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6443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2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壳体与切换开关,壳体内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内均设置有雾化组件;切换开关可移动地设置于壳体,切换开关上设有进气孔,进气孔被配置为响应于切换开关的移动,与第一气道和/或第二气道相互连通。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可通过切换开关在壳体内的移动,以使得任一雾化组件或两个雾化组件同时工作,用户可在多种不同口味的烟液之间进行切换,提高用户的携带与吸食体验,且进气孔开设于切换开关上,在切换开关的移动过程中,可通过调节进气孔与第一气道和/或第二气道的重合度,以调节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中的进气量大小,进而满足用户对于不同吸阻感的抽吸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雾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1、电子雾化装置是一种产生烟雾以替代香烟的微电子雾化设备,市场上常见的雾化装置包括壳体、电源组件以及与电源组件连接的雾化组件,电源组件与雾化组件均通过支架固定于壳体内部,通过雾化组件对烟液进行加热雾化,并形成模拟烟气的烟雾经吸嘴供用户吸食。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多口味电子烟的方便携带要求,需要制作体积小、口味多、重量轻的多口味电子烟产品。

2、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多气道电子雾化装置通常在壳体内部同时开设有两个气流通道,且在壳体上开设有与两个气流通道相连通的进气孔,两个气流通道中均设置有雾化组件,通过切换开关控制进气孔与两个气流通道的连通与否,使得两个雾化组件分别对不同口味的烟油进行加热雾化,以达到用户对于不同口味烟液的抽吸体验。但是,上述电子雾化装置均是将进气孔与切换开关分开设计,由于进气孔内的进气量恒定,在将电子雾化装置由任一雾化组件切换至两个雾化组件同时工作时,需要对应调节进气孔的进气量大小,以满足用户对于吸阻感的需求,但是上述电子雾化装置的切换动作过于繁琐,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电子雾化装置中由任一雾化组件切换至两个雾化组件同时工作时,切换动作过于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2、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二气道内均设置有雾化组件;

4、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切换开关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切换开关的移动,与所述第一气道和/或所述第二气道相互连通。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包括设于所述切换开关上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所述切换开关在移动过程中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

6、当所述切换开关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气道相连通,当所述切换开关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气道相连通,当所述切换开关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气道、所述第二气道均连通。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通孔为两个,当所述切换开关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气道相连通,另外一个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气道相连通。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弹性挡片,所述弹性挡片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在所述切换开关的移动方向上具有多个档位槽,所述切换开关可卡接于任一所述档位槽内;

9、在所述切换开关的移动过程中,所述切换开关在多个所述档位槽之间切换。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挡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弹性挡片设置于所述切换开关相对的两侧;

11、所述切换开关在相对的两侧均凸设有与所述档位槽卡接的卡凸。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控制板、电源件及与所述控制板通信连接的两个光耦感应器,所述控制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位于所述切换开关远离所述进气孔进气端的一侧,所述电源件与所述控制板通信连接,且与所述雾化组件电性连接;

13、两个所述光耦感应器沿所述切换开关的移动路径间隔设置于所述控制板上,在所述切换开关移动至所述进气孔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时,所述切换开关遮挡其中一个所述光耦感应器,在所述切换开关移动至所述进气孔与所述第二气道连通时,所述切换开关遮挡另外一个所述光耦感应器。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固定座与第一密封座,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切换开关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一密封座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且位于所述切换开关与所述控制板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座上开设有多个过气孔,部分所述过气孔与所述第一气道相连通,另一部分所述过气孔与所述第二气道相连通。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过气孔同轴且连通的导气孔。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底部开设有进气槽,所述进气槽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可供外界气流进入所述壳体内部;

17、所述切换开关包括挡板及凸设于所述挡板上的拨键,所述进气孔开设于所述挡板上,所述拨键间隙插设于所述进气槽内,且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壳体外。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管及嵌设于所述雾化管内的加热组件,其中一个所述雾化管插设于所述第一气道,且与所述第一气道相连通,另外一个所述雾化管插设于所述第二气道,且与所述第二气道相连通。

19、上述电子雾化装置,当切换开关移动至进气孔与第一气道相连通时,此时,第一气道打开,第二气道关闭,外界气流可通过进气孔进入至第一气道中参与设置于第一气道中的雾化组件对于烟液的加热雾化作业;当切换开关移动至进气孔与第二气道相连通时,此时,第一气道关闭,第二气道打开,外界气流可通过进气孔进入至第二气道中参与设置于第二气道中的雾化组件对于烟液的加热雾化作业;当切换开关移动至进气孔与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均连通时,此时,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均打开,外界气流可通过进气孔分别进入至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中参与两个雾化组件对于烟液的加热雾化作业。上述电子雾化装置,可通过切换开关在壳体内的移动,以使得任一雾化组件或两个雾化组件同时工作,用户可在多种不同口味的烟液之间进行切换,提高用户的携带与吸食体验,且进气孔开设于切换开关上,在切换开关的移动过程中,可通过调节进气孔与第一气道和/或第二气道的重合度,以调节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中的进气量大小,任一雾化组件与两个雾化组件同时工作之间的切换动作简便,且可满足用户对于不同吸阻感的抽吸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包括设于所述切换开关上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所述切换开关在移动过程中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为两个,当所述切换开关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气道相连通,另外一个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气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弹性挡片,所述弹性挡片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在所述切换开关的移动方向上具有多个档位槽,所述切换开关可卡接于任一所述档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挡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弹性挡片设置于所述切换开关相对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控制板、电源件及与所述控制板通信连接的两个光耦感应器,所述控制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位于所述切换开关远离所述进气孔进气端的一侧,所述电源件与所述控制板通信连接,且与所述雾化组件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固定座与第一密封座,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切换开关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一密封座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且位于所述切换开关与所述控制板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座上开设有多个过气孔,部分所述过气孔与所述第一气道相连通,另一部分所述过气孔与所述第二气道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过气孔同轴且连通的导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开设有进气槽,所述进气槽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可供外界气流进入所述壳体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管及嵌设于所述雾化管内的加热组件,其中一个所述雾化管插设于所述第一气道,且与所述第一气道相连通,另外一个所述雾化管插设于所述第二气道,且与所述第二气道相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包括设于所述切换开关上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所述切换开关在移动过程中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为两个,当所述切换开关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气道相连通,另外一个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气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弹性挡片,所述弹性挡片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在所述切换开关的移动方向上具有多个档位槽,所述切换开关可卡接于任一所述档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挡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弹性挡片设置于所述切换开关相对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控制板、电源件及与所述控制板通信连接的两个光耦感应器,所述控制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太周胜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