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化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454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化处理工艺,包括:厨余垃圾倒至入料口后,生物菌喷雾除臭装置喷洒生物除臭菌剂至厨余垃圾表面;通过破碎压榨固液分离系统对湿垃圾进行破碎、压榨、固液分离;与此同时厨余垃圾产生的废气经过光氧催化和活性炭吸附处理后达标排放,压榨分离的废渣储存、排放;压榨分离出的废水进入废水处理系统,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把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及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及其存储、排放等集成于一个箱体之中,一体化完成三废(废渣、废水、废气)处理,达标排放,其结构独成一体、简单紧凑,方便实用,运行过程安全、环保没有二次污染。有二次污染。有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化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化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垃圾分类主要分为有害垃圾、干垃圾、厨余(湿)垃圾即易腐垃圾、可回收物等四类,而垃圾分类直接导致厨余垃圾处理市场的出现,需求急剧爆发。全面实行垃圾分类,中段收运和末端处理设施的完善是基本,否则垃圾分类将失去意义,其中厨余(湿)垃圾处理是重中之重,所以厨余(湿)垃圾处理工艺和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处理好厨余(湿)垃圾可以大大提高垃圾减量率,减少后端处理能力不够的压力。
[0003]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按照“四分类”的要求分为:干垃圾、厨余(湿)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四类。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后,厨余(湿)垃圾中还混入少量的纸类、一次性塑料袋等杂物。
[0004]居民投放垃圾时,按照一家一户配置的垃圾桶投放,厨余(湿)垃圾多是用小型垃圾桶(120L)收集后,再投入到垃圾收集点的大型垃圾桶(240L)内,大垃圾桶由厨余(湿)垃圾专用运输车运送到垃圾处理站处理,对厨余(湿)垃圾进行处理前还需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过程有人工分选和机器分选两种。目前,国内大多采用机械筛分选和人工分选相结合的方法,分选效率低,工人操作环境差,影响进一步的资源化处理和利用。
[0005]厨余(湿)垃圾数量,根据社区(街道)管辖的规模不同,每天产生的厨余(湿)垃圾数量不同,每天产生量一般在0.5~3吨范围,由于厨余(湿)垃圾在居民小区就地处理选择位置难,所以需要远距离运输,给垃圾分类及厨余(湿)垃圾处理带来一定困扰。
[0006]现有的厨余(湿)垃圾处理技术,国内大多采用就近选择固定场地,就地安装处理设备或一体化处理机。由于厨余(湿)垃圾有机质高、含水率高,高温天气容易产生气味,污染环境,因此对厨余(湿)垃圾处理的要求主要是无害化、减量化及时处理,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现有的厨余(湿)垃圾处理工艺技术,多数采用就近选择固定场地,将湿垃圾用运输车转运到就近的固定场地(垃圾处理站点),就地安装处理设备或一体化处理机集中处理,产生的渗滤液另设系统处理,现有的厨余(湿)垃圾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居民小区厨余(湿)垃圾——转运到固定的垃圾处理站点——厨余(湿)垃圾处理设备处理(固液分离)——废渣发酵制有机肥料或混入其它(干)垃圾送垃圾焚烧厂焚烧处理——废水(污水)——外运污水处理站处理。
[0007]现有的厨余(湿)垃圾处理工艺的不足和缺陷在于:小型的厨余(湿)垃圾处理装置(日产生量10吨以下的)只进行破碎、压榨处理,产生的废水需另设系统就地处理或运输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存在处理工艺间歇分布,三废(废渣、废水、废气)不能同步处理,工艺不完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化处理
工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厨余垃圾的三废不能同步处理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化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0]步骤一、厨余垃圾倒至入料口后,生物菌喷雾除臭装置喷洒生物除臭菌剂至厨余垃圾表面;
[0011]步骤二、通过破碎压榨固液分离系统对湿垃圾进行破碎、压榨、固液分离;与此同时厨余垃圾产生的废气经过光氧催化和活性炭吸附处理后达标排放,压榨分离出的物料进入储料箱储存、排放。
[0012]步骤三、压榨分离出的废水进入废水处理系统,经过处理达标后储存、排放。
[0013]上述厨余垃圾一体化处理工艺通过厨余垃圾处理一体机实现厨余垃圾处理功能,所述厨余垃圾处理一体机包括:集装箱体、称重上料系统、废气除臭杀菌系统、破碎压榨固液分离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固液存储及排放出口系统、动力驱动控制系统等。
