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液高效生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5687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危险废液高效生化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厌氧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厌氧缺氧池内通过第一隔板分隔为上部相连通的厌氧反应池和缺氧反应池,调节池连接厌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与好氧池之间通过循环管道连接形成循环回路,好氧池连接沉淀池;厌氧反应池和缺氧反应池内设有生物载体填料,厌氧反应池和/或缺氧反应池上设有零价铁粉末喷射器,厌氧反应池和/或缺氧反应池内设有升降搅拌器以及与升降搅拌器配合的感应传感器,升降搅拌器能够带动生物载体填料浮沉使得零价铁粉末与生物载体填料充分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增强厌氧生化的处理效果,大大提高总氮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率,产泥量降低,投资成本更低,整体处理效果好。整体处理效果好。整体处理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危险废液高效生化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危险废液高效生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针对危险废液通常采用物化+生化的处置工艺,而生化工艺是危险废液成本最低的选择,生化处置工艺的稳定和高效运行对于经营企业的达标排放和成本控制至关重要。生化处置工艺种类繁多,而且趋于成熟,但生化运行最核心的是针对去除各类污染物(COD、氨氮、总氮、总磷等)的微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需要提供给它们良好的生存环境:水质条件、控制条件、载体形式(活性污泥、固定床、流化床)等;其中,控制条件和载体形式对于生化处置工艺效能存在较大影响,且能反馈影响到水质条件,因此优化生化处置的控制条件和载体形式,能有效提高生化处置效能,保证处置效果,降低运行成本,减少碳排放,发挥良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效应,然而目前普遍采用的厌氧

好氧的单一生化处理技术无法满足以上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危险废液高效生化处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厌氧

好氧的单一生化处理工艺无法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险废液高效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1)、厌氧缺氧池(2)、好氧池(3)、沉淀池(4),所述厌氧缺氧池(2)内通过第一隔板(5)分隔为上部相连通的厌氧反应池(21)和缺氧反应池(22),调节池(1)与所述厌氧反应池(21)连接,缺氧反应池(22)与所述好氧池(3)之间通过循环管道连接形成循环回路,好氧池(3)还与所述沉淀池(4)连接;所述厌氧反应池(21)和缺氧反应池(22)内均设有若干生物载体填料(6),厌氧反应池(21)和/或缺氧反应池(22)上设有用于向反应池内喷射零价铁粉末的零价铁粉末喷射器(7),厌氧反应池(21)和/或缺氧反应池(22)内还设有升降搅拌器(8)以及与所述升降搅拌器(8)配合的用于检测升降搅拌器(8)位置的感应传感器,升降搅拌器(8)能够带动生物载体填料(6)浮沉并使得零价铁粉末与生物载体填料(6)充分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废液高效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池(21)内通过第二隔板(9)分隔为下部相连通的前反应区(21a)和后反应区(21b),前反应区(21a)和后反应区(21b)内均设有所述升降搅拌器(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危险废液高效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搅拌器(8)包括搅拌轴(8a)、设置在搅拌轴(8a)底端的搅拌叶片(8b)、与搅拌轴(8a)螺纹连接的升降网板(8c),前反应区(21a)内的升降网板(8c)与厌氧反应池(21)的内壁和第二隔板(9)滑动连接,后反应区(21b)内的升降网板(8c)与第二隔板(9)和第一隔板(5)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险废液高效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反应区(21a)和后反应区(21b)内的搅拌轴(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帅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新和顺环保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