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工程用平板钢闸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39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8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工程用平板钢闸门,涉及河道施工工程领域,通过将前底止水组件置于闸门板的挡水侧,后底止水组件置于闸门板的非挡水侧;及闸门板的挡水面板的侧部设置有侧止水组件和侧止水组件的底端部与前底止水组件的侧端部之间粘接连接有阻水橡胶块;优化闸门板底部及侧部的封水止水形式,尤其是对边角位置的闸门板防水封堵进行结构设计优化,采用双重密封止水的结构,保证底部和侧部良好的密封效果,为应对底部与侧部交界处的防水封堵不严密从而导致渗漏的技术问题,增设有阻水橡胶块以连接封堵边角处的漏水区域,从而消除底部边角难封堵漏水的情况。消除底部边角难封堵漏水的情况。消除底部边角难封堵漏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工程用平板钢闸门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施工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工程用平板钢闸门。

技术介绍

[0002]平板钢闸门用于关闭和开放泄水通道的控制设施。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以拦截水流,控制水位、调节流量、排放泥沙和飘浮物等。其中平板钢板闸是水利工程中的常用闸门形式,其挡水面为平面结构,是用来开启、关闭局部水工建筑物中过水口的活动结构,小型的平板钢板闸能够起到调节河道流量、控制水位的作用,大型的平板钢板闸还可用以辅助运送船只通航。
[0003]在水利工程运行当中,闸门止水状况是否良好,对引洪工作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闸门漏水问题也一直困扰着管理人员;在当下的工程中,闸门的漏水现象普遍存在,并且绝大部分的情况都在闸门的四角或是底部发生,在设计中虽然闸门有各种各样的止水形式,可是在实际中往往会将止水形式的选择忽略,同时对漏水通道没有足够的重视,严重影响到闸门的封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以上闸门封水设计不完善,漏水通道及闸门边角密封效果差容易导致漏水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河道工程用平板钢闸门。
[0005]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河道工程用平板钢闸门,包括门槽组件和闸门板,所述门槽组件与闸门板上下升降连接,所述闸门板上设有滑动轮组,所述闸门板的上端面设有起吊孔,所述闸门板的底部设有底止水组件;所述底止水组件包括前底止水组件和后底止水组件,所述前底止水组件位于所述闸门板的挡水侧,所述后底止水组件位于所述闸门板的非挡水侧;所述闸门板的挡水面板的侧部设置有侧止水组件;所述侧止水组件的底端部与前底止水组件的侧端部之间粘接连接有阻水橡胶块。
[0006]通过使用以上技术方案,底止水组件采用双重密封止水的结构,有利于闸门板的底部封水效果,同时可以有效降低闸门板底部封水槽中的泥沙等杂物的影响,保证底部良好的密封效果,同时侧部的防水组件有效实现侧部的防水封堵,为应对底部与侧部交界处的防水封堵不严密从而导致渗漏的技术问题,增设有阻水橡胶块以连接封堵边角处的漏水区域,从而消除底部边角难封堵漏水的情况。
[0007]作为优选,所述前底止水组件包括橡胶止水条和夹板固定件,所述夹板固定件固定连接在闸门板的底部;挡水侧所述夹板固定件的侧端部与所述侧止水组件之间粘接连接有阻水橡胶块;所述橡胶止水条设置在夹板固定件之间,所述橡胶止水条的底端长于夹板固定件的长度不高于10mm。
[0008]作为优选,所述侧止水组件包括止水垫板、止水条和止水压板,所述止水垫板与止水压板之间夹设有止水条,所述止水压板通过螺栓贯穿止水条与止水垫板固定连接闸门板,所述止水条与所述止水条与门槽组件接触。
[0009]通过使用以上技术方案,侧止水组件的结构设计有效实现了闸门板侧部防水封堵效果,止水条采用P型结构的止水条可以有效的保证与门槽组件的紧密贴合,整体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使其在闸门板上固定及更换相较于粘接更加方便。
[0010]作为优选,所述闸门板的前侧面设有支撑肋板和加固板,所述支撑肋板交错设置在闸门板的前侧面,所述支撑肋板上焊接连接有加固板。
[0011]作为优选,所述滑动轮组包括主滑动轮组和侧滑动轮组,所述主滑动轮组对称设置在闸门板的两侧面,所述主滑动轮组与门槽组件滑动连接;所述侧滑动轮组对称设置在闸门板的非挡水面的两侧部,所述主滑动轮组和侧滑动轮组分别与门槽组件滚动连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门槽组件包括闸门槽、锚固件和混凝土浇筑层,所述闸门槽通过锚固件连接混凝土浇筑层,所述闸门槽沿水流方向的两内侧面设有与主滑动轮组滑动连接的主滑轮导轨,所述闸门槽在水流下游方向的外侧面上设有与侧滑动轮组滑动连接的侧滑轮导轨。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的河道工程用平板钢闸门优化闸门板底部及侧部的封水止水形式,尤其是对边角位置的闸门板防水封堵进行结构设计优化,底止水组件采用双重密封止水的结构,有利于闸门板的底部封水效果,同时可以有效降低闸门板底部封水槽中的泥沙等杂物的影响,保证底部良好的密封效果,同时侧部的防水组件有效实现侧部的防水封堵,为应对底部与侧部交界处的防水封堵不严密从而导致渗漏的技术问题,增设有阻水橡胶块以连接封堵边角处的漏水区域,从而消除底部边角难封堵漏水的情况。
[0015]2.同时,侧止水组件的结构设计有效实现了闸门板侧部防水封堵效果,止水条采用P型结构的止水条可以有效的保证与门槽组件的紧密贴合,整体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使其在闸门板上固定及更换相较于粘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闸门板及其连接结构侧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俯视图;
[0018]图3为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2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2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门槽组件;11、闸门槽;12、锚固件;13、混凝土浇筑层;14、主滑轮导轨;15、侧滑轮导轨;2、闸门板;21、支撑肋板;22、加固板;3、滑动轮组; 31、主滑动轮组;32、侧滑动轮组;4、起吊孔;5、底止水组件;51、前底止水组件;511、橡胶止水条;512、夹板固定件;52、后底止水组件;6、侧止水组件;61、止水垫板;62、止水条;63、止水压板;7、阻水橡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实用
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5]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河道工程用平板钢闸门,如图1

