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栽培侧耳属食用菌的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6160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侧耳属食用菌的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菌草鲜草生料基质采用石灰水处理的新鲜菌草作为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的主要成分,所述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的pH值为9.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栽培侧耳属食用菌的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特别涉及一种栽培侧耳属食用菌的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侧耳属食用菌种类繁多,例如:平菇、紫孢平菇、小平菇、榆黄蘑等,营养丰富,以下以平菇为例。平菇又名北风菌、冻菇,是为担子菌门、伞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真菌。其肉质鲜美,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平菇不仅具有营养价值,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平菇因含有一种葡聚糖和麦角硫因类成分,而具有抗氧化功能;可通过调节一些酶以达到保肝作用。不仅如此,平菇还具有降血压降血糖的功效,能有效抑制病毒生长,抑制常见炎症,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平菇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因此长期食用平菇,有益身体健康。
[0003]菌草是适用于栽培食(药)用菌的草本植物。其适应性强、光合作用强、产量高、为优良的可再生资源。因其自身营养丰富,因此用菌草栽培的食(药)用菌生产周期短、生物转化率高、食药用菌质量好;又因菌草本身含有抑菌物质,故可进一步用于生料栽培。菌草为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的菌糟含有大量有机质和丰富的菌群,可用于土壤改良。
[0004]侧耳属食用菌栽培方法目前主要有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两种栽培模式。最常用的为熟料栽培模式,经过高温灭菌,杀死培养料中的杂菌和害虫,原料中的养分分解比较充分,接种后发菌快。但是操作繁琐、设备和技术门槛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此方法在扶贫及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推广上的应用。发酵料栽培平菇工艺可以不需要高温灭菌,设备和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但发酵料的准备较生料方法仍较为繁琐,发酵也会损失大量的营养,发酵时间较长且占用的空间较大,发酵程度也较难掌握。以上两种栽培方法的培养料一般采用干燥的木屑、棉子壳、秸秆作为培养料的基料;木屑的成本较高,而棉籽壳、秸秆则存在农药残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栽培侧耳属食用菌的菌草鲜草生料基质及其应用,所述菌草鲜草生料基质采用了生长迅速的新鲜菌草为主要原料,同时不需要将鲜草进行干燥处理,不需要添加杀菌剂和抗生素,绿色环保且节约了大量的栽培时间和人工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在不发达地区推广应用,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0006]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侧耳属食用菌的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的制备方法,所述菌草鲜草生料基质采用石灰水处理的新鲜菌草作为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的主要成分,所述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的pH值为9.5

10.5。
[0007]研究人员发现,可以通过石灰水去除鲜菌草中过多的氰苷、单宁、植酸、短链脂肪酸等抑制侧耳属食用菌生长的抗营养因子,而在初始pH值为9.5

10.5的培养料环境中,可
有效的防止绿色木霉、毛霉和链孢霉的污染,而不影响侧耳属食用菌的生长。而所述侧耳属食用菌包括平菇、紫孢平菇、小平菇、榆黄蘑,自身可耐受9.5

10.5的pH值。
[0008]进一步的,所述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构成:0.2

0.5wt%淀粉,1.5

2.5wt%石灰,余量为用0.2

2wt%石灰水浸泡后、含水量为62

68%的菌草;所述菌草包括巨菌草,芦竹,五节芒,象草,皇竹草或其组合物。
[0009]本专利技术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的原材料采用生长迅速的新鲜菌草,即采即用,方便快捷。菌草适应性强、光合作用强、植株高大、产量高、为优良的可再生资源,符合可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可代替木屑,缓解菌林矛盾,保护森林资源;替代棉子壳,可避免潜在棉酚残留的风险,替代秸秆,可避免潜在农药残留超标的风险,且营养更加丰富。同时,实现了随采随用、无需干燥、节约储存空间等,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工成本;可配合现有工厂化设备实现大规模生产,节省大量设备投入成本;降低操作难度,大幅降低了技术成本,拓宽了使用范围,更加适合在欠发达地区推广应用。
[0010]进一步的,所述菌草鲜草生料基质中还包括00.05

