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控操作的介入手术控制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211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1
本申请公开了线控操作的介入手术控制手柄,用于驱动四个受控部件彼此相对运动,所述控制手柄包括支撑体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撑体的多套连接组件,各连接组件包括由远端至近端依次设置的四套连接组件、且依次采用螺纹传动、固定设置、齿轮齿条传动和直接传动;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牵拉线来实现介入器械的阶段性释放,各管件的相互运动能够为介入器械的全释放和全回收回程提供结构基础,从而提供更为可控的介入治疗过程,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体验。善患者体验。善患者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控操作的介入手术控制手柄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线控操作的介入手术控制手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条件的发展,人工心脏瓣膜已经用于治疗心脏瓣膜障碍。天然心脏瓣膜(诸如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和二尖瓣)在保证心血管系统的充分血液供应方面提供重要的功能。在一些治疗案例中,天然心脏瓣膜可能因为先天、炎性或传染性等原因造成天然心脏瓣膜工作效果恶化。天然心脏瓣膜的这种损伤可以导致严重的危害甚至死亡。
[0003]相关技术中,对天然心脏瓣膜病变的常见治疗是通过外科手术实现瓣膜的修复或替换。为了克服上述外科手术容易带来的许多并发症问题,相关技术中,尤其是经血管技术中,采用柔性导管介入并植入人工心脏瓣膜。经血管技术能够实现比心脏直视手术等外科手术更小的侵害。在经血管技术中,在装载状态中的人工瓣膜被安装在柔性导管的末端部分上并且被推进通过患者的血管直到人工瓣膜到达植入部位。导管末端的人工瓣膜在有病变的天然瓣膜部位处扩张到其实现功能的尺寸。
[0004]专利技术人发现,在相关技术中,植入自扩张的人工瓣膜相过程中,当操作人员开始从回撤递送鞘管以便释放人工瓣膜时,人工瓣膜趋向于极快地从鞘管的末端“跳”出;换言之,人工瓣膜的框架的向外偏置力趋向于引起人工瓣膜极快地从递送鞘管的远端弹出,从而很难以精确且受控的方式从鞘管递送人工瓣膜并且增加对患者创伤的风险。
[0005]其次,现有技术瓣膜产品中,通常在瓣膜展开到2/3时,通过前行鞘管压握瓣膜支架,实现瓣膜回收;当瓣膜完全展开时,由于瓣膜支架的端部已全部展开,很难实现对瓣膜支架的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公开了线控操作的介入手术控制手柄,具有相对的远端和近端,用于驱动多个受控部件彼此相对运动,所述控制手柄包括支撑体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撑体的多套连接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体,各连接组件分为固定设置和活动设置,其中活动设置的连接组件按照传动方式包括螺纹传动、齿轮齿条传动、以及直接传动,且各传动方式的连接组件由远端至近端依次设置。
[0007]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0008]可选的,所述控制手柄在轴向上分为位于远端侧的螺纹配合区和位于近端侧的齿轮齿条配合区,采用螺纹传动和齿轮齿条传动的连接组件分别设置在相应的配合区。
[0009]所述螺纹配合区的轴向长度与所述控制手柄轴向长度的比值大于等于0.4。
[0010]可选的,所述螺纹配合区的轴向长度与所述控制手柄轴向长度的比值大于等于0.55。
[0011]可选的,所述螺纹配合区设有至少两套连接组件,且在所述控制手柄的轴向上依次设置。
[0012]可选的,螺纹传动的连接组件包括:
[0013]转动套设在所述支撑体外周的驱动环;
[0014]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体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与受控部件相连,所述夹持件的外周与所述驱动环的内周面之间螺纹配合。
[0015]可选的,所述支撑体外周滑动套设有定位环,各驱动环具有与所述定位环相互卡合的定位状态以及相互脱离的自由状态;定位状态下,所述定位环限制所述驱动环的旋转。
[0016]可选的,定位环朝向驱动环的一侧设有定位齿,驱动环位于定位状态时与定位齿啮合。
[0017]可选的,螺纹配合区设有两套连接组件,在控制手柄的轴向上,所述定位环设置在各连接组件之间。
[0018]可选的,在所述控制手柄内设有排气组件且作为固定设置的连接组件,相应的受控部件近端连通并固定至所述排气组件。
[0019]可选的,所述定位环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排气组件带有用于排气的注液口,在控制手柄的轴向上,所述注液口处在两定位环之间。
[0020]可选的,所述控制手柄的近端设有定位机构,并作为直接传动的连接组件,所述定位机构可锁紧或释放受控部件,释放后的受控部件采用直接传动。
