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水路板以及净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122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8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集成水路板以及净水装置,该集成水路板包括形成在集成水路板的本体内的流道以及分别与流道彼此相互连通的接口管和连接口,其中,第一连接口和第一接口管均与第一组流道连通;第二连接口和第四接口管均与第二组流道连通;第三连接口和第六连接口均与第三组流道连通;第四连接口和第二接口管均与第四组流道连通;第五连接口和第五接口管均与第五组流道连通;其中,集成水路板还包括位于本体外侧的第一桥接管,第一桥接管与第六组流道、第七连接口和第三接口管均连通。借助第一桥接管将相互间隔的流道连通后,简化集成水路板的流道设计,提高了集成水路板的集成度。提高了集成水路板的集成度。提高了集成水路板的集成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水路板以及净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净水设备
,具体提供一种集成水路板以及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净水机的集成水路板多采用热板焊接或红外摩擦焊工艺将两片带有多个接头的塑料件加工成水路结构复杂的集成水路板,通过热板焊接或红外摩擦焊加工的水路板由于焊接溢料容易造成水路通道堵塞。
[0003]通过模具抽芯成型的方式直接铸造或注塑成型水路结构复杂的集成水路板,能够很好地优化集成水路板结构,无需在后期工序中采用热板焊接和红外摩擦焊工艺,并且能够快速、高效制造出结构复杂的集成水路板。但是,抽芯成型的抽芯流道通常为直流道,复杂的水路结构需要多个直流道配合完成。因此,接入的水路越多,多个直流道之间相互连通设计越复杂,并且过多的直流道进而导致集成水路板的体积过大,集成水路板占用净水机过多的内部空间,用户体验不理想。
[000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集成水路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集成水路板抽芯流道过多导致集成水路板的体积过大的问题。
[0006]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水路板,包括形成在所述集成水路板的本体内的流道以及分别与所述流道彼此相互连通的接口管和连接口,所述接口管包括第一接口管、第二接口管、第三接口管、第四接口管以及第五接口管;所述连接口包括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第四连接口、第五连接口、第六连接口以及第七连接口;所述流道包括第一组流道、第二组流道、第三组流道、第四组流道、第五组流道以及第六组流道;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一接口管均与所述第一组流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管均与所述第二组流道连通;所述第三连接口和所述第六连接口均与所述第三组流道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管均与所述第四组流道连通;所述第五连接口和所述第五接口管均与所述第五组流道连通;其中,所述集成水路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本体外侧的第一桥接管,所述第一桥接管与所述第六组流道、所述第七连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管均连通。
[0007]在上述的集成水路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六组流道包括第一流道腔、第二流道腔以及第三流道腔,所述第一流道腔与所述第三接口管连通,所述第三流道腔与所述第七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桥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流道腔和所述第三流道腔连通,其中,所述集成水路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腔与所述第二流道腔之间的第一电磁阀。
[0008]在上述的集成水路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组流道包括第四流道腔和第五流道腔,所述第四流道腔与所述第六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五流道腔与所述第三连接口连通,
其中,所述集成水路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流道腔与所述第五流道腔之间的单向阀,所述第一桥接管避让所述单向阀。
[0009]在上述的集成水路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四组流道包括第六流道腔,所述第六流道腔与所述第二接口管连通,其中,所述集成水路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本体外侧的第二桥接管,所述第二桥接管分别与所述第六流道腔和所述第四连接口连通。
[0010]在上述的集成水路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四组流道还包括第七主流道腔和第七副流道腔,所述第二接口管包括第二主接口管和第二副接口管,所述第七主流道腔和所述第七副流道腔分别与所述第二主接口管和所述第二副接口管连通,其中,所述集成水路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七主流道腔与所述第六流道腔之间的第二电磁阀和设置在所述第七副流道腔与所述第六流道腔之间的第三电磁阀。
[0011]在上述的集成水路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组流道包括第八流道腔和第九流道腔,所述第八流道腔与所述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九流道腔与所述第四接口管连通,其中,所述集成水路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八流道腔与所述第九流道腔之间的第四电磁阀。
[0012]在上述的集成水路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接口管位于所述本体的一个侧面上,所述连接口位于所述本体的另一个侧面上。
