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自动通风机风向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338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井自动通风机风向切换装置,包括供风管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和供风管一端连通,且连接管为Y型,所述连接管一侧两端均水平安装有连通管,且两个连通管均和连接管内部连通,两个所述连通管内部均安装有风机,且两个连通管内部均滑动有闸板,两个所述闸板均竖直设置,且两个连通管顶部均开设有和闸板相适配的槽口,两个所述闸板顶部均穿过槽口,且两个连通管上设有用于同步移动两个闸板的同步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齿条和齿轮的设置,可使两个闸板同步移动,实现一个闸板逐渐关闭的同时,另一个闸板逐渐开启,保证了矿井内部的空气流通。了矿井内部的空气流通。了矿井内部的空气流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井自动通风机风向切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矿井风向切换
,尤其涉及一种矿井自动通风机风向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矿井通风系统承担着从井下排出有毒气体、提供新鲜空气的重要任务。作为通风主要动力的提供者,主通风机素有“矿井肺腑”之称,其设备的性能和工作效率与矿井瓦斯含量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主通风机造成的“通风失稳”若得不到及时处理,会引发瓦斯积聚、超限,甚至瓦斯爆炸事故,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必须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保证主要通风机连续运转,其中1套作备用,备用通风机必须能在10min内开动,装有主通风机的出风井口应当安装防爆门,防爆门每6个月检查维修1次,至少每月检查1次主要通风机,且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每季度应当至少检查1次反风设施。”因此,需要对运行和备用的主通风机进行切换运行状态检查,目前我国大部分矿井主通风道中只有垂直风门,主通风机切换过程中需先关闭运行中的主通风机,然后关闭运行主通风机垂直风门,再打开备用主通风机风门,最后运转备用主通风机,此过程中,上述四步必须依次执行到位,主通风机间切换时间长,存在垂直风门关闭不严漏风风险。在此期间,难以保证主通风机在切换期间通风的持续供应,从而导致矿井短时间内通风能力不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和作业工人的人身安全。
[0003]在煤矿井下,瓦斯积聚和瓦斯超限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而矿井不定期的切换主通风机运行状态,可能会带来瓦斯积聚和瓦斯超限等安全的巨大挑战,过长的切换时间是一般高瓦斯矿井所不能承受的。与“主通风机的故障停机和运行异常”造成煤矿通风系统源头失稳而引发的瓦斯超限事故的重要原因相比,主通风机间的切换,暂时停风造成的瓦斯超限事故更为常见。原有系统存在如下问题:
[0004]1、主通风机按照传统的“停机切换”操作方式。主通风机切换停风时间一般在5

8分钟,容易引发瓦斯超限等事故,直接威胁煤矿的生产安全;
[0005]2、当主通风机运行中出现故障或需检查时,通风机的切换由现场人员手动操作执行,在主通风机非计划停机后,无法迅速做出判断,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复杂的操作方式,对风门位置、主通风机启动状态需要人工确认,人工需在风门操作处和通风机机房主两处判断,且两处相距较远,人工确认存在误判风险,这样就增加了备用通风机的启动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矿井自动通风机风向切换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矿井自动通风机风向切换装置,包括供风管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和供风管
一端连通,且连接管为Y型,所述连接管一侧两端均水平安装有连通管,且两个连通管均和连接管内部连通,两个所述连通管内部均安装有风机,且两个连通管内部均滑动有闸板,两个所述闸板均竖直设置,且两个连通管顶部均开设有和闸板相适配的槽口,两个所述闸板顶部均穿过槽口,且两个连通管上设有用于同步移动两个闸板的同步移动机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同步移动机构包括齿条和齿轮,且齿条有两个并中心对称设置,两个所述齿条均滑动于两个连通管之间,且每个连通管上均设有用于限位闸板的第一限位机构,每个所述连通管侧面均设有用于限位齿条的第二限位机构。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齿轮转动于两个齿条之间,且齿轮与两个齿条相互啮合,所述齿轮位于两个连通管之间,且两个齿条远离的侧面均固定有第二L型板,两个所述第二L型板另外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闸板顶部。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连通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一侧水平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安装于齿轮一侧中心处。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第一滑道,且第一滑道竖直安装于连通管顶部,所述第一滑道内部滑动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一侧固定有第一L型板,所述第一L型板另一端安装于闸板顶部中心处。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第二滑道,且第二滑道竖直安装于连通管一侧,所述齿条一侧水平固定连接有滑柱,且滑柱另一端滑动于第二滑道内部。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1.一种矿井自动通风机风向切换装置,通过齿条和齿轮的设置,可使两个闸板同步移动,实现一个闸板逐渐关闭的同时,另一个闸板逐渐开启,保证了矿井内部的空气流通,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会带动两个齿条移动,两个齿条移动会带动两个第二L型板移动,两个第二L型板移动会带动两个闸板移动,从而可完成对风向的切换,并且切换无需人工手动切换,操作方便快捷,进而提高了该设备的使用效果。
[0016]2.一种矿井自动通风机风向切换装置,通过第一滑道、第一滑块和第一L型板的设置,保证了闸板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第二滑道和滑柱的设置,保证了两个齿条在移动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闸板在启闭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矿井自动通风机风向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矿井自动通风机风向切换装置的供风管剖视图;
[0019]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矿井自动通风机风向切换装置的连通管剖视图;
[0020]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矿井自动通风机风向切换装置的闸板移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供风管;2、连接管;3、连通管;4、风机;5、闸板;6、齿轮;7、第一滑道;8、齿条;9、第二L型板;10、第一L型板;11、第一滑块;12、第二滑道;13、滑柱;14、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0023]参照图1

4,一种矿井自动通风机风向切换装置,包括供风管1和连接管2,连接管2和供风管1一端连通,且连接管2为Y型,连接管2一侧两端均水平安装有连通管3,且两个连通管3均和连接管2内部连通,两个连通管3内部均安装有风机4,且两个连通管3内部均滑动有闸板5,两个闸板5均竖直设置,且两个连通管3顶部均开设有和闸板5相适配的槽口,两个闸板5顶部均穿过槽口,且两个连通管3上设有用于同步移动两个闸板5的同步移动机构,通过该设备的设置,提高了切换风向的效率。
[0024]参照图2和图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同步移动机构包括齿条8和齿轮6,且齿条8有两个并中心对称设置,两个齿条8均滑动于两个连通管3之间,且每个连通管3上均设有用于限位闸板5的第一限位机构,每个连通管3侧面均设有用于限位齿条8的第二限位机构,齿轮6转动于两个齿条8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井自动通风机风向切换装置,包括供风管(1)和连接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和供风管(1)一端连通,且连接管(2)为Y型,所述连接管(2)一侧两端均水平安装有连通管(3),且两个连通管(3)均和连接管(2)内部连通,两个所述连通管(3)内部均安装有风机(4),且两个连通管(3)内部均滑动有闸板(5),两个所述闸板(5)均竖直设置,且两个连通管(3)顶部均开设有和闸板(5)相适配的槽口,两个所述闸板(5)顶部均穿过槽口,且两个连通管(3)上设有用于同步移动两个闸板(5)的同步移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自动通风机风向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移动机构包括齿条(8)和齿轮(6),且齿条(8)有两个并中心对称设置,两个所述齿条(8)均滑动于两个连通管(3)之间,且每个连通管(3)上均设有用于限位闸板(5)的第一限位机构,每个所述连通管(3)侧面均设有用于限位齿条(8)的第二限位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井自动通风机风向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6)转动于两个齿条(8)之间,且齿轮(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新兴赵前诗马伟张存文周钰杰貟彦章李万花陈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