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筒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543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筒反应器,包括底壳和设在底壳顶部开口的上罩壳,上罩壳上设有与上罩壳内部连通的进气口、脱硫剂喷射口、排气口,上罩壳的内部设有下端延伸至底壳上部的挡流板,底壳内设有网格状镂空滚筒,网格状镂空滚筒的轴线与挡流板的底边平行,网格状镂空滚筒内设有若干耐磨耐温的转子小球,底壳的外部设有与网格状镂空滚筒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排气口同时作为循环灰进口,上罩壳的上方设有烟灰输送装置,循环灰进口与烟灰输送装置上的烟灰输出口对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含硫烟气中的酸性气体成分,提高了含硫烟气的脱硫效率,减少了脱硫剂的消耗量,还可以避免反应器底部灰分结块堆积、踏床、床层沉降等问题。床层沉降等问题。床层沉降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筒反应器


[0001]本技术涉及干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反应器,具体涉及一种滚筒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反应器是干法烟气脱硫系统(简称SDS干法脱硫)中的核心部件,主要用于含硫烟气的脱硫。对于含硫浓度高的烟气的脱硫,目前市面上的反应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酸性气体(含硫烟气)由烟气进口进入反应器,反应器上部的脱硫剂喷射口向反应器内喷射脱硫剂,硫剂在反应器内与酸性气体(含硫烟气)混合并反应,从而脱去气体中高浓度SO2。但传统浓度高含硫烟气脱硫的反应器往往存在占地面积大、脱硫剂消耗量大、反应器底部灰分结块堆积、无法承受高浓度脱硫剂、因烟气波动较大导致反应器塌床、床层沉降以及脱硫后产物结块烟气不易带走的问题,从而导致脱硫效率较低,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滚筒反应器,以提升含硫浓度低的烟气的脱硫反应效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滚筒反应器,包括底壳和设置在所述底壳顶部开口上的上罩壳,所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筒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和设置在所述底壳(1)顶部开口上的上罩壳(2),所述上罩壳(2)上开设有与所述上罩壳(2)内部连通的进气口(3)、脱硫剂喷射口(4)、排气口(5),所述上罩壳(2)的内部设置有挡流板(8),所述挡流板(8)将所述上罩壳(2)的内部分隔成气体进入腔(9)和气体排出腔(10),所述进气口(3)和所述脱硫剂喷射口(4)位于所述上罩壳(2)的气体进入腔(9)一侧,所述排气口(5)位于所述上罩壳(2)的气体排出腔(10)一侧;所述挡流板(8)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底壳(1)的上部,所述底壳(1)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可滚动的网格状镂空滚筒(13),所述网格状镂空滚筒(13)的轴线与所述挡流板(8)的底边平行,所述网格状镂空滚筒(13)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可自由滚动的且耐磨耐温的转子小球(16),所述网格状镂空滚筒(13)上的小孔孔径小于所述转子小球(16)的粒径,所述底壳(1)的外部设置有与所述网格状镂空滚筒(13)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排气口(5)同时作为循环灰进口(11),所述上罩壳(2)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没有完全反应的循环灰送回入反应器内部的烟灰输送装置(12),所述循环灰进口(11)与所述烟灰输送装置(12)上的烟灰输出口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壳(2)上设置有气体进入腔检修门(6)和气体排出腔检修门(7),所述气体进入腔检修门(6)位于所述上罩壳(2)的气体进入腔(9)的外壁上,所述气体排出腔检修门(7)位于所述上罩壳(2)的气体排出腔(10)的外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筒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板(8)位于所述上罩壳(2)内部的中间位置,且所述挡流板(8)将所述上罩壳(2)的内部分隔为前、后两个腔室,所述上罩壳(2)的前腔室为所述气体进入腔(9),所述上罩壳(2)的后腔室为所述气体排出腔(10),所述进气口(3)开设在所述上罩壳(2)的前侧外壁上,所述脱硫剂喷射口(4)开设在所述上罩壳(2)的前腔室的顶面外壁上,所述排气口(5)开设在所述上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晓东张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思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