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缩型功率单元级联整流用复合母排
[0001]本技术属于母排设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紧缩型功率单元级联整流用复合母排。
技术介绍
[0002]LC谐振
‑
整流充电方案主要特点是器件工作频率高、损耗低和功率密度高,应用于低压系统技术方案成熟。由于谐振变压器结构形式及输出特点,副边回路的连接形式主要采用电缆连接,对电缆布局、走线的工艺要求较高。低压系统中由于额定电压等级低、回路电流小,使用普通的细线芯电缆就能满足要求。
[0003]由于高压系统级联LC谐振
‑
整流充电方案的特殊性及谐振变压器绕制特点,谐振变压器原副边额定电压偏高,线缆对地以及原副边之间的绝缘耐压高,需使用高耐压等级电缆或者特殊用途电缆,造成电缆线径粗、弯曲半径大、布线复杂,无法实现紧凑型功率单元及整流模块单元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缩型功率单元级联整流用复合母排,旨在解决高压充电回路中谐振变压器副边线缆布置工艺问题。
[0005]为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缩型功率单元级联整流用复合母排,所述复合母排用于将N个谐振变压器的输出端与对应的二极管整流模块连接,单个谐振变压器的输出端有四个绕组,每个绕组连接一个二极管整流模块,每个二极管整流模块包括四个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母排包括:N个子单元;N为正整数;每个子单元包括四组通孔,每组通孔包括四个通孔;第一组通孔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九通孔及第十通孔;第二组通孔包括: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十一通孔及第十二通孔;第三组通孔包括: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十三通孔及第十四通孔;第四组通孔包括:第七通孔、第八通孔、第十五通孔及第十六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九通孔之间接入一个二极管整流模块的第一二极管,第一通孔和第十通孔之间接入一个二极管整流模块的第二二极管,第二通孔和第九通孔之间接入一个二极管整流模块的第三二极管,第二通孔和第十通孔之间接入一个二极管整流模块的第四二极管,第二组通孔至第四组通孔与二极管整流模块的接法与第一组通孔与二极管整流模块的接法相同;每个子单元划分为五层,包括:第一输入层、第二输入层、第一输出层、第二输出层及第三输出层;上述十六个通孔贯穿子单元的五层;每个子单元包括八个输入端,用于连接单个谐振变压器的输出端第一绕组的两端、第二绕组的两端、第三绕组的两端以及第四绕组的两端;第一个输入端通过第二输入层内部铜排与第一通孔连接,第二个输入端通过第二输入层内部铜排与第二通孔连接,第三个输入端通过第一输入层内部铜排与第三通孔连接,第四个输入端通过第一输入层内部铜排与第四通孔连接,第五个输入端通过第二输入层内部铜排与第五通孔连接,第六个输入端通过第二输入层内部铜排与第六通孔连接,第七个输入端通过第一输入层内部铜排与第七通孔连接,第八个输入端通过第二输入层内部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严龙,武美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能源接入装备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