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流器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5692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流器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片和设置在连接片端部的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件的所述连接端与第二连接件的所述第一连接臂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流器的连接装置中,第一连接件一端采用“己”形弯折设计,在弯折连接端处与第二连接件进行搭接相连,从而限制第二连接件的位移。采用这种连接方式能够免除接口处螺栓的连接,使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不需要另外双开孔打螺栓固定,能够有效的增大金属片连接处的接触面积确保金属片的最大载流量,免螺栓的固定还能够大大减少人工打螺栓的装配时间,进而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流器的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连接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变流器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变流器是使电源系统的电压、频率、相数和其他电量或特性发生变化的电器设备。在实际应用场合中,有些场合需要将交流电源变成直流电源,这就是整流电路。在有些场合则需要将直流电源变成交流电源,这种对应于整流的逆向过程,定义为逆变电路。在一定条件下,晶闸管电路既可以作整流电路又可作逆变电路,这种装置称为变流器。
[0003]在大功率变流器中,电流的传导主要是依靠铜片来实现的。大功率变流器所需要承载的电流比较大,达到几百安培,选用线缆接线的话需要用到很粗的线芯,线芯过大会导致线缆过硬,基本无法弯折,对空间的分布很难规划。因此为了使变流器柜体的空间得到有效的利用,在设计柜体之初除了要预留足够的防止电磁干扰的电气间隙空间外,相关电子元器件需要尽可能紧凑的排列,常用的能够容易弯折的线缆并不能满足大功率电子元器件的电流电压值。
[0004]变流器都是选用铜片作为电流的导体,铜片在变流器中的固定必须牢固可靠,并且需限制其发生转动,所以铜片与铜片的连接处一般需要采用双开孔螺栓固定的形式或者借用外物料如绝缘子、电木来进行限位的固定。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大功率变流器上常见的铜片固定方式,铜片与铜片的连接处需要采用双开孔的形式进行限位固定。变流器中铜片的双开孔螺栓固定方式具有以下缺点:铜片在变流器中连接固定时,因为需要限制其转动,不能使用单开孔,需要使用双开孔的设计限制其自由度;双开孔的设计可能会造成紧固处部分去除材料(紫铜)过多,导致截面积的减少,使铜片的载流量比预设的值低;每根铜片都使用双开孔的设计会导致螺栓固定量过多,人手固定螺栓螺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极大得降低了生产效率;采用绝缘子与电木的固定方式会使生产成本上升,且在很多场景的使用会有所限制,并有可能增加额外的螺栓固定数量,螺栓固定的可靠性较低。
[0005]铜片的双开孔螺栓固定一方面在装配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源,所有的螺栓固定点都需要人工手打固定螺栓与螺母,一个变流器的装配60%时间都是花费在打螺栓上,极大的限制了生产效率。此外,采用螺栓的固定方式并不是一种长效可靠的固定方式,双开孔的螺栓固定方式开孔去除的面积过大,铜片与铜片的连接处可能会因接触面过小载流量不符合预期。另一方面,如果采用绝缘子与电木的固定方式会使得生产成本大大上升,且这类物料的尺寸有一定的范围,在很多场景时使用会有所限制。
[0006]因此,针对以上大功率变流器铜片螺栓固定方式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本领域亟需设计一种免螺栓的铜片固定方式,改善现阶段变流器铜片的固定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变流器的连接装置。
[0008]一种变流器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
接片和设置在连接片端部的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件的所述连接端与第二连接件的所述第一连接臂相连。
[0009]进一步,第一连接件的所述连接端为弯折连接端,所述弯折连接端的内部具有连接空腔,所述第一连接臂嵌入所述连接空腔中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
[0010]进一步,第一连接件的所述弯折连接端呈U字型。
[0011]进一步,所述连接空腔的形状尺寸与第一连接臂的端部相匹配。
[0012]进一步,所述连接空腔的形状呈长方体形,所述连接空腔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端部的宽度、长度、厚度相同。
[0013]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扭曲部,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本体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本体所在的平面相交。
[0014]进一步,所述扭曲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臂上,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端部嵌入所述连接空腔后,所述扭曲部抵接在第一连接件的所述弯折连接端的外侧边缘。
[0015]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件呈L字型。
[0016]进一步,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臂和/或所述第一连接臂上设置有连接孔。
[0017]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铜质连接件。
[0018]本技术的变流器的连接装置中,第一连接件一端采用“己”形弯折设计,在弯折连接端处与第二连接件进行搭接相连,弯折连接端的开口的结构形状能够匹配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臂的端部并将第一连接臂的端部包夹住,从而限制第二连接件的位移。采用这种连接方式能够免除接口处螺栓的连接,使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不需要另外双开孔打螺栓固定,能够有效的增大金属片连接处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金属片的最大载流量,免螺栓的固定还能够大大减少人工打螺栓的装配时间,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0020]图1为现有技术中变流器内的导流金属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2

图3为本技术变流器的连接装置中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变流器的连接装置中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变流器的连接装置中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

图7为本技术的变流器的连接装置的实际安装使用结构示意图。
[0025]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如图2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变流器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即为变流器中的铜片,此外根据变流器需要,也可采用其他金属材质,第一连接件10包括连接片11和设置在连接片11端部的弯折连接端12,弯折连接端12的内部为连接空腔121,连接片11上还可设置连接孔,以便于与变流器的其他
零部件进行连接。第二连接件20呈L字型,包括第一连接臂21和第二连接臂22,第二连接件20的第一连接臂21和/或第二连接臂22上具有连接孔,以便于与变流器的其他零部件连接。
[0028]上述第一连接件10的弯折连接端12与第二连接件20的第一连接臂21相连,也即第二连接件20的第一连接臂21嵌入第一连接件10的弯折连接端12的连接空腔121中进行连接,从而实现不需要打螺栓进行固定。弯折连接端12的连接空腔121的空间尺寸与第一连接臂21的尺寸相当,例如弯折连接端12的连接空腔121的形状大体呈长方体形,连接空腔121的内腔与第一连接臂21连接端的宽度、长度、厚度相当,弯折连接端12的连接空腔121的结构形状能够将第二连接件20的第一连接臂21包夹住,弯折连接端12的连接空腔121上与开口相对的底壁能够限制第二连接件20的第一连接臂21的位移,使得第二连接件20的第一连接臂21只能沿连接空腔121的开口方向脱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流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片和设置在连接片端部的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件的所述连接端与第二连接件的所述第一连接臂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流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件的所述连接端为弯折连接端,所述弯折连接端的内部具有连接空腔,所述第一连接臂嵌入所述连接空腔中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流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件的所述弯折连接端呈U字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流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空腔的形状尺寸与第一连接臂的端部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流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空腔的形状呈长方体形,所述连接空腔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振华黄猛姜颖异
申请(专利权)人:国创能源互联网创新中心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