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255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组件和气溶胶生成材料,加热组件包括管体、过气网、导热件及发热件。过气网设于管体的内腔中,并将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气溶胶生成材料至少部分容纳于第一腔室中,导热件的下端容纳于第二腔室,上端穿过过气网并伸入于第一腔室,且导热件伸入于第一腔室的部分插置于气溶胶生成材料内,导热件内具有下端开口的导热腔,位于第一腔室的导热件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二导气孔,第二导气孔连通第一腔室和导热腔,发热件部分插设于导热腔内。使得发热件产生热量时,增加了热气进入气溶胶生成材料内部的体积,在抽吸时有更多的热气参与烘烤气溶胶生成材料,提高了对气溶胶生成材料的加热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加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加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鉴于当今人类对烟草制品的严重依赖性和健康所受到癌症、疾病方面挑战的双重压力,烟草市场迫切需一种既能同传统烟草一样给烟民带来兴奋和愉悦,又能够使烟民的健康不受到伤害的这样的产品。低温不燃烧烟具是一种新型烟草制品的加热装置,其通过低温加热作用促使烟支产生气溶胶供消费者抽吸。而且,由于低温作用使烟支不发生燃烧作用,从而可以极大降低有害和潜在有害物质的产生,能有降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目前,加热技术作为低温不燃烧烟具研究的核心点,已经形成多种技术路径,主要包括中心尖片(棒)、外周管状加热(加热管)、分段加热(多段加热)、电磁加热等方式。
[0003]空气加热装置为低温不燃烧烟具的其中一种类型,传统的空气加热装置中,通常采用传导式加热,通过在烟支底部设置加热组件,由加热组件产生热量后,热量与气流一同流动至烟支内部,持续对烟支内的烟草制品加热以雾化产生烟雾,但此种加热方式,由于加热组件中的导热件没有直接与烟支中的烟草制品接触,从而导致预热阶段加热效率较低,无法快速出烟,且由于加热管内无专门的烟支固定装置,导致消费者抽吸时容易将烟支从加热管内拔出,造成抽吸体验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空气加热装置中加热组件加热效率低,且加热组件不能有效固定烟支的问题,提供一种加热效率高且能够有效固定烟支的空气加热装置。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气加热装置,包括:
[0006]加热组件和气溶胶生成材料,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管体、过气网、导热件及发热件,所述管体具有贯穿所述管体上下两端的内腔;
[0007]所述过气网设于所述管体的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方,所述气溶胶生成材料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一腔室中;
[0008]所述导热件的下端容纳于所述第二腔室,上端穿过所述过气网并伸入于所述第一腔室,且所述导热件伸入于第一腔室的部分插置于所述气溶胶生成材料内,所述导热件内具有下端开口的导热腔,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所述导热件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一导气孔,所述第一导气孔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导热腔,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所述导热件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二导气孔,所述第二导气孔连通所述第一导气孔,所述导热件与所述管体的内壁之间在所述第二腔室内形成有导热间隙,所述导热间隙、所述第一导气孔及所述第二导气孔共同形成一气流通道;
[0009]所述发热件部分插设于所述导热件的导热腔内,所述发热件能够将热量传递给所述导热件,且所述发热件的上端低于所述第一导气孔在所述导热件上的开设高度。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气网的内侧具有下端开口的插接位,所述管体包括上管体和下管体,所述过气网插设于所述上管体并封闭所述上管体的下端,所述下管体部分插设于所述过气网的插接位,并且所述下管体的侧壁部分贴合于所述插接位的侧壁,所述下管体的上端抵持于所述插接位的顶壁。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管体由隔热材料制成。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气网开设有贯穿所述过气网的顶壁的过气孔,所述过气孔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包括沿竖直方向相互连接的固定柱和导热柱,所述固定柱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导热柱收容于第二腔室,所述固定柱的下端穿过所述过气网并插设于所述导热柱的上端,所述固定柱具有下端开口的第一导热腔,所述导热柱具有贯穿所述导热柱上下两端的第二导热腔,所述第一导热腔与所述第二导热腔相互连通,并且所述第一导热腔和所述第二导热腔共同形成所述导热腔;
