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应每个捕纱筒的自动上头慢拉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21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应每个捕纱筒的自动上头慢拉机构,所属拉丝机技术领域,包括拉丝机机架,所述的拉丝机机架上设有机头,所述的机头侧下方设有与拉丝机机架相螺栓连接固定的慢拉导纱组件,所述的机头上设有若干与慢拉导纱组件相对应且与机头相套接的捕纱筒。具有结构紧凑、运行稳定性好和使用效率高的特点。解决了上丝环集中上头会产生废纱需要人工切割的问题。使得拉丝工艺更简单运营成本更低,且能有效实现在捕纱筒上自动上头工作及机械手取筒卸筒等自动化工作,无需人工配合切割上头纱和分离纱团间粘连的头未纱切割,并适用所有拉丝机。所有拉丝机。所有拉丝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应每个捕纱筒的自动上头慢拉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拉丝机
,具体涉及一种对应每个捕纱筒的自动上头慢拉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玻璃纤维拉丝生产过程中,必不可缺的设备就是玻璃纤维拉丝机,玻璃纤维拉丝机是一种高速将玻璃熔液拉制呈纤维丝状并按一定规律绕制成纤维卷的机械设备。
[0003]而玻璃纤维自动上头慢拉辊,是一种玻璃纤维拉丝成型过程中牵引丝束并配合拉丝机实现自动上头功能的机械设备。目前大部分玻纤企业还是人工引丝人工上头,少部分企业采用只有单独牵引丝束功能的慢拉机构,造成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已成为制约玻璃纤维生产自动化的瓶颈。
[0004]在目前的玻纤窑炉拉丝工艺中,由于拉丝机满筒换筒和自动上头都是通过推纱杆将纱推到端部V型槽加上丝钩或有螺纹凹槽的上丝环将纱线缠绕在上丝环上,虽然上丝环上的纱线本公司已有免割纱专利和慢拉自动上头在线免割纱过渡引纱机构专利,但纱团与纱团之间相互粘连的头尾纱还没有切割处理,机械手是难以工作的。必须有人工将其切割分离,才能上机械手完成取纱工作。这样的人机合作存在安全隐患,也无法实现自动化,还会损失频繁的满筒换筒和自动上头下来的废纱,费时费材消耗能源,更头痛的是这些废纱难以处理。如何实现换筒无头尾纱粘连、无上头废丝,是各厂家都已在考虑和急需处理的问题。目前在机头上安装一些抓丝器物效果较差又难以取出纱团和运行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末纱头断裂不齐会增加找头难度和集中在上丝环上头会产生废纱需要人工切割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对应每个捕纱筒的自动上头慢拉机构,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运行稳定性好和使用效率高的特点。解决了上丝环集中上头会产生废纱需要人工切割的问题。使得拉丝工艺更简单运营成本更低,且能有效实现在捕纱筒上自动上头工作及机械手取筒卸筒等自动化工作,无需人工配合切割上头纱和分离纱团间粘连的头未纱切割。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0007]一种对应每个捕纱筒的自动上头慢拉机构,包括拉丝机机架,所述的拉丝机机架上设有机头,所述的机头侧下方设有与拉丝机机架相螺栓连接固定的慢拉导纱组件,所述的机头上设有若干与慢拉导纱组件相对应且与机头相套接的捕纱筒。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慢拉导纱组件包括慢拉驱动轴架,所述的慢拉驱动轴架下方设若干与捕纱筒相对应的慢拉辊,所述的慢拉辊侧边与慢拉驱动轴架间设有慢拉连接座,所述的慢拉驱动轴架后端设有慢拉驱动电机。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慢拉驱动轴架上端设有慢拉推杆气缸,所述的慢拉推杆气缸前端设有往复连杆,所述的往复连杆与捕纱筒间均设有若干与往复连杆呈一体化直角分布的
慢拉推杆。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慢拉推杆后端侧边均设有与慢拉连接座相连接固定的慢拉导纱板。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慢拉导纱组件与机头间设有上纱缠绕胶辊装置,所述的上纱缠绕胶辊装置下端设有与上纱缠绕胶辊装置一端相螺栓连接固定的上纱缠绕支撑轴架,所述的上纱缠绕支撑轴架另一端与上纱缠绕胶辊装置间设有伸缩缸。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上纱缠绕胶辊装置包括缠绕辊轴,所述的缠绕辊轴上设有若干与缠绕辊轴相连通式嵌套连接的切刀辊组件,所述的缠绕辊轴内设有与切刀辊组件相连通的进排气孔。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切刀辊组件包括切刀辊,所述的切刀辊圆周上设有与切刀辊相卡嵌式固定的刀片,所述的切刀辊侧边设有与进排气孔相连通且与缠绕辊轴套接固定的切刀连接块。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切刀辊与缠绕辊轴间设有与切刀连接块相套接的弹簧,所述的缠绕辊轴后端与切刀连接块间设有与进排气孔相连通的活塞。
[0015]作为优选,所述的切刀辊与切刀连接块间设有若干与切刀连接块相限位套接的滑动轴承。
[0016]作为优选,所述的切刀辊组件侧边设有与缠绕辊轴相嵌套连接的缠绕胶辊。
