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纳离子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469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效纳离子交换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由筒体、离子交换树脂层、轴承、插管、盖板和仓盖组成,所述罐体内固定安装有与筒体相转动连接的轴承,且轴承有多组,所述筒体内填充有用于转化的离子交换树脂层,所述筒体顶部表面开设有与插管相插接的插槽,所述插管远离插槽的一面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的盖板,且盖板与筒体相法兰连接,所述罐体顶部表面法兰连接有用于封堵的仓盖,通过安装机构能有效的方便对纳离子交换器进行组装或者拆解,便于对纳离子交换器内部的离子交换树脂层进行更换,从而方便对离子交换树脂层使用的顺利进行,便于提高钠离子交换器的实用性。离子交换器的实用性。离子交换器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纳离子交换器


[0001]本技术涉及软化水处理
,特别涉及高效纳离子交换器。

技术介绍

[0002]钠离子交换器即软化器是用于去除水中钙离子、镁离子,制取软化水的离子交换器,组成水中硬度的钙、镁离子与软化器中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水中的钙、镁离子被钠离子交换,使水中不易形成碳酸盐垢及硫酸盐垢,从而获得软化水,高硬度饮用水的软化、生活热水原水的软化、生活直饮水装置的预处理、锅炉用水及各类换热器补充水的软化、以及空调系统循环冷却水的软化处理等。
[0003]专利号CN201520227084.2公布了高效纳离子交换器,采用逆流压实再生技术,树脂在再生时,由底部逆向进入的NaC1再生液,会首先经过下室把关的,不会乱层,因而可以取得最好的树脂再生度、好的出水质量和高的周期制水量。
[0004]现有的高效纳离子交换器存在以下弊端:纳离子交换器一般都是一体成型的罐子,在长时间的使用过后不便于对内部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更换,会对钠离子交换器的运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高效纳离子交换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高效纳离子交换器,通过安装机构能有效的方便对纳离子交换器进行组装或者拆解,便于对纳离子交换器内部的离子交换树脂层进行更换,从而方便对离子交换树脂层使用的顺利进行,便于提高钠离子交换器的实用性,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高效纳离子交换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由筒体、离子交换树脂层、轴承、插管、盖板和仓盖组成,所述罐体内固定安装有与筒体相转动连接的轴承,且轴承有多组,所述筒体内填充有用于转化的离子交换树脂层,所述筒体顶部表面开设有与插管相插接的插槽,所述插管远离插槽的一面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的盖板,且盖板与筒体相法兰连接,所述罐体顶部表面法兰连接有用于封堵的仓盖。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转动机构,所述罐体内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由箱体、电机、齿轮A和齿轮B组成,所述罐体外侧壁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用于防护的箱体,且箱体与罐体相连通,所述箱体内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带动齿轮A旋转的电机,所述筒体外周表面套设且固定安装有与齿轮A相齿合连接的齿轮B;通过转动机构能有效的带动罐体内部的筒体进行旋转,从而减小进入筒体内部的水源发生堵塞的可能性,方便水源转化的顺利运行,从而提高装置功能的多样性。
[0009]进一步地,所述筒体进料口与出料口内均可拆卸安装有用于拦截的滤网;筒体进料口与出料口内的滤网能有效的对筒体中的离子交换树脂层进行拦截,减小其与筒体之间发生脱离的可能性。
[0010]进一步地,所述筒体进料口与盖板进料口之间和筒体出料口与罐体出料口之间均可拆卸连接有用于连通的回转接头;罐体内部的筒体会转动,而回转接头可以在输送水源的同时不会对筒体的转动造成影响。
[0011]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底部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用于支撑的支腿,且支腿有多组;罐体底部的多组支腿便于对罐体进行支撑。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机构能有效的方便对纳离子交换器进行组装或者拆解,便于对纳离子交换器内部的离子交换树脂层进行更换,从而方便对离子交换树脂层使用的顺利进行,便于提高钠离子交换器的实用性。
[0014]2、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机构能有效的带动罐体内部的筒体进行旋转,从而减小进入筒体内部的水源发生堵塞的可能性,方便水源转化的顺利运行,从而提高装置功能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高效纳离子交换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高效纳离子交换器的整体机构结构平面示意图。
[0017]图中:1、罐体;2、安装机构;201、筒体;202、离子交换树脂层;203、轴承;204、插槽;205、插管;206、盖板;207、仓盖;3、转动机构;301、箱体;302、电机;303、齿轮A;304、齿轮B;4、滤网;5、回转接头;6、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如图1

