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用支重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48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用支重轮,涉及支重轮技术领域。包括主轴,所述主轴表面设置有轮体,主轴两端还设置有外盖,外盖两侧设置有支重轮连接件,轮体中部开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内壁活动连接有螺塞,其中,主轴两端表面还固定连接有承重轴承,轮体两端外壁固定连接于承重轴承外壁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螺塞和内螺纹的设置,该支重轮通过在轮体外部设置螺塞以保证支重轮内部的密封性,而轮体的结构设计使得轮体的内部能够与主轴紧密贴合,提高承重效果,并且内螺纹的设置可以使得当轮体转动时,将从螺塞处注入的润滑油带到两端的承重轴承处,既方便相支重轮内部添加润滑油,也便于将润滑油均匀的推入主轴表面及两端。便于将润滑油均匀的推入主轴表面及两端。便于将润滑油均匀的推入主轴表面及两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用支重轮


[0001]本技术涉及支重轮
,具体为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用支重轮。

技术介绍

[0002]支重轮用来支撑拖拉机的重量,同时在履带的导轨(轨链节)或履带板面上滚动,它还用来限制履带,防止横向滑脱,当拖拉机转向时支重轮迫使履带在地面上滑移。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4296197U的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用支重轮公开了左轴座、右轴座之间且轮轴外侧设置有轮体,轮体的两端与轮轴之间均设置有衬套,轮体的两端与左轴座、右轴座之间均设置有浮动油封,轮体上设置有与轮轴同轴的踏面,本技术实现了有效地减少浮动油封漏油故障,大大提升使用寿命,同时较小的轴向摩擦也可减小轮体转动阻力,使支重轮转动更加灵活,可靠耐用的功能,上述专利的支重轮通过轮轴,左轴座、右轴座以及密封圈形成密闭的空间并在内部注入润滑油,这种润滑方式在内部润滑油损耗之后难以重新注入润滑油,而密封圈若可以取下有难以保证内部的密封,影响支重轮的使用寿命,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用支重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用支重轮,包括主轴,所述主轴表面设置有轮体,主轴两端还设置有外盖,外盖两侧设置有支重轮连接件,轮体中部开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内壁活动连接有螺塞,其中,主轴两端表面还固定连接有承重轴承,轮体两端外壁固定连接于承重轴承外壁表面。
[0006]优选的,所述支重轮连接件包括两个固定连接于外盖两端的螺套,螺套内壁螺接有螺栓杆,螺栓杆为内六角螺栓杆,螺栓杆底端凹陷处设置有橡胶塞。
[0007]优选的,所述轮体内壁设置有两处内螺纹,两处内螺纹分别设置于螺塞两侧,两处内螺纹均从螺塞处延伸至两端的承重轴承一侧。
[0008]优选的,所述主轴两端直径与承重轴承外壁直径一致,轮体中部凹陷且中部内壁贴合于主轴中部表面,轮体两端内壁直径与承重轴承外壁直径相适配。
[0009]优选的,所述轮体的壁厚不小于30mm,且轮体两端直径小于轮体3中部直径。
[0010]优选的,所述轮体1中部表面设置有一条限位用凸棱,其中,轮体3上的螺纹孔设置于凸棱处。
[0011]优选的,所述轮体3中部凹陷处与轮体3两端之间的径深不小于50mm。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履带式工程机械用支重轮通过螺塞和内螺纹的设置,该支重轮通过在轮体外部设置螺塞以保证支重轮内部的密封性,而轮体的结构设计使得轮体的内部能够与主轴紧密贴合,提高承重效果,并且内螺纹的设置可以使得当轮体转动时,将从螺塞处注入的润滑油
带到两端的承重轴承处,既方便相支重轮内部添加润滑油,也便于将润滑油均匀的推入主轴表面及两端,实用性强,适合推广。
[0014]同时,该履带式工程机械用支重轮两端的螺栓杆为内六角螺栓杆,且通过橡胶塞将底部六角凹陷处填充住,通过这种方式,即便该支重轮在长时间的使用过后,表面粘有大量的淤泥,也可以通过将橡胶塞取出再进行支重轮的拆卸,相较于传统的外六角螺栓,这种方式能够便于支重轮的拆卸和安装。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底部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轮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主轴;2、外盖;3、轮体;4、螺塞;5、螺套;6、螺栓杆;7、承重轴承;8、内螺纹;9、橡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0023]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用支重轮,包括主轴1,主轴1表面设置有轮体3,主轴1两端还设置有外盖2,外盖2两侧设置有支重轮连接件,轮体3中部开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内壁活动连接有螺塞4,其中,主轴1两端表面还固定连接有承重轴承7,轮体3两端外壁固定连接于承重轴承7外壁表面,支重轮通过在轮体3外部设置螺塞4以保证支重轮内部的密封性,而轮体3的结构设计使得轮体3的内部能够与主轴1紧密贴合,提高承重效果,并且内螺纹8的设置可以使得当轮体3转动时,将从螺塞4处注入的润滑油带到两端的承重轴承7处,既方便相支重轮内部添加润滑油,也便于将润滑油均匀的推入主轴1表面及两端。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为保证该实施例的顺利实施,需要了解的是,支重轮连接件包括
两个固定连接于外盖2两端的螺套5,螺套5内壁螺接有螺栓杆6,螺栓杆6为内六角螺栓杆6,螺栓杆6底端凹陷处设置有橡胶塞9,支重轮在安装后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可能长期在泥泞路面作业,导致支重轮的表面包括有一层淤泥,在拆卸支重轮时需要将制动轮表面清理干净,并且由于泥沙的包括,在拧动螺栓时摩擦小,不易操作,通过橡胶塞9将底部六角凹陷处填充住,通过这种方式,即便该支重轮在长时间的使用过后,表面粘有大量的淤泥,也可以通过将橡胶塞9取出再进行支重轮的拆卸,相较于传统的拆卸方式,该方式更加简单。
[0026]如图1至图4所示,为保证该方案为最佳的优选方案,需要了解的是,轮体3内壁设置有两处内螺纹8,两处内螺纹8分别设置于螺塞4两侧,两处内螺纹8均从螺塞4处延伸至两端的承重轴承7一侧,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该支重轮能够通过螺塞4处添加润滑油,并且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能够确保内部的密封性,而该轮体3内部内螺纹8的结构能够使得该支重轮在添加润滑油之后在内螺纹8的作用下将润滑油向两侧推送,而该内螺纹8为开设于轮体3内壁的螺纹槽。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更进一步的,主轴1两端直径与承重轴承7外壁直径一致,轮体3中部凹陷且中部内壁贴合于主轴1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用支重轮,包括主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表面设置有轮体(3),主轴(1)两端还设置有外盖(2),外盖(2)两侧设置有支重轮连接件,轮体(3)中部开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内壁活动连接有螺塞(4),其中,主轴(1)两端表面还固定连接有承重轴承(7),轮体(3)两端外壁固定连接于承重轴承(7)外壁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用支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重轮连接件包括两个固定连接于外盖(2)两端的螺套(5),螺套(5)内壁螺接有螺栓杆(6),螺栓杆(6)为内六角螺栓杆(6),螺栓杆(6)底端凹陷处设置有橡胶塞(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用支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3)内壁设置有两处内螺纹(8),两处内螺纹(8)分别设置于螺塞(4)两侧,两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元赞杨春锦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华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