[0017]本技术能够达到如下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应每个捕纱筒的自动上头慢拉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紧凑、运行稳定性好和使用效率高的特点。解决了上丝环集中上头会产生废纱需要人工切割的问题。使得拉丝工艺更简单运营成本更低,且能有效实现在捕纱筒上自动上头工作及机械手取筒卸筒等自动化工作,无需人工配合切割上头纱和分离纱团间粘连的头未纱切割。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中的慢拉导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中的上纱缠绕胶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中的上纱缠绕胶辊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0023]图5是本技术中的切刀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拉丝机机架1,机头2,捕纱筒3,上纱缠绕胶辊装置4,伸缩缸5,上纱缠绕支撑轴架6,慢拉导纱组件7,慢拉驱动电机8,慢拉连接座9,慢拉导纱板10,慢拉推杆11,慢拉辊12,往复连杆13,慢拉驱动轴架14,慢拉推杆气缸15,缠绕胶辊16,切刀辊组件17,缠绕辊轴18,进排气孔19,切刀连接块20,切刀辊21,弹簧22,活塞23,刀片24,滑动轴承2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6]实施例:如图1

5所示,一种对应每个捕纱筒的自动上头慢拉机构,包括拉丝机机架1,拉丝机机架1上设有机头2,机头2侧下方设有与拉丝机机架1相螺栓连接固定的慢拉导
纱组件7,机头2上设有3个与慢拉导纱组件7相对应且与机头2相套接的捕纱筒3。慢拉导纱组件7与机头2间设有上纱缠绕胶辊装置4,上纱缠绕胶辊装置4下端设有与上纱缠绕胶辊装置4一端相螺栓连接固定的上纱缠绕支撑轴架6,上纱缠绕支撑轴架6另一端与上纱缠绕胶辊装置4间设有伸缩缸5。
[0027]上纱缠绕胶辊装置4包括缠绕辊轴18,缠绕辊轴18上设有对应捕纱筒3与缠绕辊轴18相连通式嵌套连接的切刀辊组件17,切刀辊组件17侧边设有与缠绕辊轴18相嵌套连接的缠绕胶辊16。缠绕辊轴18内设有与切刀辊组件17相连通的进排气孔19。切刀辊组件17包括切刀辊21,切刀辊21圆周上设有与切刀辊21相卡嵌式固定的刀片24,切刀辊21侧边设有与进排气孔19相连通且与缠绕辊轴18套接固定的切刀连接块20,切刀辊21与切刀连接块20间设有一对与切刀连接块20相限位套接的滑动轴承25。切刀辊21与缠绕辊轴18间设有与切刀连接块20相套接的弹簧22,缠绕辊轴18后端与切刀连接块20间设有与进排气孔19相连通的活塞23。
[0028]慢拉导纱组件7包括慢拉驱动轴架14,慢拉驱动轴架14下方设若干个与捕纱筒3相对应的慢拉辊12,慢拉辊12侧边与慢拉驱动轴架14间设有慢拉连接座9,慢拉驱动轴架14后端设有慢拉驱动电机8。慢拉驱动轴架14上端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应每个捕纱筒的自动上头慢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拉丝机机架(1),所述的拉丝机机架(1)上设有机头(2),所述的机头(2)侧下方设有与拉丝机机架(1)相螺栓连接固定的慢拉导纱组件(7),所述的机头(2)上设有若干与慢拉导纱组件(7)相对应且与机头(2)相套接的捕纱筒(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应每个捕纱筒的自动上头慢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慢拉导纱组件(7)包括慢拉驱动轴架(14),所述的慢拉驱动轴架(14)下方设若干与捕纱筒(3)相对应的慢拉辊(12),所述的慢拉辊(12)侧边与慢拉驱动轴架(14)间设有慢拉连接座(9),所述的慢拉驱动轴架(14)后端设有慢拉驱动电机(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应每个捕纱筒的自动上头慢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慢拉驱动轴架(14)上端设有慢拉推杆气缸(15),所述的慢拉推杆气缸(15)前端设有往复连杆(13),所述的往复连杆(13)与捕纱筒(3)间均设有若干与往复连杆(13)呈一体化直角分布的慢拉推杆(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应每个捕纱筒的自动上头慢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慢拉推杆(11)后端侧边均设有与慢拉连接座(9)相连接固定的慢拉导纱板(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应每个捕纱筒的自动上头慢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慢拉导纱组件(7)与机头(2)间设有上纱缠绕胶辊装置(4),所述的上纱缠绕胶辊装置(4)下端设有与上纱缠绕胶辊装置(4)一端相螺栓连接固定的上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勤清俞金火颜帝百邱卓勋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天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