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粉收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91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粉收集器,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用于套设在钻杆上;缓冲管,缓冲管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套管一端,缓冲管内设置有多个凸块,多个凸块固定连接在缓冲管内壁;弯管,弯管一端固定连接缓冲管另一端,弯管上开有通孔以使钻杆贯穿至第一套管内,弯管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收集袋。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麻花钻杆一端贴向煤层,将煤粉收集器的第一套管随着钻杆向煤层延展以贴着煤层,随着麻花钻杆向煤层钻动,将煤粉卷入第一套管,缓冲管内设置有多个凸块,多个凸块固定连接在缓冲管内壁,部分扬起的煤粉经过缓冲管内的多个凸块使得落下,随着麻花钻杆的带动下继续沿着弯管向下,落在套设在弯管另一端的收集袋中。落在套设在弯管另一端的收集袋中。落在套设在弯管另一端的收集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粉收集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煤粉收集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矿下作业中,利用钻屑法在煤层中打出小直径钻孔,根据钻孔在不同深度排出的煤粉量及其变化规律以及有关动力现象判断冲击危险程度,一般是利用麻花钻杆在煤层中钻孔,钻出的煤粉直接用编织袋在钻屑孔口接煤粉,导致部分煤粉洒落较多,未能全部装入;并且钻取过程中会扬起煤粉,在矿下中达到一定范围值会造成煤粉爆炸,造成安全事故。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煤粉收集器,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煤矿钻屑法取粉中煤粉容易洒落和容易扬起煤粉的缺陷,因而提供一种煤粉收集器。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煤粉收集器,包括
[0005]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用于套设在钻杆上;
[0006]缓冲管,所述缓冲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管一端,所述缓冲管内设置有多个凸块,多个所述凸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缓冲管内壁;
[0007]弯管,所述弯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管另一端,所述弯管上开有通孔以使钻杆贯穿至所述第一套管内,所述弯管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收集袋。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弯管另一端设置有悬挂部,所述悬挂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弯管另一端的边缘处,所述悬挂部内设置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与所述弯管外壁之间螺接。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套管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套管一端,所述第一套管另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第二套管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相匹配的螺纹以螺接所述连接部。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管上和所述弯管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悬挂件,所述悬挂件一端分别与所述缓冲管和所述弯管转动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悬挂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悬挂件的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相匹配的螺孔,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二螺杆和所述悬挂件的壳体之间螺接,所述第一螺杆远离所述壳体一端设置挂钩,用于与施工框架连接,所述第二螺杆远离所述壳体一端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内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管外侧壁和所述弯管外侧壁,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块。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块的宽度大于所述转动环的直径。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投影在所述第一套管另一端的端面上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套管的直径和所述第二套管的直径相同,所述通孔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套管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凸块与钻杆之间间隙设置。
[00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粉收集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通孔将麻花钻杆一端贯穿第一套管伸出,麻花钻杆一端贴向煤层,将煤粉收集器的第一套管随着钻杆向煤层延展以贴着煤层,随着麻花钻杆向煤层钻动,将煤粉卷入第一套管,缓冲管内设置有多个凸块,多个凸块固定连接在缓冲管内壁,部分扬起的煤粉经过缓冲管内的多个凸块使得落下,随着麻花钻杆的带动下继续沿着弯管向下,落在套设在弯管另一端的收集袋中,收集袋与弯管另一端之间可拆卸连接,使得当一个收集袋集满后便于更换,从而将解决煤粉的收集问题;