0.5wt%氯化钠、0.01

0.06wt%的氯化镁、20

300mg/kg的硫酸镁、20

200mg/kg的硫酸钙、10

150mg/kg的硫酸钾、5

50mg/kg七水合硫酸亚铁、10

100mg/kg磷酸二氢钾、5

20mg/kg复合维生素B。在菌草鲜草生料基质中加入镁离子与亚铁离子及磷酸根离子,可以进一步的和菌草成分中抑制侧耳属食用菌生长的抗营养因子反应,使这些抗营养因子在微生物作用下钝化。
[0011]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栽培侧耳属食用菌的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的应用,用于栽培侧耳属食用菌,所述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母种培养:将侧耳属食用菌菌种接入PDA培养基,22

28℃条件下培养,获得侧耳属食用菌母种;母种培养时间为7

10天。
[0013]原种制备:将所述侧耳属食用菌母种接入灭菌后的原种培养料,22

28℃培养至菌丝长满菌袋,获得侧耳属食用菌原种;所接入的侧耳属食用菌母种采用生长旺盛的平菇母种,原种制备时间为30

50天;最后得到的侧耳属食用菌原种菌丝洁白致密,菌种结实,表面无污染。
[0014]菌丝体培养:将侧耳属食用菌原种接入菌草鲜草生料基质中后,移入空气湿度为70

80%的菇房中进行避光培养至菌丝长满菌草鲜草生料基质;
[0015]其中菌丝体培养步骤中,侧耳属食用菌原种接入菌草鲜草生料基质无需在无菌环境中进行,可进行开放式接种。而相关环境和材料的消毒只需使用饱和石灰水即可。
[0016]侧耳属食用菌原种接入菌草鲜草生料基质完毕,在菌种上方覆盖0.2

3cm厚的菌草鲜草生料基质,防止霉菌污染保证侧耳属食用菌原种的湿润。
[0017]出菇培养:将完成菌丝体培养的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移入空气湿度为85

95%的光照充足、富氧环境中,进行出菇栽培,至子实体生长成熟。在出菇培养步骤中,从出现原基到采收子实体的时间为7

14天。
[0018]培养步骤中,不同出菇方式的培养温度和方法不同,一般有3种出菇方式:层架式出菇:将菌丝长满的菌袋放入出菇房进行出菇管理,在菌袋一面开口,控制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在85

95%,棚内培养温度根据菇的温型不同而定,常规在15

28℃之间;
[0019]地栽式出菇:将菌丝长满的菌袋开袋,放入撒过熟石灰或生石灰(氢氧化钙或氧化钙)消毒的土坑中,放入菌包并覆土,留菌包一端少量外露,搭建简易菇棚,控制环境空气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栽培侧耳属食用菌的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草鲜草生料基质采用石灰水处理的新鲜菌草作为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的主要成分,所述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的pH值为9.5

1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构成:0.2

0.5wt%淀粉,1.5

2.5wt%石灰,余量为用0.2

2wt%石灰水浸泡后、含水量为62

68%的菌草;用于制备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的菌草包括巨菌草,芦竹,五节芒,象草,皇竹草或其组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草鲜草生料基质中还包括0.05

0.5wt%氯化钠、0.01

0.06wt%的氯化镁、20

300mg/kg的硫酸镁、20

200mg/kg的硫酸钙、10

150mg/kg的硫酸钾、5

50mg/kg七水合硫酸亚铁、10

100mg/kg磷酸二氢钾、5

20mg/kg复合维生素B。4.一种栽培侧耳属食用菌的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侧耳属食用菌栽培上的应用,所述栽培包括以下步骤:母种培养:将侧耳属食用菌菌种接入PDA培养基,22

28℃条件下培养,获得食用菌母种;原种制备:将所述侧耳属食用菌母种接入灭菌后的原种培养料,22

28℃培养至菌丝长满菌袋,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占熺张煜隆陈靖思李治君林冬梅林占森林辉陈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正原菌草国际合作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