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撑反筒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311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内撑反筒夹,属于筒夹领域,内撑反筒夹,包括待加工工件与顶心本体,两个所述顶心本体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磨床连接,所述待加工工件两端的敞口均插入安装有夹持膨胀筒,两个所述夹持膨胀筒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开设有通口,所述夹持膨胀筒的内部插入安装有固定塞,两个所述固定塞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开设有顶心孔,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垫片,所述螺纹杆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两个所述顶心本体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顶入至两个螺纹杆一端的顶心孔内部,它可以实现快速装夹,并且可以提升同心度,该筒夹用于内外圆同心同轴度高的零件加工,从而有效的提升了零件加工的质量。从而有效的提升了零件加工的质量。从而有效的提升了零件加工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撑反筒夹


[0001]本技术涉及筒夹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内撑反筒夹。

技术介绍

[0002]筒夹是一种夹持刀具或工件的锁紧装置,通常用在外圆磨床或数控车床以及普通车床应用。
[0003]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现有的筒夹使用时,一般内孔加工工艺较为复杂,必须先对加工的零件进行装夹,装夹内孔不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堵上孔再重新打中心孔,或塞入杆件作为夹持用,这样精度差,且不具有便捷快速精度高的装夹性,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内撑反筒夹,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内撑反筒夹,它可以实现快速便捷装夹,并且可以提升装夹时的精准度,该筒夹用于内外圆同心同轴度高的零件加工,从而有效的提升了零件加工的质量。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内撑反筒夹,包括待加工工件与顶心本体,两个所述顶心本体相互远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撑反筒夹,包括待加工工件(1)与顶心本体(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顶心本体(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磨床连接,所述待加工工件(1)两端的敞口均插入安装有夹持膨胀筒(3),两个所述夹持膨胀筒(3)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开设有通口(4),所述夹持膨胀筒(3)的内部插入安装有固定塞(5),两个所述固定塞(5)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一端开设有顶心孔(7),所述螺纹杆(6)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垫片(8),所述螺纹杆(6)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9),两个所述顶心本体(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顶入至两个螺纹杆(6)一端的顶心孔(7)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反筒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心本体(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顶心本体(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为锥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乃鹏
申请(专利权)人:禾锐材料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