。采用该技术措施,能增加L型插针与插针安装孔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 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 为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连接器,所述电源连接器主要由插头端和插座端组成, 所述插头端由设有盖板安装槽(12)和多个插针安装孔(11)的绝缘体(1)、设有插针定位孔(24)的盖板(2)以及L型插针(3)组成,所述盖板(2)可拆卸地卡合在绝缘体(1)的盖板安装槽(1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安装孔(11)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第一凹槽(111)且沿第一凹槽(111)任意一侧向上延伸有一个第一凸起(112),对应地,所述盖板(2)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11)相匹配的第二凸起(21)以及与所述第一凸起(112)相匹配的第二凹槽(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11)的两侧侧壁向上延伸有两个第一凸起(112),对应地,所述第二凸起(21)的两侧设有与两个第一凸起(112)相匹配的两个第二凹槽(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对应所述第二凸起(21)处设置有第三凹槽(23),所述第二凸起(21)对应第三凹槽(23)的底部一侧与第三凹槽(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贵舒显毅易小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