[0013]在上述的集成水路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成水路板还包括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三连接口以及所述第四连接口均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内,所述第五连接口、所述第六连接口以及所述第七连接口均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区内。
[0014]在上述的集成水路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成水路板还包括封堵件,所述封堵件将形成在所述集成水路板上的半封闭腔室的一端封堵以形成所述流道。
[0015]在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净水装置,包括前置滤芯、后置滤芯、反渗透滤芯以及增压泵,所述净水装置还包括所述集成水路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二连接口分别与所述前置滤芯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三连接口和所述第四连接口分别与所述后置滤芯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五连接口、所述第六连接口以及所述第七连接口分别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原水口、纯水口以及废水口连通,所述第四接口管和所述第五接口管分别与所述增压泵的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连通。
[0016]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技术的集成水路板包括形成在集成水路板的本体内的流道以及分别与流道彼此相互连通的接口管和连接口;其中,第一连接口和第一接口管均与第一组流道连通;第二连接口和第四接口管均与第二组流道连通;第三连接口和第六连接口均与第三组流道连通;第四连接口和第二接口管均与第四组流道连通;第五连接口和第五接口管均与第五组流道连通,集成水路板还包括位于本体外侧的第一桥接管,第一桥接管与第六组流道、第七连接口和第三接口管均连通。通过这样的设置,借助第一桥接管将相互间隔的流道连通,无需在集成水路板的内部增加新的流道,简化集成水路板的流道设计,减小了集成水路板的体积,提高了集成水路板的集成度。
[0017]又进一步地,第四组流道包括第六流道腔,第六流道腔与第二接口管连通,其中,集成水路板还包括位于本体外侧的第二桥接管,第二桥接管分别与第六流道腔和第四连接口连通。通过这样的设置,第二桥接管可以将跨越不同的第流道腔与连通,提高水流板流道
布局的灵活性。
[0018]又进一步地,第六组流道包括第一流道腔、第二流道腔以及第三流道腔,第一流道腔与第三接口管连通,第三流道腔与第七连接口连通,第一桥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流道腔和第三流道腔连通,其中,集成水路板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流道腔与第二流道腔之间的第一电磁阀。第三组流道包括第四流道腔和第五流道腔,第四流道腔与第六连接口连通,第五流道腔与第三连接口连通,其中,集成水路板还包括设置在第四流道腔与第五流道腔之间的单向阀,第一桥接管避让单向阀。第四组流道还包括第七主流道腔和第七副流道腔,第二接口管包括第二主接口管和第二副接口管,第七主流道腔和第七副流道腔分别与第二主接口管和第二副接口管连通,其中,集成水路板还包括设置在第七主流道腔与第六流道腔之间的第二电磁阀和设置在第七副流道腔与第六流道腔之间的第三电磁阀。第二组流道包括第八流道腔和第九流道腔,第八流道腔与第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水路板,包括形成在所述集成水路板的本体内的流道以及分别与所述流道彼此相互连通的接口管和连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管包括第一接口管、第二接口管、第三接口管、第四接口管以及第五接口管;所述连接口包括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第四连接口、第五连接口、第六连接口以及第七连接口;所述流道包括第一组流道、第二组流道、第三组流道、第四组流道、第五组流道以及第六组流道;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一接口管均与所述第一组流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管均与所述第二组流道连通;所述第三连接口和所述第六连接口均与所述第三组流道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管均与所述第四组流道连通;所述第五连接口和所述第五接口管均与所述第五组流道连通;其中,所述集成水路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本体外侧的第一桥接管,所述第一桥接管与所述第六组流道、所述第七连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管均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组流道包括第一流道腔、第二流道腔以及第三流道腔,所述第一流道腔与所述第三接口管连通,所述第三流道腔与所述第七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桥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流道腔和所述第三流道腔连通,其中,所述集成水路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腔与所述第二流道腔之间的第一电磁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组流道包括第四流道腔和第五流道腔,所述第四流道腔与所述第六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五流道腔与所述第三连接口连通,其中,所述集成水路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流道腔与所述第五流道腔之间的单向阀,所述第一桥接管避让所述单向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组流道包括第六流道腔,所述第六流道腔与所述第二接口管连通,其中,所述集成水路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本体外侧的第二桥接管,所述第二桥接管分别与所述第六流道腔和所述第四连接口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理进李键谭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施特劳斯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