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车及其可折叠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39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健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健身车及其可折叠车架。一种可折叠车架,包括具有前脚管的车架主体,以及铰接于车架主体后端部上的后脚管;所述后脚管能够沿其铰接端相对于车架主体在收纳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前后转动;处于支撑状态时,后脚管向后下方倾斜支撑于车架主体的后侧,车架主体在铰接端后侧设置有挡板支顶在所述后脚管的上端;处于收纳状态时,后脚管与前脚管基本平行,且后脚管的下端面与所述前脚管的下端面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该可折叠车架实现了车架在收纳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转动调节,保证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减少了收纳状态的体积。减少了收纳状态的体积。减少了收纳状态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健身车及其可折叠车架


[0001]本技术涉及健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健身车及其可折叠车架。

技术介绍

[0002]健身车在运动科学领域叫做“功率自行车”,可以调整运动时的强度(功率),起到健身的效果,所以人们把它称为健身车。健身车属于典型的模拟户外运动的有氧健身器材(相对于无氧健身器材),亦被称为心肺训练器材,能改善人体的体质,当然伴随的还有脂肪的消耗,而长时间的消耗脂肪就会出现减重减肥的效果,非常受年轻人的喜爱。
[0003]现有健身车可参考公告号为“CN216092080U”的中国技术专利文本中记载的一种紧凑型健身车,包括主支架,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的驱动盘和飞轮,所述驱动盘与飞轮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驱动盘的转动轴线延伸方向为基准,所述驱动盘与所述飞轮具有部分相错的区域。所述主支架包括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驱动盘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脚上,所述飞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的上端相连接形成倒V型结构,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二支脚上设置有横档,所述飞轮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档上。通过以上设置,使本技术提出的健身车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使整体的体积较为紧凑。
[0004]上述在先专利所代表的现有健身车为了减少占用空间,尽量使机型做的更为紧凑。但一味追求紧凑会影响健身使用体验,而因其无法折叠,故在不使用状态下仍然需要占用较大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车架,该可折叠车架实现了车架在收纳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转动调节,保证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减少了收纳状态的体积。
[0006]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前脚管的车架主体,以及铰接于车架主体后端部上的后脚管;所述后脚管能够沿其铰接端相对于车架主体在收纳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前后转动;处于支撑状态时,后脚管向后下方倾斜支撑于车架主体的后侧,车架主体在铰接端后侧设置有挡板支顶在所述后脚管的上端;处于收纳状态时,后脚管与前脚管基本平行,且后脚管的下端面与所述前脚管的下端面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
[0008]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可折叠车架,该可折叠车架后脚管前端部铰接在车架主体的后端,并基于铰接相连能够实现在收纳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
[0009]在支撑状态时,车架主体及其上的健身者重力一部分向下传递到后脚管上,因后脚管向后下方倾斜支撑于车架主体的后侧,故该部分重力会驱使后脚管撑开,即处于支撑状态。并且,车架主体在铰接端后侧设置有挡板,挡板支顶在所述后脚管的上端,用于限定
后脚管的最大撑开角度。
[0010]在收纳状态时,后脚管的下端面与所述前脚管的下端面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可用于同时支撑于底面上,实现收纳状态下的放置。并且,因后脚管与前脚管基本平行,可尽量减少折叠后的尺寸,且健身车的重力不会产生将后脚管向后撑开的分力。
[0011]基于上述结构,该可折叠车架实现了车架在收纳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转动调节,保证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减少了收纳状态的体积。