[0021]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0022]相对于支撑体固定设置的多个弹性卡爪;
[0023]处在多个弹性卡爪外周的螺旋束套,螺旋束套的旋转可逐渐收拢或释放多个弹性卡爪,多个弹性卡爪之间围拢成供受控部件穿过的传动通道。
[0024]可选的,所述控制手柄整体为长条棒状;螺纹传动的连接组件沿所述控制手柄的轴向设置;齿轮齿条传动的连接组件在所述控制手柄的近端侧径向外凸。
[0025]可选的,所述齿轮齿条配合区中的连接组件包括:
[0026]在所述支撑体的轴向上运动的齿条,所述齿条用于与受控部件相连;
[0027]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体上且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0028]可选的,所述支撑体包括位于远端的内骨架和位于近端的支撑筒;
[0029]所述齿条和齿轮收容在所述支撑筒内,所述齿轮上联动有延伸至所述支撑筒外部的驱动部。可选的,所述受控部件与所述齿轮的连接方式为在支撑体内还设有:
[0030]基座,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撑体内部,所述齿条固定设置在基座上;
[0031]夹持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且用于连接对应的受控部件。
[0032]可选的,所述齿轮齿条配合区中的连接组件和所述支撑体之间设有限制齿条位置的连接锁定机构。
[0033]可选的,连接锁定机构包括:
[0034]锁销,安装在支撑体上且能够在支撑体的径向上滑动;
[0035]插孔,设置在齿条上且当自身与锁销对正时实现齿条和支撑体的锁定。
[0036]可选的,所述驱动部相对于所述支撑体活动配合,且具有与所述支撑体相互卡合的锁定位置,以及解除卡合的工作位置,所述连接锁定机构还包括作用在所述支撑体和所
述驱动部之间的保持组件,所述保持组件用于将所述驱动部限制在锁定位置。
[0037]可选的,所述支撑筒的局部径向延伸形成外凸部,所述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外凸部的外部并与所述齿轮联动,所述连接锁定机构作用在所述驱动部和所述外凸部之间。
[0038]可选的,所述驱动部的一部分绕置在所述外凸部的外周,所述驱动部该部分的内壁与所述外凸部的外壁之间设有能够相互卡合的锁齿;
[0039]所述驱动部相对于所述支撑体滑动配合以切换锁定位置和工作位置,所述齿轮与所述驱动部固定连接,且在驱动部切换位置过程中,始终保持与所述齿条的啮合。
[0040]可选的,齿条的啮合宽度大于齿轮的啮合宽度。
[0041]所述驱动部的滑动方向与所述齿轮的轴向一致。
[0042]可选的,保持组件包括:
[0043]滑动穿设于所述驱动部的卡接柱;
[0044]开设于所述支撑体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柱可插入或脱离所述卡接槽,并分别对应所述驱动部的锁定位置和作位置。
[0045]本申请还公开了控制手柄,具有相对的远端和近端,用于驱动四个受控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线控操作的介入手术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具有相对的远端和近端,用于驱动四个受控部件彼此相对运动,所述控制手柄包括支撑体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撑体的多套连接组件,各连接组件包括由远端至近端依次设置的四套连接组件、且依次采用螺纹传动、固定设置、齿轮齿条传动和直接传动;所述受控部件包括外鞘管、内鞘管、牵拉线和内芯,四者近端依次联动至所述控制手柄中的四套连接组件;所述受控部件中:所述外鞘管滑动套设在所述内鞘管外部,所述外鞘管与所述内鞘管相对运动以释放介入器械;所述内鞘管的远端部位固定有锁座;所述内芯滑动设于内鞘管中,所述内芯的一端为伸出内鞘管远端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上设有与所述锁座配合的锁件,所述内芯和所述内鞘管两者的径向间隙为穿引通道,所述锁件用于约束所述牵拉线的运动状态;所述牵拉线自身或通过与牵拉线相固定的线控管、从所述穿引通道向所述控制手柄延伸,用以控制所述介入器械的释放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操作的介入手术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内芯的近端延伸至所述控制手柄内且设置为直接传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控操作的介入手术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的近端设有定位机构,并作为直接传动的连接组件,所述定位机构可锁紧或释放所述内芯的近端,释放后的所述内芯采用直接传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控操作的介入手术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飞龚全钢宋威张维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