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422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吸附分离设备,包括两组吸附分离模组、流体入口分配阀、流体出口单向阀、流体控制排放阀、反向解析管路和设有控制装置的电气柜,每组吸附分离模组包括第一管道、至少一根填料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并排对齐且平行设置,填料管道将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通,控制装置控制流体入口分配阀,使流体进入一组吸附分离模组并从流体出口单向阀流出,一组吸附分离模组的流体经反向解析管路进入另一组吸附分离模组,控制装置控制流体控制排放阀打开,该吸附分离模组内流体从流体控制排放阀流出。通过设置填料管道数量来实现控制吸附分离设备对流体的处理量,降低设备扩充处理量的成本。设备扩充处理量的成本。设备扩充处理量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附分离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吸附分离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吸附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吸附分离设备多数为双塔式,其体积大,占地面积大,导致无法集成安装在其它设备内部,而且,但需要处理的气量增加时,无法简单对其进行扩容以提高处理气量,导致需要增购新的吸附分离设备以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扩充处理量成本低的吸附分离设备。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吸附分离设备,包括两组吸附分离模组、电气柜和支脚,两组吸附分离模组设置在支脚顶部,电气柜固定在两组吸附分离模组的一侧,电气柜设有控制装置以及检测每组吸附分离模组的压力指示装置,两组吸附分离模组之间连接有流体入口分配阀、流体出口单向阀、流体控制排放阀和反向解析管路, 每组吸附分离模组包括第一管道、至少一根填料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并排对齐且平行设置,第二管道固定在支脚上,填料管道设置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填料管道一端和第一管道连通,填料管道另一端和第二管道连通, 控制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吸附分离设备,其特征是,包括两组吸附分离模组(1)、电气柜(2)和支脚(7),两组吸附分离模组(1)设置在支脚(7)顶部,电气柜(2)固定在两组吸附分离模组(1)的一侧,电气柜(2)设有控制装置(21)以及检测每组吸附分离模组(1)的压力指示装置(22),两组吸附分离模组(1)之间连接有流体入口分配阀(3)、流体出口单向阀(4)、流体控制排放阀(5)和反向解析管路(6), 每组吸附分离模组(1)包括第一管道(11)、至少一根填料管道(12)和第二管道(13),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3)并排对齐且平行设置,第二管道(13)固定在支脚(7)上,填料管道(12)设置在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3)之间,填料管道(12)一端和第一管道(11)连通,填料管道(12)另一端和第二管道(13)连通, 控制装置(21)控制流体入口分配阀(3),使流体进入一组吸附分离模组(1)并从流体出口单向阀(4)流出,一组吸附分离模组(1)的流体经反向解析管路(6)进入另一组吸附分离模组(1),控制装置(21)控制流体控制排放阀(5)打开,该吸附分离模组(1)内流体从流体控制排放阀(5)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分离设备,其特征是,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3)相向一侧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若干连接端口(10),填料管道(12)端部和对应的连接端口(1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分离设备,其特征是,未与填料管道(12)端部连接的连接端口(10)通过可拆卸的封板封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分离设备,其特征是,流体入口分配阀(3)两端分别固定在一组吸附分离模组(1)的第二管道(13)上,流体入口分配阀(3)的第一入口端(31)用于连接流体进入管道,流体入口分配阀(3)的两个第一出口端(32)各与一组吸附分离模组(1)的第二管道(13)连通,控制装置(21)控制流体入口分配阀(3)的一个第一出口端(32)与对应的第二管道(13)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分离设备,其特征是,流体出口单向阀(4)两端分别固定在一组吸附分离模组(1)的第一管道(11)上,流体出口单向阀(4)的两个第二入口端(41)各与一组吸附分离模组(1)的第一管道(11)连通,流体出口单向阀(4)的第二出口端(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彦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净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