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NC加工的铰链式内撑机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152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8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CNC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CNC加工的铰链式内撑机构装置,包括:固定底座,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座,第一连接座的大小和固定底座的大小相匹配;内撑夹具,设置在第一连接座的上表面,内撑夹具的端部中心位置开设有通槽;气缸,设置在第一连接座的正上方,气缸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有益效果为:此装置通过气缸带动多穴位铰链式内撑机构实现快速夹紧、快速取放产品,此装置成本低,小巧实用,占用空间小,不会出现取放产品造成的三伤,可多穴位加工,人工工作效率高。人工工作效率高。人工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CNC加工的铰链式内撑机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CNC加工
,具体为基于CNC加工的铰链式内撑机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金属CNC加工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高精度且奇形怪状的金属类零件需要使用CNC加工成型,为满足这一需求,就需要在CNC机台上安装高精密辅助装夹装置,以空间狭小的深腔体类金属产品为例,CNC精加工产品外表面轮廓时,如何保证产品加工尺寸,如何保证内腔不会出现三伤,如何保证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出现倾斜晃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大难题;
[0003]对于空间狭小的深腔体类产品,业内大多采用套筒式镶件,通过镶件与产品内腔配合间隙来控制产品的松紧;或是把套筒式镶件分割成多块,靠外部多个气缸拉动分割块来控制产品的松紧,这两种方式,前者对套筒式镶件与产品的配合精度要求很高,容易出现要么过松,要么过紧的状态,过松产品加工尺寸超差不合格,过紧人工取放困难,易出现蹭伤产品内腔,甚至卡死产品现象,人工工作效率低,后者虽取放产品容易,但是机构过于复杂,成本高,需要机床或设备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分割块受力点距产品顶部较远,加工时产品有倾斜风险,机构如此复杂,多为单穴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CNC加工的铰链式内撑机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CNC加工的铰链式内撑机构装置,所述基于CNC加工的铰链式内撑机构装置包括:
[0006]固定底座,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座,第一连接座的大小和固定底座的大小相匹配;
[0007]内撑夹具,内撑夹具设置在第一连接座的上表面,内撑夹具的端部中心位置开设有通槽;
[0008]气缸,气缸设置在第一连接座的正上方,气缸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座。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呈弧形结构,且第二连接座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二连接座均匀对称分布,且两组第二连接座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气缸,气缸通过两组第二连接座与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座,导向座通过气缸滑动设置在两组第二连接座的内部,且导向座的底端开设有卡槽,卡槽开设有四组,四组卡槽均匀对称分布,且四组卡槽的内部均铰接设置有铰接杆。
[0011]优选的,所述铰接杆的端部大小和卡槽的内部大小相匹配,且四组铰接杆的中心位置均铰接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远离铰接杆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在固定底座的上表面。
[0012]优选的,所述铰接杆远离导向座的一端端部铰接有拉杆,拉杆滑动设置在通槽的
内部,拉杆的大小和通槽的内部大小相匹配,通槽开设在内撑夹具的内部,内撑夹具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座的上表面,且内撑夹具设置有四组,四组内撑夹具均匀对称分布在第一连接座的上表面四周。
[0013]优选的,所述拉杆远离铰接杆的一端上表面设置有斜切块,斜切块滑动设置在滑动槽的内部,滑动槽的大小和斜切块的侧壁大小相匹配,滑动槽固定设置在活动块的一侧侧壁,且活动块滑动设置在内撑夹具的侧壁。
[0014]优选的,所述活动块设置有两组,两组活动块以内撑夹具为中心进行均匀对称分布,且两组活动块的侧壁均开设有通孔,通孔开设有两组,两组通孔均匀对称分布,且两组通孔的内部均插接设置有限位螺栓。
[0015]优选的,所述限位螺栓的大小和通孔的内部大小相匹配,且限位螺栓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远离限位螺栓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在内撑夹具的内部,活动块通过限位螺栓和复位弹簧的配合进行弹性设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提出的基于CNC加工的铰链式内撑机构装置,此装置通过气缸带动多穴位铰链式内撑机构实现快速夹紧、快速取放产品,此装置成本低,小巧实用,占用空间小,不会出现取放产品造成的三伤,可多穴位加工,人工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铰链式内撑机构与待加工产品爆炸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内撑夹具结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气缸与内撑夹具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气缸与内撑夹具结构剖视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导向座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固定底座1、第一连接座2、气缸3、待加工产品4、第二连接座5、内撑夹具6、斜切块7、滑动槽8、拉杆9、通孔10、限位螺栓11、复位弹簧12、铰接杆13、支撑块14、通槽15、导向座16、卡槽17、活动块18。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基于CNC加工的铰链式内撑机构装置,基于CNC加工的铰链式内撑机构装置包括:
[0027]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座2,第一连接座2的大小和固定底座1的大小相匹配,第一连接座2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座5,第二连接座5呈弧形结构,且第二连接座5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二连接座5均匀对称分布,且两组第二连接座5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气缸3,气缸3通过两组第二连接座5与第一连接座2固定连
接,;
[0028]内撑夹具6,内撑夹具6设置在第一连接座2的上表面,内撑夹具6的端部中心位置开设有通槽15,拉杆9远离铰接杆13的一端上表面设置有斜切块7,斜切块7滑动设置在滑动槽8的内部,滑动槽8的大小和斜切块7的侧壁大小相匹配,滑动槽8固定设置在活动块18的一侧侧壁,且活动块18滑动设置在内撑夹具6的侧壁,活动块18设置有两组,两组活动块18以内撑夹具6为中心进行均匀对称分布,且两组活动块18的侧壁均开设有通孔10,通孔10开设有两组,两组通孔10均匀对称分布,且两组通孔10的内部均插接设置有限位螺栓11,限位螺栓11的大小和通孔10的内部大小相匹配,且限位螺栓11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2,复位弹簧12远离限位螺栓11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在内撑夹具6的内部,活动块18通过限位螺栓11和复位弹簧12的配合进行弹性设置;
[0029]气缸3,气缸3设置在第一连接座2的正上方,气缸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座5,气缸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座16,导向座16通过气缸3滑动设置在两组第二连接座5的内部,且导向座16的底端开设有卡槽17,卡槽17开设有四组,四组卡槽17均匀对称分布,且四组卡槽17的内部均铰接设置有铰接杆13,铰接杆13的端部大小和卡槽17的内部大小相匹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CNC加工的铰链式内撑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CNC加工的铰链式内撑机构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座(2),第一连接座(2)的大小和固定底座(1)的大小相匹配;内撑夹具(6),内撑夹具(6)设置在第一连接座(2)的上表面,内撑夹具(6)的端部中心位置开设有通槽(15);气缸(3),气缸(3)设置在第一连接座(2)的正上方,气缸(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座(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NC加工的铰链式内撑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2)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座(5),第二连接座(5)呈弧形结构,且第二连接座(5)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二连接座(5)均匀对称分布,且两组第二连接座(5)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气缸(3),气缸(3)通过两组第二连接座(5)与第一连接座(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CNC加工的铰链式内撑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座(16),导向座(16)通过气缸(3)滑动设置在两组第二连接座(5)的内部,且导向座(16)的底端开设有卡槽(17),卡槽(17)开设有四组,四组卡槽(17)均匀对称分布,且四组卡槽(17)的内部均铰接设置有铰接杆(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CNC加工的铰链式内撑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杆(13)的端部大小和卡槽(17)的内部大小相匹配,且四组铰接杆(13)的中心位置均铰接连接有支撑块(14),支撑块(14)远离铰接杆(13)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在固定底座(1)的上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富诚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