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99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电路,所述避雷器在线监测电路包括: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电流采样模块、电压采样模块、计量模块、控制模块以及通信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避雷器在线监测电路,通过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检测出避雷器及PT柜处的电流和电压信号,经电流采样模块、电压采样模块输入计量模块及控制模块进行比较,再通过通信模块传输出去,实现数据远程传输,从而及时有效的检测避雷器内部缺陷。部缺陷。部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在线监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避雷器是电力行业电力生产中的重要一次设备,它在变电站(升降压站)及线路中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其它设备免遭雷电过电压和系统浪涌过电压的伤害。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金属氧化物(ZnO)避雷器(MOA)逐步取代了SiC避雷器,由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良好的伏安特性,使得电力生产中的主要设备的保护水平有了质的飞跃。随着MOA的普及,它本身的运行状态越来越得到行业的重视。
[0003]目前,电力系统全面开展智能电网建设,对全电网实行智能控制、智能管理、智能分析。电网智能化建设仅仅刚开始起步,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全面得到普及应用,对于电力系统10~20kV配电线路、变压器台区安装的避雷器在线监测技术研究,也是电网智能化普及应用一部分。目前运行的电力系统10~20kV配电线路、变压器台区安装的避雷器,在线监测使用有线组网时电路比较麻烦,同步信号的处理电路复杂,相位检测要求比较苛刻,且不能及时有效传输监测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有线组网电路比较麻烦,同步信号的处理电路复杂,且不能及时有效传输监测数据。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电路,其中,所述避雷器在线监测电路包括:
[0006]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电流采样模块、电压采样模块、计量模块、控制模块以及通信模块;
[0007]所述电流采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输出端与所述计量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08]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输出端与所述计量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09]所述计量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流采样模块、电压采样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0]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计量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输出端与所述通信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电流采样模块,具体电路包括;
[0012]连接器CTA1、电阻R9、R10、R11、R12和电容C11、C12;
[0013]连接器CTA1的端口1连接电阻R9的后端和电阻R10的前端,电阻R9的前端连接电容C11的前端并输出信号V1P,连接器CTA1的端口2连接电阻R11的后端和电阻R12的后端,电阻R10的后端和电阻R11的前端连接GND,电阻R12的前端连接电容C12的后端并输出信号V1N,
电容C11的后端和电容C12的前端连接GND,连接器CTA1的端口3连接GND。
[0014]优选地,所述电压采样模块,具体电路包括;
[0015]连接器P2、变送器PTA1、电阻R5、R6、R7、R8和电容C9、C10;
[0016]连接器P2的端口1连接电阻R6的后端,电阻R6的前端连接变送器PTA1的端口2,连接器P2的端口2连接变送器PTA1的端口1,变送器PTA1的端口4连接电阻R5的后端和电阻R7的前端,电阻R5的前端连接电容C9的前端并输出信号V3P,变送器PTA1的端口3连接电阻R7的后端、电阻R8的后端和GND,电阻R8的前端连接电容C10的后端并输出信号V3N,电容C9的后端和电容C10的前端连接GND。
[0017]优选地,所述计量模块,具体电路包括:
[0018]计量芯片U1、连接器P1、晶振Y1、电阻R1、R2、R3、R4和电容C1、C2、C3、C4、C5、C6、C7、C8;
[0019]计量芯片U1的端口1连接电阻R2的后端,电阻R2的前端连接电阻R1的前端、电容C1、C2、C3、C4的前端、计量芯片U1的端口18和5V电源,电容C1、C2的后端连接GND,电容C3、C4的后端连接GND,计量芯片U1的端口2连接电阻R1的后端,计量芯片U1的端口4连接信号V1P,计量芯片U1的端口5连接信号V1N,计量芯片U1的端口8连接信号V3P,计量芯片U1的端口9连接信号V3N,计量芯片U1的端口10连接电容C7、C8的前端,计量芯片U1的端口11连接电容C7、C8的后端和GND,计量芯片U1的端口12连接电阻R4的前端,电阻R4的后端连接5V电源,计量芯片U1的端口13连接连接器P1的端口4,计量芯片U1的端口14连接连接器P1的端口3,计量芯片U1的端口15连接连接器P1的端口2,计量芯片U1的端口16连接连接器P1的端口1,连接器P1的端口5连接5V电源,连接器P1的端口6连接GND,计量芯片U1的端口17连接GND,计量芯片U1的端口19连接电阻R3的后端、晶振Y1的后端和电容C6的后端,计量芯片U1的端口20连接电阻R3的前端、晶振Y1的前端和电容C5的后端,电容C5、C6的前端连接GND。
[0020]优选地,所述计量芯片U1的型号为RN8209。
[0021]优选地,所述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安装在避雷器及PT柜处。
[0022]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
[0023]优选地,所述通信模块采用无线或有线方式通信。
[002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避雷器在线监测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本技术的避雷器在线监测电路,通过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检测出避雷器及PT柜处的电流和电压信号,经电流采样模块、电压采样模块输入计量模块及控制模块进行比较,再通过通信模块传输出去,实现数据远程传输,从而及时有效的检测避雷器内部缺陷。
[0026](2)本技术的避雷器在线监测电路,计量模块使用电表芯片可以简化电路和有线组网方式,使用的芯片型号为RN8209,为单相计量芯片,功能基本满足要求。
[0027](3)本技术的避雷器在线监测电路,组网传感器使用交流220V供电,每个传感器计算避雷器与交流供电的相位角差;在PT处也安装传感器,通过电路简单修改,测量PT电压与交流供电的相位角差,通过相对法,利用两者的相位角差减去相位角差就得到PT与避雷器的相位角。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的避雷器在线监测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的电流采样模块电路图;
[0030]图3为本技术的电压采样模块电路图;
[0031]图4为本技术的计量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33]实施例一
[0034]提供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所述避雷器在线监测电路包括:
[0035]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电流采样模块、电压采样模块、计量模块、控制模块以及通信模块;
[0036]所述电流采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输出端与所述计量模块的输入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在线监测电路包括: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电流采样模块、电压采样模块、计量模块、控制模块以及通信模块;所述电流采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输出端与所述计量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输出端与所述计量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计量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流采样模块、电压采样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计量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输出端与所述通信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在线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样模块,具体电路包括;连接器CTA1、电阻R9、R10、R11、R12和电容C11、C12;连接器CTA1的端口1连接电阻R9的后端和电阻R10的前端,电阻R9的前端连接电容C11的前端并输出信号V1P,连接器CTA1的端口2连接电阻R11的后端和电阻R12的后端,电阻R10的后端和电阻R11的前端连接GND,电阻R12的前端连接电容C12的后端并输出信号V1N,电容C11的后端和电容C12的前端连接GND,连接器CTA1的端口3连接GN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雷器在线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采样模块,具体电路包括;连接器P2、变送器PTA1、电阻R5、R6、R7、R8和电容C9、C10;连接器P2的端口1连接电阻R6的后端,电阻R6的前端连接变送器PTA1的端口2,连接器P2的端口2连接变送器PTA1的端口1,变送器PTA1的端口4连接电阻R5的后端和电阻R7的前端,电阻R5的前端连接电容C9的前端并输出信号V3P,变送器PTA1的端口3连接电阻R7的后端、电阻R8的后端和GND,电阻R8的前端连接电容C10的后端并输出信号V3N,电容C9的后端和电容C10的前端连接GND。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聪陈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慧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