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晶圆的复合结构、半导体晶圆及其制法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4752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导体晶圆的复合结构、半导体晶圆及其制法和应用。所述半导体晶圆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一晶圆表层的SiC热氧化形成第一氧化物层;在第二晶圆表面形成第二氧化物层,并在第二晶圆内选定深度处形成剥离层,从而在第二晶圆内分隔出第一半导体层和第二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设于剥离层与第二氧化物层之间;将第一氧化物层与第二氧化物层结合,并利用所述剥离层将第一半导体层移除。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导体晶圆的制备方法,避免了SiC热氧化带来的C污染问题,提高了SiC热氧化层的质量、减小了SiO2/SiC的界面缺陷、提高了沟道载流子的迁移率。提高了沟道载流子的迁移率。提高了沟道载流子的迁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晶圆的复合结构、半导体晶圆及其制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化硅晶圆,特别涉及一种半导体晶圆的复合结构、半导体晶圆及其制法和应用,属于第三代半导体


技术介绍

[0002]传统SiC的栅介质层采用热氧化的SiO2,由于C的存在,致使在SiC的热氧化过程的化学反应过程复杂,热氧化过程中会产生C、CO、SiO等副产物,严重影响SiO2层和SiO2/SiC界面的质量,进而致使得所制备的SiC MOSFET的沟道迁移率极低,很难超过20cm2/Vs(而SiC的体迁移率却可达900cm2/Vs),因此由于热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杂质缺陷会导致SiC MOSFET的沟道性能不好,尽管其对于BV超过1000伏的器件影响较小,但是对于较低电压的器件所产生的影响极大,且远超其限值。
[0003]现有的一些研究采用薄层热栅氧改善界面态缺陷,再沉积如氧化铝(Al2O3)等其他介质形成Al2O3/SiO2/SiC结构,但是Al2O3/SiC的漏电显著大于SiO2/SiC,即使1nm薄层的SiO2夹层也无法显著改善该栅极漏电问题,因此,S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晶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第一晶圆表层的SiC热氧化形成第一氧化物层;在第二晶圆表面形成第二氧化物层,并在第二晶圆内选定深度处形成剥离层,从而在第二晶圆内分隔出第一半导体层和第二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设于剥离层与第二氧化物层之间;将第一氧化物层与第二氧化物层结合,并利用所述剥离层将第一半导体层移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氧化物层与第二氧化物层均为氧化硅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使氧源气体与碳化硅材料在1200

1400℃的温度条件下接触进行热氧化反应,从而在碳化硅材料表面形成预定厚度的第一氧化层,所述氧源气体包括氧气、含氧气体或水蒸气;在所述的热氧化反应结束之后,将碳化硅材料快速降温至300℃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氧化物层的厚度大于0而小于20埃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氧化物层的厚度在20埃米以上,优选为20

2000埃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的厚度为200埃米以上,优选为200

3000埃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圆包括SiC衬底和形成在SiC衬底上的SiC外延层,所述第一氧化物层形成于SiC外延层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晶圆包括硅晶圆。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氧化物层是使第二晶圆表层热氧化形成。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通过氢离子注入方式在第二晶圆内的选定深度处形成所述剥离层。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采用键合方式使第一氧化物层与第二氧化物层结合为一体。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第一半导体层移除后,去除余留在第二半导体层上的剥离层;和/或,将结合在被移除的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上的剥离层去除,之后将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作为施主晶圆使用。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第一半导体层移除后,对所获半导体晶圆进行退火处理,所述退火处理在N2、NO、N2O中的任意一种气体气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辉黄安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龙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