[0014]1、集装箱体:一般而言称重上料系统安装在集装箱体上,置于集装箱体之外;废气除臭杀菌系统、破碎压榨固液分离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固液存储及排放出口系统、动力驱动控制系统等集成置于集装箱体之内;集装箱体材料优选双相不锈钢新材料,但包括其它不锈钢、碳钢、铝合金等材料,其形状包括集装箱形状、波纹钢板拼装椭圆形马蹄形状、波纹钢管等形状,其结构根据厨余垃圾处理一体机的不同系列型号,量身定做,加工成不同规格的专用集装箱体,适应移动式、固定式等处理方式。
[0015]2、称重上料系统包括:电子秤和垃圾桶提升机,电子秤用于桶装湿垃圾计量称重并将数据传输,垃圾桶提升机将厨余(湿)垃圾提升至入料口,并与“生物菌喷雾除臭装置”联动等。称重上料系统安装在集装箱体上,置于集装箱体之外。一般而言,电子称选用长800
×
宽800
×
厚80的电子称,用于计量每天处理的湿垃圾量;垃圾桶提升机采用液压式专用标准垃圾桶(240L)提升机。
[0016]3、废气除臭杀菌系统包括:生物菌喷雾除臭装置、光解催化活性炭吸附装置、抽风机、出风口等,生物菌喷雾除臭装置置于入料口并与称重上料系统联动;光解催化活性炭吸附装置、抽风机、出风口等置于集装箱紧靠入料口处,光解催化活性炭吸附装置通过管道与入料口的吸风罩连接,光解催化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出风端安装有抽风机。除臭杀菌采用“生物菌喷雾除臭装置”和“光氧催化UV+活性炭吸附”两种处理工艺,对厨余(湿)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气体进行除臭杀菌处理,防止臭气危害人的健康、污染空气。该装置能有效遏止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使集装箱内空气循环顺畅清新。
[0017]4、破碎压榨固液分离系统包括:破碎装置、压榨固液分离装置等。厨余(湿)垃圾通过破碎装置破碎,破碎后的厨余(湿)垃圾直接进入压榨固液分离装置,经压榨脱水进行固液分离,压榨物料即废渣输送至储料仓存储,经废渣出口排出;压榨渗滤液即废水汇集到调节水箱,由管道泵输送到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废水达标排放;废气经过“生物菌喷雾除臭装置”和“光氧催化UV+活性炭吸附”处理两种工艺分别进行除臭杀菌处理,达到废气排放要求;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少了浮油污进入油污存储装置,不定期排放处理。
[0018]在本专利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配合污水处理装置,使一体机的运行更加流畅,压榨固液分离装置的筛筒,滚筒的筛孔孔径为1mm;为了实现充分的固液分离,筛筒的长度为1000mm,直径为300mm,但包括选择其它规格的筛筒。
[0019]5、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由气浮单元、厌氧处理单元、高级氧化及沉淀单元、污泥处理单元、智能控制系统单元组成,包括:调节水箱、厌氧水箱、好氧水箱、MBR膜水箱、除渣除油——气浮机、清水箱、污泥脱水及液位智能控制等装置。废水处理系统采用先进的二级缺氧好氧(A/O)处理工艺,适合厨余(湿)垃圾压榨废水的有机质高的特点。该废水处理系统以简单高效的A/O工艺为核心,充分发挥各类生物的活性,利用反硝化和内源反硝化原理实现废水的高效脱氮除碳,稳定提升废水的脱氮效率;采用高效简便的生化处理方法,不仅降低了废水的水力停留时间,而且在相同处理效率的情况下极大地减少了设备的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厨余垃圾倒至入料口后,生物菌喷雾除臭装置喷洒生物除臭菌剂至厨余垃圾表面;步骤二、通过破碎压榨固液分离系统对湿垃圾进行破碎、压榨、固液分离;与此同时厨余垃圾产生的废气经过光氧催化和活性炭吸附处理后达标排放,压榨分离出的物料进入储料箱储存、排放;步骤三、压榨分离出的废水进入废水处理系统,经过处理达标后储存、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厨余垃圾通过称重上料系统提升至入料口,倾倒厨余垃圾的同时启动生物菌喷雾除臭装置,生物菌喷雾除臭装置喷洒生物除臭菌剂至厨余垃圾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上料系统,所述称重上料系统包括电子称(1)、垃圾桶提升机(2),所述垃圾桶提升机(2)安装在轨道上,所述垃圾桶提升机(2)用于将垃圾桶提升至入料口(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杀菌系统包括光催化装置(32)和活性炭装置(33),所述光催化装置(32)用于废气光氧催化处理,所述活性炭装置(33)用于废气活性炭吸附。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菌喷雾除臭装置包括喷雾除臭启动开关(15)、喷雾除臭控制器(16)、喷雾除臭喷嘴(17),所述入料口(3)设置有喷雾除臭喷嘴(17),所述喷雾除臭喷嘴(17)与喷雾除臭控制器(16)的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树章王玉利刘伟杨奕颜观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青济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