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4571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5
一种电动阀,包括阀芯部件,阀芯部件包括阀芯部,阀芯部包括阀芯套和阀针部,阀芯套具有阀芯腔,阀芯部具有通道,通道与阀针部所在的腔连通,通道在形成阀芯腔的壁具有第一口,阀芯部还包括过滤装置,过滤装置覆盖通道的第一口;通过设置通道和过滤装置,有利于提高电动阀的可靠性。动阀的可靠性。动阀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阀


[0001]本申请涉及流体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阀。

技术介绍

[0002]电动阀设置有平衡孔,以平衡阀腔和电动阀内部的腔,阀腔连通进口流道或出口流道,由于工作介质中的杂质可能通过平衡孔进入电动阀内部,导致电动阀存在卡死的可能,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电动阀,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阀,有利于提高电动阀的可靠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电动阀,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阀芯部件以及阀座部件,所述转子组件能够在所述定子组件的驱动下动作,所述转子组件能够带动所述阀芯部件相对所述阀座部件动作,所述阀芯部件包括阀芯部,所述阀芯部包括阀芯套和阀针部,所述阀芯套具有阀芯腔,所述阀芯部具有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阀针部所在的腔连通,所述通道在形成所述阀芯腔的壁具有第一口,所述阀芯部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覆盖所述通道的第一口。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电动阀包括阀芯部件,阀芯部件包括阀芯部,阀芯部包括阀芯套和阀针部,阀芯套具有阀芯腔,阀芯部具有通道,通道与阀针部所在的腔连通,通道在形成阀芯腔的壁具有第一口,阀芯部还包括过滤装置,过滤装置覆盖通道的第一口;通过设置通道和过滤装置,有利于提高电动阀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动阀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图1中电动阀沿A/>‑
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0]图4是图2中阀芯部件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5是图4中阀芯部件沿B

B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6是图2中垫片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7是图6中垫片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8是图2中过滤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0015]图9是阀芯部件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10是阀芯部件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11是阀芯部件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12是图11中垫片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13是阀芯部件的第五种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结合图1

图2,电动阀100的一种实施例中,电动阀100包括阀体1、线圈组件2以及阀部件3,本实施例中,阀部件3与阀体1组装,线圈组件2与阀体1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包括用螺钉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阀部件3可以与线圈组件2固定连接,阀部件3与阀体1通过销钉限位。线圈组件2包括定子组件21和注塑体22,注塑体22包覆至少部分定子组件21,本实施例中,线圈组件2还包括控制盒23、电控板24,控制盒23可以与注塑体22为一体结构,电控板24位于控制盒23内部,电控板24与定子组件21通过插针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线圈组件2可以不设置电控板23和控制盒24。阀部件3包括阀座部件31、转子组件32、阀芯部件33、螺母组件34以及套管35,套管35的下端部与阀座部件31连接,连接方式包括焊接,套筒35包括套筒内腔351,至少部分转子组件32、螺母组件34位于套筒内腔351,部分套管35位于转子组件32与定子组件21之间,螺母组件34固定于阀座部件31。阀座部件31包括阀座部311以及连接座312,本实施例中,阀座部311与连接座312分别成形再固定连接,沿电动阀100的高度方向,套管35的下端部与连接座312固定连接,阀座部311包括阀座3111,阀座3111具有阀口3112;在其他实施例中,阀座部311与连接座312可以一体成形。阀芯部件33包括阀芯部5和丝杆部332,丝杆部332靠下的一端与阀芯部5连接,丝杆部332靠上的一端与转子组件32固定连接。对定子组件21通入预定的电流,能够产生激励磁场,转子组件32能够在激励磁场中转动,转子组件32带动丝杆部332旋转,丝杆部332与螺母组件34螺纹配合,转子组件32带动阀芯部331相对阀座部件31动作,具体的,丝杆部332带动阀芯部5相对阀口3112轴向运动,调节阀口3112的流通面积。说明书中的上方和下方定义为沿电动阀的高度方向的上方和下方。
[0022]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阀体1包括第一流道11、第二流道12以及阀体腔13,部分阀座部件31位于阀体腔13,第一流道11作为进口通道,第二流道12作为出口通道,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以第二流道12作为进口通道,第一流道11作为出口通道。阀体腔13包括第一阀体腔131,本实施例中,至少部分阀座部311的侧壁大致呈圆筒状,沿电动阀的高度方向,阀座3111位于阀座部311的相对靠下位置。阀座部311包括阀座部内腔3113和流通孔3114,第一流道11与第一阀体腔131连通,第一阀体腔131通过流通孔3114与阀座部内腔3113连通,第二流道12可以通过阀口3112与阀座部内腔3113流通。本实施例中,电动阀10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41、第二密封件42,第一密封件41位于连接座312与阀体1之间,有利于减少工作介质通过连接座312与阀体1之间的间隙泄露到外部,第二密封件42位于阀座部311与阀体1之间,有利于减少工作介质从阀座部311与阀体1之间的间隙流过。本实施例中,阀体1为单独的阀块,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成形于阀体1,在其他实施例中,阀体也可以为换热器组件的一部分或者其他零部件的一部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管道作为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
[0023]结合图2

