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零排放回收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434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磷酸零排放回收处理系统,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底部连通有底部排管,所述底部排管上设置有开关阀门,所述外筒体的侧壁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设有氨水添加构件,所述外筒体的外壁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且显示屏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外筒体的内腔设置有处理构件,所述外筒体内腔的前后侧均连接有衔接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磷酸的零排放,并能够对处理后的磷酸废液实现资源化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可消除现有磷酸三废处理工艺中的弊端。消除现有磷酸三废处理工艺中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磷酸零排放回收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回收处理装置
,具体是磷酸零排放回收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生产污水及冷却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工业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例如电解盐工业废水中含有汞,重金属冶炼工业废水含铅、镉等各种金属,电镀工业废水中含氰化物和铬等各种重金属,石油炼制工业废水中含酚,农药制造工业废水中含各种农药等。由于工业废水中常含有多种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有很大危害,因此要开发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并根据废水中污染物成分和浓度,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进行处置后,才可排放。
[0003]当前对于工业废水中磷酸处理时通过反渗透膜处理磷酸中的磷酸铝的工艺仅回用磷酸10%,其余的磷酸铝溶液排放,降低槽夜的处理能力,而且造成极大浪费, 三废处理成本极高;采用树脂交换的方式进行回收,回收率虽然能够提高到50%(对磷酸回收),但是效率低、成本高。近几年回收方法采用反渗透膜+水解+压滤进行回收,回收率达到70%,30%排放,三废处理成本仍然高。高温水解后,磷酸溶液的磷酸铝含量较高,在压滤环节仍然含有磷酸,这容易导致反渗透膜容易堵塞,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磷酸零排放回收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磷酸零排放回收处理系统,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底部连通有底部排管,所述底部排管上设置有开关阀门,所述外筒体的侧壁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设有氨水添加构件,所述外筒体的外壁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且显示屏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外筒体的内腔设置有处理构件,所述外筒体内腔的前后侧均连接有衔接杆;所述氨水添加构件包括储存筒,所述储存筒的底部连通有下液管,所述下液管上分别设置有液体流量传感器与第二电磁阀,所述下液管的底端连通有第一水泵,且下液管与第一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导液管道,所述储存筒的底部均匀连接有多组固定腿。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处理构件包括处理筒,所述处理筒侧壁的下方均匀贯穿设置有多组通孔槽,且每组所述通孔槽的内腔均设置有反渗透膜,所述处理筒的外壁设置有外清理构件,所述处理筒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道,所述排液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处理筒的左右侧均连接有侧接板,两组所述侧接板的顶部均共同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防水电动推杆,所述第一防水电动推杆的底端设置有顶压板,所述顶压板的侧壁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腔胶黏固定有密封胶圈,两组所
述衔接杆远离外筒体内壁的一端均与处理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胶圈的外壁与处理筒的内壁活动贴合,所述处理筒上连通有废液进管,且废液进管远离处理筒的一端贯穿外筒体。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清理构件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出端以及输入端均连通有输水软管,所述底座板的底部设有第二防水电动推杆,所述第二防水电动推杆的底部连接有中空C型壳体,所述中空C型壳体的内壁与每组所述反渗透膜位置对应处均连通有多组清洗喷头,所述中空C型壳体上连通有注水管,且所述第二水泵输出端所连输水软管与注水管相连通,所述底座板固定连接于处理筒的外壁上。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液管道远离第一水泵的一端贯穿外筒体并与处理筒连通,多组所述固定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于承载板的顶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体流量传感器电性连接控制面板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防水电动推杆以及第二防水电动推杆均电性连接控制面板的输出端。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工艺为反渗透

水解

压滤

加氨水

反渗透,通过精准控制氨水用量的工艺,能够将磷酸溶液PH值准确的从2~3调至4.5~5(加氨水前,磷酸铝溶液的PH值为2~3),以降低溶液酸性,能使溶液中的铝含量下降90%,添加氨水后的混合溶液中形成有大量的AI(OH)3和NH4H2PO4,其中AI(OH)3形成沉淀通过反渗透从溶液中滤除,混合溶液中的NH4H2PO4通过反渗透膜输出,继而实现对AI(OH)3(氢氧化铝)和NH4H2PO4(磷酸二氢铵)的分离,回收利用其中通过反渗透膜的NH4H2PO4和AI(OH)3。
[0011]NH4H2PO4可再次被回用至化成箔生产工艺中,AI(OH)3形成下游产业链所需的化工原料产品,磷酸溶液在依次通过反渗透

水解

压滤

加氨水

反渗透环节后,实现磷酸95%

100%的回收利用率,将磷酸溶液中的绝大部分含铝物质转化为可销售的高纯氢氧化铝,变废为宝,最大限度地提高回磷酸的回用率,并最大限度地从磷酸溶液提取氢氧化铝。
[0012]本专利技术在磷酸铝溶中加氨水后的化学反应式:NH3
·
H2O+AIPO4

NH4H2PO4+AI(OH)3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磷酸零排放回收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磷酸零排放回收处理系统的结构俯视图。
[0015]图3为磷酸零排放回收处理系统中的处理构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磷酸零排放回收处理系统中的外清理构件与氨水添加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外筒体;2、控制面板;3、承载板;4、氨水添加构件;5、处理构件;6、底部排管;7、开关阀门;8、支撑腿;9、衔接杆;10、处理筒;11、反渗透膜;12、侧接板;13、支撑架;14、第一防水电动推杆;15、顶压板;16、密封胶圈;17、排液管道;18、第一电磁阀;19、外清理构件;20、储存筒;21、液体流量传感器;22、第二电磁阀;23、第一水泵;24、导液管道;25、底座板;26、第二水泵;27、输水软管;28、第二防水电动推杆;29、中空C型壳体;30、清洗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磷酸零排放回收处理系统,包括外筒体1,外筒体1的底部连通有底部排管6,底部排管6上设置有开关阀门7,外筒体1的侧壁连接有承载板3,承载板3的顶部设有氨水添加构件4,外筒体1的外壁设有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2上设置有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磷酸零排放回收处理系统,包括外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1)的底部连通有底部排管(6),所述底部排管(6)上设置有开关阀门(7),所述外筒体(1)的侧壁连接有承载板(3),所述承载板(3)的顶部设有氨水添加构件(4),所述外筒体(1)的外壁设有控制面板(2),所述控制面板(2)上设置有显示屏,且显示屏与控制面板(2)电性连接,所述外筒体(1)的内腔设置有处理构件(5),所述外筒体(1)内腔的前后侧均连接有衔接杆(9);所述氨水添加构件(4)包括储存筒(20),所述储存筒(20)的底部连通有下液管,所述下液管上分别设置有液体流量传感器(21)与第二电磁阀(22),所述下液管的底端连通有第一水泵(23),且下液管与第一水泵(23)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23)的输出端连通有导液管道(24),所述储存筒(20)的底部均匀连接有多组固定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零排放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构件(5)包括处理筒(10),所述处理筒(10)侧壁的下方均匀贯穿设置有多组通孔槽,且每组所述通孔槽的内腔均设置有反渗透膜(11),所述处理筒(10)的外壁设置有外清理构件(19),所述处理筒(10)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道(17),所述排液管道(17)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8),所述处理筒(10)的左右侧均连接有侧接板(12),两组所述侧接板(12)的顶部均共同连接有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内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防水电动推杆(14),所述第一防水电动推杆(14)的底端设置有顶压板(15),所述顶压板(15)的侧壁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军葛永超严连鑫孙静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荣泽铝箔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