2所示,高效纳离子交换器,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安装机构2,所述安装机构2由筒体201、离子交换树脂层202、轴承203、插管205、盖板206和仓盖207组成,所述罐体1内固定安装有与筒体201相转动连接的轴承203,且轴承203有多组,所述筒体201内填充有用于转化的离子交换树脂层202,所述筒体201顶部表面开设有与插管205相插接的插槽204,所述插管205远离插槽204的一面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的盖板206,且盖板206与筒体201相法兰连接,所述罐体1顶部表面法兰连接有用于封堵的仓盖207。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还包括转动机构3,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转动机构3,所述转动机构3由箱体301、电机302、齿轮A303和齿轮B304组成,所述罐体1外侧壁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用于防护的箱体301,且箱体301与罐体1相连通,所述箱体301内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带动齿轮A303旋转的电机302,所述筒体201外周表面套设且固定安装有与齿轮A303相齿合连接的齿轮B304;通过转动机构3能有效的带动罐体1内部的筒体201进行旋转,从而减小进入筒体201内部的水源发生堵塞的可能性,方便水源转化的顺利运行,从而提高装置功能的多样性;所述罐体1底部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用于支撑的支腿6,且支腿6有多组;罐体1底部的多组支腿6便于对罐体1进行支撑。
[0021]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筒体201进料口与出料口内均可拆卸安装有用于拦截的滤网4;筒体201进料口与出料口内的滤网4能有效的对筒体201中的离子交换树脂层202进行
拦截,减小其与筒体201之间发生脱离的可能性;所述筒体201进料口与盖板206进料口之间和筒体201出料口与罐体1出料口之间均可拆卸连接有用于连通的回转接头5;罐体1内部的筒体201会转动,而回转接头5可以在输送水源的同时不会对筒体201的转动造成影响。
[0022]工作时,首先把需要转化的水源输送进罐体1内的筒体201中,然后筒体201内的离子交换树脂层202能有效的对水源进行转化,然后促使罐体1外周箱体301内的电机302通电运作,电机302运作带动齿轮A303旋转,齿轮A303旋转带动齿轮B304进行转动,然后齿轮B304会带动筒体201进行转动,然后罐体1内的轴承203便于对筒体201的旋转进行支撑,随后便于减小筒体201内部水源发生堆积从而造成堵塞的可能性,经过转化的水源可以通过回转接头5然后从罐体1的出料口排出,在对筒体201内的离子交换树脂层202长时间使用过后,可以先拆卸罐体1顶部的仓盖207,由于仓盖207与罐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纳离子交换器,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安装机构(2),所述安装机构(2)由筒体(201)、离子交换树脂层(202)、轴承(203)、插管(205)、盖板(206)和仓盖(207)组成,所述罐体(1)内固定安装有与筒体(201)相转动连接的轴承(203),且轴承(203)有多组,所述筒体(201)内填充有用于转化的离子交换树脂层(202),所述筒体(201)顶部表面开设有与插管(205)相插接的插槽(204),所述插管(205)远离插槽(204)的一面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的盖板(206),且盖板(206)与筒体(201)相法兰连接,所述罐体(1)顶部表面法兰连接有用于封堵的仓盖(2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纳离子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机构(3),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转动机构(3),所述转动机构(3)由箱体(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陆培秦胜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弗莱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