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温度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175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温度调节系统,包括规则排布于电池包内的多个电池模组,每个电池模组内包括多片沿纵向排布的电芯,所述电芯之间设有若干导热铝板,所述导热铝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横向的弯折结构,每个所述电池模组内还设有液冷板,所述液冷板设置于所述电芯的下方,并与所述弯折结构贴合;所述液冷板内设有若干流道,所述流道内流通有冷却液,若干所述流道串联连接,所述流道汇集后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安装有快插接头;位于不同电池模组内的多个液冷板中的流道通过所述快插接头进行并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液冷板集成在电池模组的内部,省略了现有技术中的导热垫和支撑结构,缩短了导热路径,减小了电池包的体积和重量。包的体积和重量。包的体积和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温度调节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温度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也越来越普及,因而动力电池也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由于动力电池在大功率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动力电池的温度升高,而高温会直接影响动力电池的寿命和可靠性。而在冬季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动力电池的温度过低又会影响动力电池的容量,导致汽车难以启动或者影响加速性能。因此,通常需要在电池包内设置温度调节系统。
[0003]现有的温度调节系统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在封装好的电池模组1的底部设置液冷板2,液冷板2内流通有冷却液,冷却液通过管路流经加热器或冷凝器等热交换循环系统,实现冷热交换,达到调节冷却液温度的目的,继而调节与液冷板2接触的电池模组1的温度。上述结构中,为增强液冷板2与电池模组1之间的热交换能力,需要在电池模组1与液冷板2之间设置导热垫3,但是这又使得电池模组1内的电芯与液冷板2之间包含了电池模组1的下壳体、导热垫3等多层结构,增加了整个电池包的体积和重量。另外,每个电池包内包含多个电池模组1,下方的液冷板2也需要覆盖多个电池模组1,导致液冷板2的面积较大,液冷板2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会难以与电池模组1紧密贴合,影响调温效率,因此,需要在液冷板2与电池包外壳之间设置弹簧钢板、泡棉、橡胶垫等支撑结构4,为液冷板2提供持续的向上的推力,确保液冷板2与电池模组1紧密贴合,这进一步增加了整个电池包的体积和重量。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调温效果好、重量轻、体积小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温度调节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温度调节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温度调节系统,包括规则排布于电池包内的多个电池模组,每个电池模组内包括多片沿纵向排布的电芯,所述电芯之间设有若干导热铝板,所述导热铝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横向的弯折结构,每个所述电池模组内还设有液冷板,所述液冷板设置于所述电芯的下方,并与所述弯折结构贴合;所述液冷板内设有若干流道,所述流道内流通有冷却液,若干所述流道串联连接,所述流道汇集后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安装有快插接头;位于不同电池模组内的多个液冷板中的流道通过所述快插接头并联连接。
[0007]较佳地,所述液冷板采用铝材质制成。
[0008]较佳地,所述流道的横截面为腰型孔。
[0009]较佳地,所述腰型孔内设有若干扰流条。
[0010]较佳地,每隔两片所述电芯设置一个所述导热铝板,每个所述导热铝板的弯折结
构对应位于左右两侧的各一片电芯。
[0011]较佳地,所述液冷板与所述弯折结构通过钎焊固接或者粘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温度调节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0013]1、本技术将液冷板集成在电池模组的内部,液冷板与电池模组内的电芯直接接触,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少了电池模组下壳体及导热垫的阻隔,缩短了导热路径,增强了导热效果;
[0014]2、本技术省略了导热垫和支撑结构,减小了电池包的体积和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5]3、本申请将调温功能集成在了电池模组内,实现了电池模组的标准模块化,只需利用快插接头实现流道的快速连接,即可实现电池模组在不同场合的通用;
[0016]4、本申请中,电芯与电芯之间、电芯与液冷板之间、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之间,均实现了紧凑的排布连接,空间利用率高,在相同体积和重量下,提高了电池包的容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温度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温度调节系统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温度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温度调节系统的剖视图;
[0021]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
[0022]图1

2中:1

电池模组、2

液冷板、3

导热垫、4

支撑结构;
[0023]图3

5中:10

电池模组、20

电芯、30

导热铝板、31

弯折结构、40

液冷板、41

流道、50

快插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5]本技术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温度调节系统,如图3至图5所示,包括规则排布于电池包内的多个电池模组10,每个电池模组10内包括多片沿纵向排布的电芯20,所述电芯20之间设有若干导热铝板30,所述导热铝板30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横向的弯折结构31,每个所述电池模组10内还设有液冷板40,所述液冷板40设置于所述电芯20的下方,并与所述弯折结构31贴合;所述液冷板40内设有若干流道41,所述流道41内流通有冷却液(未图示),若干所述流道41串联连接,所述流道41汇集后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安装有快插接头50;位于不同电池模组10内的多个液冷板40中的流道41通过所述快插接头50并联连接,并延伸至所述电池包外部,使流道41内的冷却液流至热交换循环系统,实现冷热交换。
[0026]本技术将液冷板40集成在电池模组10的内部,减少了液冷板40与电池模组10内的电芯20之间的阻隔,缩短了导热路径,增强了导热效果;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
型省略了导热垫和支撑结构,减小了电池包的体积和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需要说明的是,位于同一电池模组10内的流道41串联,可以增加电池模组10内流道41的长度,从而增加热交换效率,而位于不同电池模组10内的流道41并联,可以确保温度调节系统对电池包内的每一块电池模组10起到同等调温效果。
[0027]较佳地,请重点参考图4,所述液冷板40采用铝材质制成,具体地,所述液冷板40可以采用挤压口琴管的方式成型,也可以采用冲压成型,也可以采用在铝板内嵌入管道作为流道41的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流道41的横截面为腰型孔,以增大冷却液的流量。较佳地,所述腰型孔内还可以设有若干扰流条(未图示),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当然,所述流道41的具体截面形状、截面大小可根据具体需求调整,只需达到上述技术效果即可。
[0028]较佳地,请重点参考图4和图5,每隔两片所述电芯20设置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规则排布于电池包内的多个电池模组,每个电池模组内包括多片沿纵向排布的电芯,所述电芯之间设有若干导热铝板,所述导热铝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横向的弯折结构,每个所述电池模组内还设有液冷板,所述液冷板设置于所述电芯的下方,并与所述弯折结构贴合;所述液冷板内设有若干流道,所述流道内流通有冷却液,若干所述流道串联连接,所述流道汇集后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安装有快插接头;位于不同电池模组内的多个液冷板中的流道通过所述快插接头并联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温度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永福朱红陈宾沈赟周海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