[0014]所述第二导气孔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导气孔间隔开设于所述固定柱的外壁。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柱包括螺旋杆和自所述螺旋杆的上端向上延伸的延伸段,所述固定柱插设于所述延伸段的上端,所述延伸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径,所述第一导气孔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导气孔沿所述延伸段的周向间隔开设于所述延伸段的外周面。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件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导热腔中,且所述发热件的外周面贴合于所述螺旋杆的内侧壁。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杆包括本体和自所述本体的外周面向外延伸而成的螺旋段,所述螺旋段沿竖直方向螺旋缠绕于所述本体的外周面,且所述螺旋段的外周缘抵持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所述螺旋段、所述本体和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在所述导热间隙中形成一螺旋通道。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与所述过气网为一体成型,或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导热柱为一体成型。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固定段和第二固定段,所述第一固定段连接所述导热柱,所述第二固定段自所述第一固定段的上端向上延伸而成,并且在自下而上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固定段的外径逐渐减小。
[0020]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0021]1、在加热组件的管体的内腔中设置过气网,过气网将管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材料。导热件的下端容纳于第二腔室,上端穿过过气网并插置于第一腔室内,使得导热件的长度相比现有空气加热装置中导热件的长度明显加高,从而使导热件直接接触气溶胶生成材料,并且能够与气溶胶生成材料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在预热阶段能够加快气溶胶生成材料产生气溶胶的速率,并且能够对气溶胶生成材料形成有效的固定,避免用户在抽吸时气溶胶生成材料随抽吸动作被拔出。
[0022]2、加热组件的导热件设计为中空结构,使导热件具有下端开口的导热腔,导热件在位于第二腔室部分的外周面开设第一导气孔,在导热件在位于第一腔室部分的外周面开设第二导气孔。第一导气孔连通第二腔室和导热腔,第二导气孔连通第一导气孔,导热件与管体的内壁之间在第二腔室内形成有导热间隙,导热间隙、第一导气孔及第二导气孔共同
形成一气流通道。同时将发热件插设于导热腔中,并且发热件的上端低于第一导气孔在导热件上的开设高度。使得当发热件产生热量时,气流可与发热件产生的热量一同经过气流通道渗入至气溶胶生成材料的内部,从而在用户进行抽吸时,增加了热空气进入气溶胶生成材料内部的体积,在抽吸时有更多的热空气参与烘烤气溶胶生成材料,提高了对气溶胶生成材料的加热效率,增加了抽吸时的气溶胶生成量,增强了用户的抽吸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加热装置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组件和气溶胶生成材料,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管体、过气网、导热件及发热件,所述管体具有贯穿所述管体上下两端的内腔;所述过气网设于所述管体的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方,所述气溶胶生成材料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一腔室中;所述导热件的下端容纳于所述第二腔室,上端穿过所述过气网并伸入于所述第一腔室,且所述导热件伸入于所述第一腔室的部分插置于所述气溶胶生成材料内,所述导热件内具有下端开口的导热腔,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所述导热件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一导气孔,所述第一导气孔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导热腔,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所述导热件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二导气孔,所述第二导气孔连通所述第一导气孔,所述导热件与所述管体的内壁之间在所述第二腔室内形成有导热间隙,所述导热间隙、所述第一导气孔、及所述第二导气孔共同形成一气流通道;所述发热件部分插设于所述导热件的导热腔内,所述发热件能够将热量传递给所述导热件,且所述发热件的上端低于所述第一导气孔在所述导热件上的开设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气网的内侧具有下端开口的插接位,所述管体包括上管体和下管体,所述过气网插设于所述上管体并封闭所述上管体的下端,所述下管体部分插设于所述过气网的插接位,并且所述下管体的侧壁部分贴合于所述插接位的侧壁,所述下管体的上端抵持于所述插接位的顶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体由隔热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气网开设有贯穿所述过气网的顶壁的过气孔,所述过气孔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热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太周胜文陈时凯谭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