图5所示,包括门槽组件1和闸门板2,闸门板2上设有滑动轮组3,闸门板2的上端面设有起吊孔 4,起吊空4连接起吊装置,通过滑动轮组3带动闸门板2沿着门槽组件1滑动运动,以实现闸门板2上下升降运动;具体的为:滑动轮组3包括主滑动轮组 31和侧滑动轮组32,主滑动轮组31对称设置在闸门板2的两侧部的板面上,侧滑动轮组32对称设置在闸门板2的非挡水面的两侧部,主滑动轮组31和侧滑动轮组32分别与门槽组件1滚动连接;门槽组件1包括闸门槽11、锚固件12和混凝土浇筑层13,所述闸门槽11通过锚固件12连接混凝土浇筑层13,所述闸门槽11沿水流方向的两内侧面设有与主滑动轮组31滑动连接的主滑轮导轨14,所述闸门槽11在水流下游方向的外侧面上设有与侧滑动轮组32滑动连接的侧滑轮导轨15。
[0026]其中,闸门板2的底部设有底止水组件5;底止水组件5包括前底止水组件 51和后底止水组件52,前底止水组件51位于所述闸门板2的挡水侧的底部,后底止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工程用平板钢闸门,包括门槽组件(1)和闸门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槽组件(1)与闸门板(2)上下升降连接,所述闸门板(2)上设有滑动轮组(3),所述闸门板(2)的上端面设有起吊孔(4),所述闸门板(2)的底部设有底止水组件(5);所述底止水组件(5)包括前底止水组件(51)和后底止水组件(52),所述前底止水组件(51)位于所述闸门板(2)的挡水侧,所述后底止水组件(52)位于所述闸门板(2)的非挡水侧;所述闸门板(2)的挡水面板的侧部设置有侧止水组件(6);所述侧止水组件(6)的底端部与前底止水组件(51)的侧端部之间粘接连接有阻水橡胶块(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工程用平板钢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止水组件(51)包括橡胶止水条(511)和夹板固定件(512),所述夹板固定件(512)固定连接在闸门板(2)的底部;挡水侧所述夹板固定件(512)的侧端部与所述侧止水组件(6)之间粘接连接有阻水橡胶块(7);所述橡胶止水条(511)设置在夹板固定件(512)之间,所述橡胶止水条(511)的底端长于夹板固定件(512)的长度不高于1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工程用平板钢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止水组件(6)包括止水垫板(61)、止水条(62)和止水压板(63),所述止水垫板(61)与止水压板(63)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玮冯义武肖百超茆晓静张涛杨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