[0012]作为优选,所述车架主体与后脚管之间还通过拉簧相连接,或者是后脚管与车架主体的铰接端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拉簧或扭簧的弹力驱使所述后脚管沿其铰接端翻转至收纳状态。该技术方案基于拉簧或扭簧的弹力,一方面可保证在收纳状态且未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可该弹力能够使车架维持在收纳状态,另一方面,在需要由支撑状态调节到收纳状态时,仅需将车架后端抬起,基于拉簧或扭簧的弹力即可实现车架的收拢。
[0013]在具体方案中,所述铰接端前侧的车架主体下端部上设置有前拉簧座,铰接端后侧的后脚管下端部上设置有后拉簧座;所述拉簧的前后两端部分别连接在前拉簧座和后拉簧座上。
[0014]作为优选,所述铰接端后侧的后脚管上还设置有橡胶挡片;所述后脚管处于支撑状态和收纳状态时,橡胶挡片始终位于所述挡板后侧。如上所述,在支撑状态时,挡板支顶在所述后脚管的上端。此处为了避免在调节过程中,异物伸入后脚管与挡板之间影响折叠或手指伸入照成夹伤,故此方案中设置橡胶挡片,用于遮挡异物或手指伸入,确保安全和正常使用。
[0015]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橡胶挡片呈开口朝前的圆弧形,挡板处于橡胶挡片的弧形开口内。圆弧形的橡胶挡片在起到遮挡作用的情况下,为后脚管转动时,挡板相对后脚管运动提供了避让空间,避免挡板与橡胶挡片产生干涉。
[0016]作为优选,所述车架主体包括连接于前脚管后侧的连接梁,连接梁的后端下方两侧板之间构建形成有铰接槽,后脚管铰接在连接梁后端部的铰接槽内。
[0017]作为优选,所述车架主体和后脚管上设有定位组件,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后脚管管壁上的两个定位孔,以及设置在车架主体上的弹簧珠组件;所述后脚管处于支撑状态或收纳状态时,弹簧珠组件分别定位在两个定位孔内;所述车架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内部铰接槽相通的螺纹孔,弹簧珠组件拧紧在螺纹孔内,且其弹性端伸入所述铰接槽内。此方案基于定位组件,一方面可以提示用户车架折叠或者回收到位,在折叠或展开过程中给予用户反馈;另外,当定位组件的定位强度足够的情况下,还可将后脚管锁定在收纳状态和支撑状态,必须外力施加到一定强度实现解锁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后脚管的调节。
[0018]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梁和后脚管上设置有相对应的轴孔,轴孔内穿设有销轴组件;销轴组件包括穿设于轴孔上的轴套,以及穿设于轴套内的销轴。基于销轴组件穿过轴孔,实现后脚管与连接梁的相互铰接。
[0019]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梁的后端部在铰接槽上方向后折弯构建形成所述挡板;挡板与连接梁后端部之间还设置有加强块。此方案通过折弯来构建挡板,方便构建挡板且挡板强度更高。
[0020]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身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可折叠车架。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的可折叠车架展开状态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的可折叠车架折叠状态示意图。
[0023]图3为可折叠车架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前脚管(11)的车架主体(1),以及铰接于车架主体(1)后端部上的后脚管(12);所述后脚管(12)能够沿其铰接端相对于车架主体(1)在收纳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前后转动;处于支撑状态时,后脚管(12)向后下方倾斜支撑于车架主体(1)的后侧,车架主体(1)在铰接端后侧设置有挡板(2)支顶在所述后脚管(12)的上端;处于收纳状态时,后脚管(12)与前脚管(11)基本平行,且后脚管(12)的下端面与所述前脚管(11)的下端面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1)与后脚管(12)之间还通过拉簧(5)相连接,或者是后脚管(12)与车架主体(1)的铰接端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拉簧(5)或扭簧的弹力驱使所述后脚管(12)沿其铰接端翻转至收纳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端前侧的车架主体(1)下端部上设置有前拉簧座(51),铰接端后侧的后脚管(12)下端部上设置有后拉簧座(52);所述拉簧(5)的前后两端部分别连接在前拉簧座(51)和后拉簧座(52)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端后侧的后脚管(12)上还设置有橡胶挡片(6);所述后脚管(12)处于支撑状态和收纳状态时,橡胶挡片(6)始终位于所述挡板(2)后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挡片(6)呈开口朝前的圆弧形,挡板(2)处于橡胶挡片(6)的弧形开口内。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波罗鲁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力玄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