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罐式供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516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罐式供水设备,包括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以及三个加压泵,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进水端共用一根支进水管,所述支进水管中部设置有总进水管,所述第二罐体的一侧分别设置3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分别与三个加压泵连接,所述加压泵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一根输水管道,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的进水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控阀门和第二电控阀门,所述第一总进水管上设置有总进水阀门,所述第一罐体高于第二罐体,所述第一罐体设置有第一液位计和第一真空控制阀,所述第二罐体设置有第二液位计和第二真空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停水时稳定供水的技术效果。水时稳定供水的技术效果。水时稳定供水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罐式供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固定夹具的
,尤其是指一种二罐式供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二次供水设备是指供水行业的经营者通过实地勘测、试验、研发的一种解决居民用水问题的设备,它是在国家市政管网或者二次供水设备主要是由气压罐、水泵和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的,二次供水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少、灵活、便捷,适合于各大高层居民用户、城市广场、校区别墅、学校医院等,二次供水设备采用自动运转、节能与自来水自动并网,停电后仍然可以实施供。
[0003]现有的二次供水设备的法兰,弯头、变径管及短管处采用人工进行分别装配,存在安装稳固性随长期使用而降低,水损变高,且增加对水流的阻力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罐式供水设备,其具有停水时稳定供水的效果。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二罐式供水设备,包括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以及三个加压泵,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进水端共用一根支进水管,所述支进水管中部设置有总进水管,所述第二罐体的一侧分别设置3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分别与三个加压泵连接,所述加压泵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一根输水管道,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的进水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控阀门和第二电控阀门,所述第一总进水管上设置有总进水阀门,所述第一罐体高于第二罐体,所述第一罐体设置有第一液位计和第一真空控制阀,所述第二罐体设置有第二液位计和第二真空控制阀;
[0007]所述第一电控阀门和第二电控阀门以及总进水阀门的输入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还分别与第一真空控制阀和第二真空控制阀连接。
[0008]优选的,三个所述加压泵的进水口分别设置有第一类压力传感器,所述输水管道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类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类压力传感器分别位于三个所述加压泵的中间的输水管道上,所述第一类压力传感器和第二类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有压力显示器。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以及三个加压泵均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底板顶面设置有挂耳,所述底板底面上设置有滚轮以及固定组件。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板上设置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还螺纹连接有调平螺杆。
[0011]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面焊接有网格板。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先同时打开第一电控阀门和第二电控阀门以及总进水
阀门,然后第一液位计监测到第一罐体充满水后,关闭掉第一电控阀门,然后正常利用原供水压力进行加压进行二次供水,如果停水,即可关闭总进水阀门,打开第一电控阀门和第二电控阀门,使得第一罐体内的水根据第二罐体内的水的使用情况进行补水,从而使得第二罐体内的水压保持稳定的状态。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侧面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原理示意图。
[0017]图中标识分别为,1、第一罐体;11、第一电控阀门;12、第一液位计;13、第一真空控制阀;2、第二罐体;21、第二电控阀门;22、第二液位计;23、第二真空控制阀;3、支进水管;4、总进水管;41、总进水阀门;5、加压泵;51、第一类压力传感器;6、输水管道;61、第二类压力传感器;7、控制器;71、压力显示器;8、底板;81、挂耳;82、滚轮;83、调平螺杆;84、网格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参见图1到图3,一种二罐式供水设备,包括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以及三个加压泵5,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进水端共用一根支进水管3,所述支进水管3中部设置有总进水管4,所述第二罐体2的一侧分别设置3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分别与三个加压泵5连接,所述加压泵5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一根输水管道6,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的进水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控阀门11和第二电控阀门21,所述第一总进水管4上设置有总进水阀门41,所述第一罐体1高于第二罐体2,所述第一罐体1设置有第一液位计12和第一真空控制阀13,所述第二罐体2设置有第二液位计22和第二真空控制阀23;
[0021]所述第一电控阀门11和第二电控阀门21以及总进水阀门41的输入端设置有控制器7,所述控制器7的输入端与第一液位计12和第二液位计22连接,所述控制器7的输出端还分别与第一真空控制阀13和第二真空控制阀23连接。
[0022]工作原理: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先同时打开第一电控阀门11和第二电控阀门21以及总进水阀门41,然后第一液位计12监测到第一罐体1充满水后,关闭掉第一电控阀门11,然后正常利用原供水压力进行加压进行二次供水,如果停水,即可关闭总进水阀门41,打开第一电控阀门11和第二电控阀门21,使得第一罐体1内的水根据第二罐体2内的水的使用情况进行补水,从而使得第二罐体2内的水压保持稳定的状态。
[0023]三个所述加压泵5的进水口分别设置有第一类压力传感器51,所述输水管道6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类压力传感器61,所述第二类压力传感器61分别位于三个所述加压泵5的中间的输水管道6上,所述第一类压力传感器51和第二类压力传感器61的输出端与控制器7连接,所述控制器7的输出端还连接有压力显示器71,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能够根据需要的的情况选择加压泵5的启动个数,以及维修坏掉的加压泵5。
[0024]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以及三个加压泵5均固定在底板8上,所述底板8顶面设置有挂耳81,所述底板8底面上设置有滚轮82以及固定组件,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整个整装结构更加容易移动。
[0025]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板8上设置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还螺纹连接有调平螺杆83,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底板8在固定的过程中更加容易调平。
[0026]所述底板8底面焊接有网格板84,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底板8更轻,强度更高。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罐式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以及三个加压泵(5),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进水端共用一根支进水管(3),所述支进水管(3)中部设置有总进水管(4),所述第二罐体(2)的一侧分别设置3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分别与三个加压泵(5)连接,所述加压泵(5)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一根输水管道(6),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的进水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控阀门(11)和第二电控阀门(21),所述总进水管(4)上设置有总进水阀门(41),所述第一罐体(1)高于第二罐体(2),所述第一罐体(1)设置有第一液位计(12)和第一真空控制阀(13),所述第二罐体(2)设置有第二液位计(22)和第二真空控制阀(23);所述第一电控阀门(11)和第二电控阀门(21)以及总进水阀门(41)的输入端设置有控制器(7),所述控制器(7)的输入端与第一液位计(12)和第二液位计(22)连接,所述控制器(7)的输出端还分别与第一真空控制阀(13)和第二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一水泵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