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棒包壳管与格架栅片振动冲击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572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料棒包壳管与格架栅片振动冲击试验装置,其包括夹持组件、安装在疲劳试验机平台上的底座组件,夹持组件与疲劳试验机的传感器通过疲劳试验机的作动杆连接。底座组件的表面设有用于定位燃料棒包壳管的定位槽;夹持组件设置在底座组件正上方且用于夹持格架栅片,夹持组件上有容纳栅片上的刚凸的凹槽,凹槽开口与定位槽开口正相对,使燃料棒包壳管中轴线位于刚凸正下方。疲劳试验机驱动刚凸与燃料棒包壳管接触。改变疲劳试验机施加的荷载性质及荷载大小,可精准模拟刚凸与包壳管在燃料棒定位格架中受振动冲击的磨损过程。疲劳试验机内置的传感器能大幅降低传感器组装带来的系统间隙误差。试验操作简单,通用性强,可推广使用。可推广使用。可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棒包壳管与格架栅片振动冲击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材料磨损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燃料棒包壳管与格架栅片振动冲击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核电站反应堆内,核燃料填充在燃料棒包壳管内,燃料棒包壳管被定位格架上的弹簧与刚凸夹持以被定位。进而燃料棒包壳管被固定在定位格架的栅元内,以防止燃料棒剧烈晃动。在反应堆正常运行时,在冷却剂的冲击下,燃料棒包壳管在定位格架中会与格架栅片上的刚凸之间产生振动冲击,产生磨损、变形甚至遭到破坏,因此需要对燃料棒包壳管开展试验以评估抗磨损、冲击性能。
[0003]目前材料领域通常采用自行研发组装的设备对两种材料表面间进行冲击磨损试验,传感器精度一定程度上会受装配水平的影响。并且现有设备与实际的燃料棒包壳管和格架栅片之间的撞击边界条件相差较大,仅研究材料间的磨损,参考价值较为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燃料棒包壳管与格架栅片振动冲击试验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燃料棒包壳管与格架栅片振动冲击试验装置,燃料棒包壳管与格架栅片振动冲击试验装置包括夹持组件、安装在疲劳试验机平台上的底座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与疲劳试验机的传感器通过疲劳试验机的作动杆连接;
[0006]所述底座组件的表面设有用于定位燃料棒包壳管的定位槽;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的正上方并且用于夹持燃料棒格架栅片,所述夹持组件上设有容纳所述燃料棒格架栅片上的刚凸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与所述定位槽的开口正相对,以使所述燃料棒包壳管的中轴线位于所述刚凸的正下方。
[0007]优选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用于夹紧所述燃料棒格架栅片的上夹块和下夹块,所述上夹块和所述下夹块中部贯通形成所述凹槽。
[0008]优选地,所述上夹块朝向所述定位槽的一表面内凹形成有开口槽,所述下夹块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部分,所述下夹块的两部分之间界定出与所述开口槽贯通的间隔。
[0009]优选地,所述上夹块和所述下夹块形成有相对的第一定位孔,并通过第一定位销对位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底座组件包括支撑底座和调平底座;
[0011]所述调平底座安装在疲劳试验机平台上,所述支撑底座连接在所述调平底座的上方,所述支撑底座的中部内凹形成所述定位槽。
[0012]优选地,所述调平底座和所述支撑底座形成有相对的第二定位孔,并通过第二定位销对位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燃料棒包壳管与格架栅片振动冲击试验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反应堆燃料棒包壳管的紧固带,所述支撑底座的相对两侧表面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紧固带的孔位。
[0014]优选地,所述定位槽的槽壁形成有对应所述燃料棒包壳管设置的斜面。
[0015]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宽度与反应堆燃料棒格架栅元的宽度一致。
[0016]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夹持组件和底座组件分别连接在疲劳试验机上,燃料棒格架栅片和燃料棒包壳管连接夹持组件和底座组件进行固定。夹持组件和底座组件上的定位槽共同模拟燃料棒包壳管在燃料棒定位格架中的边界条件。通过疲劳试验机驱动,燃料棒格架栅片上的刚凸与燃料棒包壳管接触,通过改变疲劳试验机施加的荷载性质及荷载大小,可精准模拟刚凸与包壳管在燃料棒定位格架中受振动冲击的磨损过程。疲劳试验机内置的集成式传感器能大幅降低传感器组装带来的系统间隙误差。试验操作简单,通用性强,可方便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燃料棒包壳管与格架栅片振动冲击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燃料棒包壳管与格架栅片振动冲击试验装置的支撑底座的俯视图;