图8,本实施例中,阀芯部5包括阀芯套51和阀针部52,阀芯套51具有阀芯腔511,阀芯部5具有通道521,通道521与第一阀体腔131流通,第一阀体腔131通过通道521与阀芯腔511连通,通道521在形成阀芯腔511的壁具有第一口5213,阀芯部5还包括过滤装置59,过滤装置59覆盖通道521的第一口5213,过滤装置59具有网孔,可以过滤工作介质中的杂质。本实施例中,阀芯套51与阀针部52一体成形,至少部分通道521位于阀针部52,设置
通道521可以方便加工,有利于平衡第一阀体腔131与套筒内腔351之间的压力,同时增加过滤装置59,有利于过滤工作介质中的杂质,可以有利于提高电动阀的可靠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阀芯套51与阀针部52可以分开成形再连接,并配置为阀针部52可以相对阀芯套51运动,但不能脱离阀芯套51。形成阀芯腔511的壁包括底壁513;阀针部52包括锥部522、第一阀针部523和过渡部524,锥部522、第一阀针部523和过渡部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阀,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阀芯部件以及阀座部件,所述转子组件能够在所述定子组件的驱动下动作,所述转子组件能够带动所述阀芯部件相对所述阀座部件动作,所述阀芯部件包括阀芯部,所述阀芯部包括阀芯套和阀针部,所述阀芯套具有阀芯腔,所述阀芯部具有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阀针部所在的腔连通,所述通道在形成所述阀芯腔的壁具有第一口,所述阀芯部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覆盖所述通道的第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通道位于所述阀针部,所述第一口位于形成所述阀芯腔的底壁,所述阀芯部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位于所述阀芯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具有连通部,所述连通部自所述垫片的外周向中心凹陷或者为贯穿所述垫片的通孔;所述通道能够通过所述过滤装置的网孔、所述连通部与所述阀芯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相对所述第二侧部更靠近所述过滤装置,部分所述垫片与所述过滤装置抵接,所述垫片具有若干沟槽,所述沟槽位于所述第一侧部,所述沟槽自所述垫片的第一侧部向远离所述过滤装置的方向凹陷,所述沟槽在所述垫片的径向外周具有开口,所述通道通过所述过滤装置的网孔、所述沟槽、所述阀芯套与所述垫片之间的间隙与所述阀芯腔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相对所述第二侧部更靠近所述过滤装置,部分所述垫片与所述过滤装置抵接,所述垫片具有若干凸筋,所述凸筋位于所述第一侧部,所述凸筋自所述垫片的第一侧部向靠近所述过滤装置的方向凸起;所述通道能够通过所述过滤装置的网孔、所述凸筋之间的间隙、所述阀芯套与所述垫片之间的间隙与所述阀芯腔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部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