[0017]2.本技术还通过弯管另一端设置悬挂部,悬挂部固定连接在弯管另一端边缘处,使得可以将收集袋套装在悬挂部上,之后再通过转动悬挂部内的滑动环,通过滑动环与弯管螺接,使得滑动环的底部抵触收集袋,对收集袋做个限定,方便紧固和拆换收集袋;
[0018]3.本技术还通过第一套管另一端设置连接部,第二套管一端设置有与连接部相匹配的螺纹以螺接连接部,使得实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可拆卸,同样的可以在第二套管设置相同的连接部,从而可以继续连接第二套管,可以根据需要钻孔的深度,组装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实现煤粉收集器的可延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煤粉收集器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套管安装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通孔安装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3]1、第一套管;2、缓冲管;3、弯管;4、通孔;5、悬挂部;6、滑动环;7、悬挂件;8、第二螺杆;9、第一螺杆;10、连接杆;11、限位块;12、连接部;13、第二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煤粉收集器,其包括:
[0025]第一套管1,所述第一套管1用于套设在钻杆上;
[0026]缓冲管2,所述缓冲管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管1一端,所述缓冲管2内设置有多个凸块,多个所述凸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缓冲管2内壁;
[0027]弯管3,所述弯管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管2另一端,所述弯管3上开有通孔4以使钻杆贯穿至所述第一套管1内,所述弯管3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收集袋。如图1和图3所示,钻杆选用麻花钻杆,通过通孔将麻花钻杆一端贯穿第一套管伸出,麻花钻杆一端贴向煤层,将煤粉收集器的第一套管随着钻杆向煤层延展以贴着煤层,随着麻花钻杆向煤层钻动,将煤粉卷入第一套管,缓冲管内设置有多个凸块,多个凸块固定连接在缓冲管内壁,部分扬起的煤粉经过缓冲管内的多个凸块使得落下,随着麻花钻杆的带动下继续沿着弯管向下,落在套设在弯管另一端的收集袋中,收集袋与弯管另一端之间可拆卸连接,使得当一个收集袋集满后便于更换,从而将解决煤粉的收集问题。
[00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弯管3另一端设置有悬挂部5,所述悬挂部5固定连接在所述弯管3另一端的边缘处,所述悬挂部5内设置有滑动环6,所述滑动环6与所述弯管3外壁之
间螺接。如图1所示,弯管另一端设置悬挂部,悬挂部固定连接在弯管另一端边缘处,使得可以将收集袋套装在悬挂部上,之后再通过转动悬挂部内的滑动环,通过滑动环与弯管螺接,使得滑动环的底部抵触收集袋,对收集袋做个限定,方便紧固和拆换收集袋。
[00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套管1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套管13一端,所述第一套管1另一端设置有连接部12,所述第二套管13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12相匹配的螺纹以螺接所述连接部12。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套管另一端设置连接部,第二套管一端设置有与连接部相匹配的螺纹以螺接连接部,使得实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可拆卸,同样的可以在第二套管设置相同的连接部,从而可以继续连接第二套管,可以根据需要钻孔的深度,组装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实现煤粉收集器的可延长。
[00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管2上和所述弯管3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悬挂件7,所述悬挂件7一端分别与所述缓冲管2和所述弯管3转动连接。如图1和图3所示,缓冲管上和弯管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悬挂件,悬挂件一端分别与缓冲管和弯管转动连接,使得通过悬挂件将煤粉收集器固定,在收集的过程中不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粉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管(1),所述第一套管(1)用于套设在钻杆上;缓冲管(2),所述缓冲管(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管(1)一端,所述缓冲管(2)内设置有多个凸块,多个所述凸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缓冲管(2)内壁;弯管(3),所述弯管(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管(2)另一端,所述弯管(3)上开有通孔(4)以使钻杆贯穿至所述第一套管(1)内,所述弯管(3)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收集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3)另一端设置有悬挂部(5),所述悬挂部(5)固定连接在所述弯管(3)另一端的边缘处,所述悬挂部(5)内设置有滑动环(6),所述滑动环(6)与所述弯管(3)外壁之间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1)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套管(13)一端,所述第一套管(1)另一端设置有连接部(12),所述第二套管(13)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12)相匹配的螺纹以螺接所述连接部(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2)上和所述弯管(3)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悬挂件(7),所述悬挂件(7)一端分别与所述缓冲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毕青泉张海波张存港王超陈亮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