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基坑边坡支护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407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基坑边坡支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基坑边坡支护装,包括多个护板,多个所述护板相互连接,每个所述护板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连接槽,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槽内装配有用于固定护板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由连接板以及插板组成,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卡设在第一连接槽内,所述插板的顶部与连接板的底部相互卡接,且所述插板的底部插设在边坡泥土中,通过多个护板与连接组件的配合使用,无需使用钢筋混凝土,就能实现对基坑边坡的支护目的,有效的降低了对基坑边坡的支护成本,同时操作简单便捷,有效的提高了基坑边坡支护的作业效率。支护的作业效率。支护的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基坑边坡支护装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边坡支护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基坑边坡支护装。

技术介绍

[0002]基坑边坡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目前对基坑支护的形式大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挡土墙,通过对基坑的边坡浇筑混凝土,以对基坑的侧壁进行支撑,避免基坑侧壁上的泥土掉落影响后续的工程施工。
[0003]对此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6787143U,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基坑边坡支护装置,属于建筑工程
,包括边坡和护网,所述边坡呈阶梯状,所述边坡的台阶包括凸出台阶和凹陷台阶,所述凸出台阶和凹陷台阶交底设置,所述凸出台阶拐角处设置有用于固定护网的第一固定板,所述凹陷台阶的拐角处设置有用于固定护网的第二固定板。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在边坡的各个台阶的拐角处,对护网进行固定,从而避免护网与边坡之间存在间隙,导致石块从护网与边坡的间隙中脱落。
[0004]然而在使用上述装置时,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基坑边坡支护属于临时工程,需要考虑到施工的便捷性以及性价比的问题,在使用上述支护方式时,虽然能够满足其支撑基坑边坡的要求,但是上述装置工程造价明显较高,即使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支护方式,其支护成本显然不低,使得对基坑边坡的支护成本较大,同时对基坑边坡的支护作业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基坑边坡支护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对基坑边坡的支护成本较大以及对基坑边坡支护的施工时间较长,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基坑边坡支护装,包括多个护板,多个所述护板相互连接,每个所述护板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连接槽,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槽内装配有用于固定护板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由连接板以及插板组成,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卡设在第一连接槽内,所述插板的顶部与连接板的底部相互卡接,且所述插板的底部插设在边坡泥土中。
[0007]优选地,所述连接板及插板的截面皆呈十字形,且所述插板的底部外周向内收拢。
[0008]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插接有连接块,且所述连接块的端部与第一连接槽的槽底相抵,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板,所述插板的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固定板插接在插槽内,且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衔接孔,所述插板的表面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插接有衔接块,且衔接块的端部贯穿衔接孔。
[0009]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有连接柱,所述插板的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孔,所述连接柱插接在圆孔中。
[0010]优选地,所述护板的中部开设有十字槽,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槽构成的槽口形状与十字槽的形状相同。
[0011]优选地,所述护板的四角皆开设有第二连接槽,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构成的槽口形状与第一连接槽的形状相同。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多个护板与连接组件的配合使用,就能实现对基坑边坡的支护目的,有效的降低了对基坑边坡的支护成本。
[0014](2)、通过将多块护板贴靠在基坑边坡上,并使用连接板与插板将护板与边坡固定住,区别于传统的浇筑混凝土的支护方式,该建筑工程基坑边坡支护装的支护方式简单便捷,安装效率高,有效的提高了基坑边坡支护的作业效率,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安装到基坑边坡上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图4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护板;11、十字槽;12、第一连接槽;13、第二连接槽;2、连接组件;21、连接板;211、连接孔;212、连接块;213、固定板;214、衔接孔;215、连接柱;22、插板;221、插槽;222、插孔;223、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5,一种建筑工程基坑边坡支护装,包括多个护板1,多个护板1相互连接,且多个护板1的表面皆与基坑边坡相抵,每个护板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连接槽12,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槽12内装配有用于固定护板1的连接组件2,连接组件2由连接板21以及插板22组成,连接板21的顶部卡设在第一连接槽12内,插板22的顶部与连接板21的底部相互卡接,且插板22的底部插设在边坡泥土中,如图3所示,区别于传统的对基坑边坡浇筑混凝土的支护方式,其不仅支护成本高,施工效率还低下,本装置通过将多块护板1贴靠在基坑边坡上,并使用连接板21与插板22将护板1与边坡固定在一起,从而实现对边坡的支护目的,不仅有效的降低了基坑边坡的支护成本,还能够提高对基坑边坡支护的作业效率,实用性强。
[0023]具体的,连接板21及插板22的截面皆呈十字形,且插板22的底部外周向内收拢,如图2所示,采用十字形的结构,能够增大连接板21和插板22与泥土的接触面积,使得连接组件2不易从泥土中松动,同时插板22的底部外周向内收拢,有利于将插板22插入泥土中。
[0024]如图4和5所示,为了提高护板1、连接板21以及插板22之间相互连接的稳定性,故
在连接板21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孔211,连接孔211内插接有连接块212,且连接块212的端部与第一连接槽12的槽底相抵,连接板21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板213,插板22的顶部开设有插槽221,固定板213插接在插槽221内,且固定板213的表面开设有衔接孔214,插板22的表面开设有插孔222,插孔222内插接有衔接块,且衔接块的端部贯穿衔接孔214。
[0025]在将连接板21和插板22连接在一起并插入泥土中后,再通过使用锤子锤击连接板21的顶部,使连接板21和插板22能够完全伸入泥土中,以让护板1与基坑边坡紧密接触,在此锤击过程中,为了提高连接板21与插板22移动时的稳定性,避免连接板21与插板22发生错位,故在连接板21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有连接柱215,插板22的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孔223,连接柱215插接在圆孔223中。
[0026]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护板1在基坑边坡上的稳定性,故在护板1的中部开设有十字槽11,且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槽12构成的槽口形状与十字槽11的形状相同,即通过使用连接板21和插板22穿过十字槽11,进一步加强护板1与基坑边坡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基坑边坡支护装,包括多个护板(1),多个所述护板(1)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护板(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连接槽(12),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槽(12)内装配有用于固定护板(1)的连接组件(2),所述连接组件(2)由连接板(21)以及插板(22)组成,所述连接板(21)的顶部卡设在第一连接槽(12)内,所述插板(22)的顶部与连接板(21)的底部相互卡接,且所述插板(22)的底部插设在边坡泥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基坑边坡支护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1)及插板(22)的截面皆呈十字形,且所述插板(22)的底部外周向内收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基坑边坡支护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1)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孔(211),所述连接孔(211)内插接有连接块(212),且所述连接块(212)的端部与第一连接槽(12)的槽底相抵,所述连接板(21)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板(213),所述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国文李杰刚邸凯强王蒙赵玉海刘学涛潘岗陈铭慧侯永革杨裕金路孙忠泽杨悦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中地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