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容器的预剥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529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16
提供一种可以抑制内袋的损伤并进行预剥离的双重容器的预剥离方法。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外壳和内袋的双重容器的预剥离方法,具备剥离工序,在所述剥离工序中,通过在所述内袋的内部形成负压的状态下,使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底部上的咬合部分开,从所述外壳剥离所述内袋。在所述剥离工序中,通过对所述底部的从所述咬合部偏离的部位施加力,可以是使所述咬合部分开。还可以具备检查工序,在所述检查工序中,基于所述剥离工序后,所述内袋的内部增压时所获得的数据,检查所述内袋上是否存在孔洞。洞。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重容器的预剥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重容器的预剥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件1公开了一种具有内袋和外壳的双重容器。现有技术文件专利文件
[0003]专利文件1:日本特开2020-19302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4]内袋的预剥离需要外气导入部。在外壳底部,有一个生产工程中形成的咬合部,如果分开这个咬合部的话,可以形成外气导入部。然而,使咬合部分开的力一旦施加到外壳底部上,这个力也会传递到内袋上。在打开外壳时,希望能够防止损坏内袋。
[0005]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内袋破损并进行预剥离的双重容器的预剥离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重容器的预剥离方法,所述双重容器具有外壳和内袋,具备剥离工序,在所述剥离工序中,通过在所述内袋的内部形成负压的状态下,使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底部上的咬合部分开,从所述外壳剥离所述内袋。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在负压下内袋要收缩的状态,使咬合部可以分开。由于内袋可以响应分开咬合部让外部空气导入而发生收缩,所以可以抑制内袋破损,进行预剥离。
[0008]以下,例示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以下所示实施方式可以彼此组合。优选在所述剥离工序中,通过对从所述底部的所述咬合部偏离的部位施加力,使所述咬合部分开。优选还具备泄漏检查工序,在所述泄漏检查工序中,基于所述剥离工序后对所述内袋的内部进行增压时所获得的数据,来检查所述内袋上是否存在孔洞。优选所述外壳的所述底部的直径为14~25mm。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是双重容器的一个例子的侧面图。图2是图1中A―A线的截面图。图3是双重容器的底面图。图4是表示预剥离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图5是抽吸头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表示在抽吸头上设置双重容器,且设定了抵接部的偏移量后的状态的截面
图。图7是表示在剥离工序中,抵接部的前端面与双重容器的底部接触模样的截面图。图8是放大了图7中双重容器底部附近的B虚线区域后的放大截面图。图9是表示在剥离工序中内袋收缩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0是表示在剥离工序后,将内袋返回,进行泄漏检查工序时的模样的截面图。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内袋的内部在增压时测量的时间和流量的关系的图。图12是表示抵接部的位置的变形例(偏移量为零)的截面图。图13是表示抵接部的变形例(凹曲面)的截面图。图14是表示抵接部的变形例(梯形凹部)的截面图。图15是表示抵接部的变形例(向凹部内稍微隆起的凸曲面)的截面图。图16是表示抵接部的变形例(凹部内的偏移凸曲面)的截面图。图17是抽吸头的其他例子的分解立体图。图18是在抽吸头的其他例子上设置双重容器后的状态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接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所示实施方式中所示出的各种特征可以彼此组合。此外,各特征独立构成本专利技术。
