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生物反应器控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2320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反应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微型生物反应器控温结构,包括温控环座和安装组件,所述温控环座的一侧设置有进出水管,所述温控环座内部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侧活动套设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热环,所述导热环的下端与温控环座内壁的下端紧密的贴合,经过长期使用内部产生大量水垢时,使用者旋转转动环,转动环通过齿环带动安装螺套表面的咬合齿轮进行旋转,咬合齿轮带动安装螺套进行旋转,使得安装螺套沿着安装螺栓的表面进行移动,使得密封盖从温控环座的上端拆卸,导热环从安装杆的表面抽出,从而便于对温控环座进行清理,避免水垢对温度传递造成影响。避免水垢对温度传递造成影响。避免水垢对温度传递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生物反应器控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反应器,具体为一种微型生物反应器控温结构,属于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生物反应器,是指利用自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具有特殊降解能力的微生物接种至液相或固相的反应系统。研究得最多的两种反应器是“升降机型反应器”和“土壤泥浆反应器”。升降机型反应器是通过水相的流动来提供适当的营养、碳源和氧气,从而达到降解土壤中污染物质的目的。与固相系统相比,生物反应器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将污染物进行有效降解。该生物反应器技术已经应用于有机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中。
[0003]现有的微生物反应器为了使得反应器内部的温度均匀,多通过加热水对反应器进行导热进行温度控制,但经过长期的使用,水温度的升高,造成大量的水垢粘附在加热筒的内部,影响后期温度的传递,影响使用者对反应器内部温度的控制,浪费了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微型生物反应器控温结构,通过对密封盖、导热环和加热块的快速安装和拆卸,便于对使用者温度环座内部的水垢进行清理。...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生物反应器控温结构,包括温控环座(100)和安装组件,所述温控环座(100)的一侧设置有进出水管(110),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环座(100)内部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杆(140),所述安装杆(140)的外侧活动套设有安装套(141),所述安装套(14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热环(142),所述导热环(142)的下端与温控环座(100)内壁的下端紧密的贴合,所述导热环(142)和温控环座(100)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密封盖(200),所述密封盖(200)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安装螺套(210),所述安装螺套(2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咬合齿轮(211),所述安装螺套(210)的内部贯穿有与安装螺栓(120),两侧的所述安装螺栓(120)下端分别与温控环座(100)和导热环(14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盖(200)的上端活动安装有转动环(220),所述转动环(220)的内圈和外圈均设置有与咬合齿轮(211)相啮合的齿环(221),所述温控环座(100)的一侧设置有液位提醒结构,所述温控环座(100)的内部通过安装组件可拆卸安装有加热块(150),所述温控环座(100)的内部穿插有反应器(300),所述反应器(300)与导热环(142)的内壁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生物反应器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座(151)、通电块(152)、密封套(153)、密封环(154)、密封槽、L槽(155)、限位块(156)、密封圈(157)、活动杆(158)、支撑弹簧(159)和移动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生物反应器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环座(100)内部的下端均匀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51),所述安装座(15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L槽(155),所述安装座(151)的上端开设有密封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型生物反应器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庆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多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