[0020]图3是图2的一侧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燃料棒包壳管与格架栅片振动冲击试验装置的调平底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
[0024]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0025]上述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6]图1至图4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燃料棒包壳管与格架栅片振动冲击试验装置,燃料棒包壳管与格架栅片振动冲击试验装置包括夹持组件3、安装在疲劳试验机平台11上的底座组件2,夹持组件3与疲劳试验机的传感器12通过疲劳试验机的作动杆10连接;
[0027]底座组件2的表面设有用于定位燃料棒包壳管4(下文简称包壳管4)的定位槽23;夹持组件3设置在底座组件2的正上方并且用于夹持燃料棒格架栅片(下文简称栅片),夹持组件3上设有容纳栅片上的刚凸5的凹槽33,凹槽33的开口与定位槽23的开口正相对,以使包壳管4的中轴线位于刚凸5的正下方。
[0028]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凹槽33与定位槽23宽度相当,在疲劳试验机的作动杆10的带动下,栅片上的刚凸5可朝向定位槽23一侧方向移动,并与位于定位槽23上的包壳管4紧
接触。
[0029]通过调节疲劳试验机的荷载,可改变刚凸5与包壳管4的撞击作用力大小,模拟在燃料棒格架中刚凸5与包壳管4之间的碰撞。通过调节疲劳试验机的加载波形、频率、振幅等,可以模拟不同的振动冲击条件,以完成刚凸5与包壳管4之间的振动冲击模拟试验,精准模拟刚凸5与包壳管4在燃料棒定位格架中受振动冲击的磨损过程。
[0030]疲劳试验机内置的集成式传感器12能大幅降低传感器组装带来的系统间隙误差,具有更高的精度的同时,还能通过编程实现更为复杂的撞击行为模拟。同时,通过设置夹持组件3和底座组件2连接在疲劳试验机上,结构简单且可靠,可以适用于市面上大多数的疲劳试验机,且操作简单,通用性强,可方便推广使用。
[0031]夹持组件3包括用于夹紧栅片的上夹块31和下夹块32,上夹块31和下夹块32之间中部贯通形成凹槽33。
[0032]上夹块31和下夹块32形成有相对的第一定位孔34,并通过第一定位销340对位连接。
[0033]上夹块31朝向定位槽23的一表面内凹形成有开口槽(图中未标出),下夹块3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部分,下夹块的两部分之间界定出与开口槽贯通的间隔(图中未标出),以形成凹槽33。
[0034]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夹块31为一中间内凹形成有长条凹槽的矮圆柱体。下夹块32由两半圆形夹块组成,两半圆形夹块分别接在上夹块31的两边缘侧。两半圆形夹块之间形成有与上夹块31上的长条凹槽正对且与长条凹槽宽度一致的间隔,以此形成用于容纳栅片上的刚凸5的凹槽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棒包壳管与格架栅片振动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燃料棒包壳管与格架栅片振动冲击试验装置包括夹持组件、安装在疲劳试验机平台上的底座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与疲劳试验机的传感器通过疲劳试验机的作动杆连接;所述底座组件的表面设有用于定位燃料棒包壳管的定位槽;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的正上方并且用于夹持燃料棒格架栅片,所述夹持组件上设有容纳所述燃料棒格架栅片上的刚凸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与所述定位槽的开口正相对,以使所述燃料棒包壳管的中轴线位于所述刚凸的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棒包壳管与格架栅片振动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用于夹紧所述燃料棒格架栅片的上夹块和下夹块,所述上夹块和所述下夹块中部贯通形成所述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棒包壳管与格架栅片振动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块朝向所述定位槽的一表面内凹形成有开口槽,所述下夹块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部分,所述下夹块的两部分之间界定出与所述开口槽贯通的间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棒包壳管与格架栅片振动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块和所述下夹块形成有相对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驰张利王丽喆李坤吴小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