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压缩介入器械的压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75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压缩介入器械的压握器,压握器包括壳体、施力块以及齿圈,所述壳体带有贯通的器械通道;所述施力块有多个且活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各施力块绕所述器械通道分布,多个施力块具有相对的聚拢状态或分离状态,并在切换状态过程中相应的收放器械通道;所述齿圈与所述壳体转动配合,所述齿圈同步驱动多个施力块切换状态。该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齿圈驱动施力块运动,使压握器的零部件的数样减少,可以更好的控制开模成本以及零件尺寸,起到组装简单,无繁琐的固定装配形式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压缩介入器械的压握器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压缩介入器械的压握器。

技术介绍

[0002]介入器械为了便于在体内输送,手术前需要利用压握器进行径向压缩,以获得较小的径向尺寸,压缩后装载至输送系统,并以压缩状态送至体内治疗部位,最后在期望位置处扩张至功能尺寸。
[0003]现有技术中的压握器包括多个作用于介入器械的施力部件,各施力部件的相对运动,可对介入器械进行径向压缩,例如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一种压握器中配置有多个作为施力件的滑块,但由于受结构限制,各滑块的形状不同,在组装时存在对位繁琐,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用于压缩介入器械的压握器,所述压握器包括:
[0005]壳体,所述壳体带有贯通的器械通道;
[0006]施力块,所述施力块有多个且活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各施力块绕所述器械通道分布,多个施力块具有相对的聚拢状态或分离状态,并在切换状态过程中相应的收放器械通道;
[0007]齿圈,所述齿圈与所述壳体转动配合,所述齿圈同步驱动多个施力块切换状态。
[0008]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0009]可选的,所述施力块由聚拢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时,沿器械通道的周向,相邻两施力块之间始终相互抵靠。
[0010]可选的,所述压握器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在所述齿圈和各施力块之间传动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0012]齿条,设置于各施力块;
[0013]传动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各齿条与所述齿圈之间通过一个或多个所述传动齿轮啮合传动。
[0014]可选的,所述齿圈包括环形部,以及分布在环形部上且与所述施力块传动配合的驱动齿,所述驱动齿的设置方式为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0015]所述驱动齿为分布在环形部内缘的内齿;
[0016]所述驱动齿为分布在环形部外缘的外齿;
[0017]所述驱动齿为分布在环形部轴向端面的侧齿。
[0018]可选的,所述驱动齿的数量是所述施力块的数量的整数倍。
[0019]可选的,所述传动齿轮采用1~3级的齿轮传动,按照传动次序,其中首级与所述齿圈相啮合,末级与所述齿条相啮合。
[0020]可选的,所述传动齿轮包括多套,每套对应一施力块。
[0021]可选的,每套传动齿轮中包括第一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固定设置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圈相啮合,第二齿轮与对应施力块上的齿条相啮合。
[0022]可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圈的传动比范围为1:(5~15);
[0023]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齿圈的传动比范围为1:(5~15)。
[0024]可选的,所述压握器还包括用以驱动所述齿圈转动的驱动机构。
[0025]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以下方式的至少一种:
[0026]方式A,所述驱动机构为与所述齿圈间接或直接连接的驱动把手;
[0027]方式B,所述驱动机构为与所述齿圈传动连接的电动件。
[0028]可选的,所述压握器还包括有底座,所述壳体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底座。
[0029]可选的,所述压握器使用状态下,所述驱动把手行程的最低点与最高点均位于壳体纵剖面的同侧,所述纵剖面与所述底座的底面垂直且过所述壳体的轴线。
[0030]可选的,所述压握器使用状态下,所述驱动把手行程的最高点与所述壳体的最高点两者对应的圆心角为40度~60度。
[0031]可选的,所述介入器械为人工心脏瓣膜。
[0032]本申请公开的压握器通过齿圈驱动施力块运动,使压握器的零部件的数样减少,可以更好的控制开模成本以及零件尺寸,起到组装简单,无繁琐的固定装配形式的效果。
[0033]具体的有益技术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具体结构或步骤进一步阐释。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中压握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中压握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3为图1中压握器省略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4为图1中压握器省略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5为图1中压握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9]图6为图3中齿圈与施力块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7为图3中齿圈与施力块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8为图6中齿圈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9为图6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10为图7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11为图6中施力块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12为驱动把手与壳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6]图13为图12中驱动把手与壳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47]图14为图1中壳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48]图15为图14中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9]图16为图14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17为压握器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18为压握器的结构示意图;
[0052]图19为图18中压握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53]图2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介入器械的装载方法的流程图;
[0054]图21为介入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0055]图22为介入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0056]图23为介入器械装载至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57]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58]100、压握器;101、器械通道;103、输送系统;104、第一管件;105、第二管件;106、引导头;107、安装头;
[0059]10、壳体;11、操作窗;12、安装室;13、导向单元;131、导向板;132、导向槽;133、避让区;14、窗口;15、本体;16、盖板;
[0060]20、施力块;21、折弯部;211、第一边缘面;212、第二边缘面;213、弧形过渡面;
[0061]30、齿圈;31、环形部;32、驱动齿;33、减重槽;34、连接部;35、卡槽;
[0062]40、传动机构;41、齿条;42、传动齿轮;421、第一齿轮;422、第二齿轮;
[0063]50、驱动机构;51、驱动把手;511、握持部;512、卡接部;52、遮挡板;
[0064]60、底座;61、卡接结构;611、卡舌;612、卡槽;62、安装槽;
[0065]70、限位部件;71、固定部;72、调节部;721、承托槽;73、锁定机构;731、螺柱; 732、操作部;733、螺纹孔;
[006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压缩介入器械的压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握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带有贯通的器械通道;施力块,所述施力块有多个且活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各施力块绕所述器械通道分布,多个施力块具有相对的聚拢状态或分离状态,并在切换状态过程中相应的收放器械通道;齿圈,所述齿圈与所述壳体转动配合,所述齿圈同步驱动多个施力块切换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缩介入器械的压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块由聚拢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时,沿器械通道的周向,相邻两施力块之间始终相互抵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缩介入器械的压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握器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在所述齿圈和各施力块之间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压缩介入器械的压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条,设置于各施力块;传动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各齿条与所述齿圈之间通过一个或多个所述传动齿轮啮合传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缩介入器械的压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包括环形部,以及分布在环形部上且与所述施力块传动配合的驱动齿,所述驱动齿的设置方式为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驱动齿为分布在环形部内缘的内齿;所述驱动齿为分布在环形部外缘的外齿;所述驱动齿为分布在环形部轴向端面的侧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压缩介入器械的压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的数量是所述施力块的数量的整数倍。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压缩介入器械的压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采用1~3级的齿轮传动,其中首级与所述齿圈相啮合,末级与所述齿条相啮合。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压缩介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王翔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