[0011]1.作为预剥离对象的双重容器的示例使用图1~图3对作为预剥离对象的双重容器1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双重容器1为有底筒状,其具备收容内容物的收容部7和从收容部7排出内容物的口部9。收容部7具备躯干部7a和底部7b。
[0012]图2中表示图1中的A―A截面。双重容器1是具有外壳12和内袋14的双重结构的容器。内袋14在双重容器1的除开口端部以外的部位配置在外壳12内。内袋14构成为随内容物的排出可从外壳12分离收缩。此时,通过稍后将要描述的外气导入部15(外气导入孔),可以向内袋14与外壳12之间的中间空间导入外部空气,外壳12不收缩保持原有形状。
[0013]本实施方式的双重容器1的一个例子是一种用于安装了作为抽吸、喷射内容物抽吸装置的雾化器而使用的树脂制容器(筒、cartridge)。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容物为液体(例如:用于哮喘治疗的液体药物)。在向双重容器1中充填内容物,安装具有贯通孔的盖子后,用薄膜密封贯通孔。雾化器具有中空穿刺针,穿刺针刺破薄膜后,经过贯通孔插入到双重容器1内部,然后利用穿刺针吸出内容物。
[0014]底部7b是向下方突出的截面为凸形的结构,在底部7b的中央处设置有咬合部7d。咬合部7d分别封闭外壳12和内袋14的底部。当利用吹塑成形形成双重容器1时,该咬合部7d可以由一对分割模具压碎型坯的方式来形成。通过在咬合部7d处,使型坯相对的两个面彼此焊接,可以使双重容器1的底封闭。
[0015]在图3的底面图中图示了咬合部7d。如图3所示,咬合部7d经过底部7b的中心点C0横跨整个底部7b。
[0016]从提高刚性的观点来讲,外壳12的材料优选含有均聚丙烯,从提高耐冲击性的观点来讲,优选含有无归聚乙烯,也可以含有均聚丙烯和无归聚乙烯两者。从提高柔软性的观点来讲,内袋14的材料优选含有LDPE和LLDPE中的至少一者,其中,优选含有LDPE。同时,也
可以在外壳12与内袋14之间设置未图示的中间层。中间层由可从外壳12的材料和内袋14的材料中的一者或两者剥离的树脂构成。中间层优选为含有EVOH(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的EVOH层。
[0017]双重容器1的内容积为1~20mL。双重容器1的内容积优选为1~10mL,更优选为3~5mL。双重容器1的内容积具体例如是1、2、3、4、5、6、7、8、9、10、15、20,也可以是此处所示数值中的任意2个数值之间的范围内。图3中所示出的双重容器1的底部直径D0例如可以是14~25mm,也可以是14~16mm。底部直径D0具体例如是14、15、16、17、18、19、20、21、22、23、24、25mm,也可以是此处所示数值中的任意2个数值之间的范围内。
[0018]2.预剥离装置的结构使用图4~图6对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剥离方法中使用的预剥离装置2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所谓预剥离是指:在向内袋14内填充内容物前,先将内袋14从外壳12剥离的工序。通过实施预剥离,在内容物填充到内袋14内后,内袋14容易从外壳12剥离收缩。
[0019]2-1.结构方框图如图4所示,预剥离装置2具备抽吸装置3、电磁阀4、减压系统5、加压系统6、以及配管8。抽吸装置3具备抽吸头3a(参照图5)和载物台3b(参照图6)。配管8具备连接抽吸头3a和电磁阀4的配管8a、连接减压系统5和电磁阀4的配管8b、以及连接加压系统6和电磁阀4的配管8c。通过控制电磁阀4,可以对减压系统5和加压系统6中的一者是否连接到抽吸头3a进行切换。利用减压系统5能够通过抽吸头3a抽吸空气。利用加压系统6能够通过抽吸头3a吹入空气。
[0020]减压系统5从电磁阀4侧依次具备调节器53和真空泵54。真空泵54排出配管8b内的空气从而对配管8b内进行减压。调节器53控制流过配管8b的空气流量或配管8b内的空气压力。
[0021]加压系统6从电磁阀4侧依次具备流量计64、压力计65、速度控制器61、调节器62、以及压缩机63。压缩机63向配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重容器的预剥离方法,所述双重容器具有外壳和内袋,所述预剥离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剥离工序,在所述剥离工序中,通过在所述内袋的内部形成负压的状态下,使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底部上的咬合部分开,从所述外壳剥离所述内袋。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双重容器的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剥离工序中,通过对从所述底部的所述咬合部偏离的部位施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孝幸樽野真辅
申请(专利权)人:京洛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