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损耐用反渗透膜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981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损耐用反渗透膜元件,包括中心管、多块反渗透多层膜和多块导流布;中心管上开设有能够进出纯水的通孔,多块导流布缠绕固定于中心管上,多块导流布相重叠,且两两相邻导流布之间设置有反渗透多层膜,每块反渗透多层膜靠近中心管的一侧或远离中心管的一侧均为涂胶侧,涂胶侧涂有密封胶;反渗透多层膜包括反渗透膜和浓水网,所述反渗透膜的一侧设有聚酰胺层,每块反渗透膜相向对折,两层反渗透膜层之间设置有浓水网,所述浓水网靠近反渗透膜折痕的一端包裹有防护层。本专利浓水网包裹防护层,避免损伤反渗透膜,延长了反渗透膜元件的使用寿命,提高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膜层设置简单,增大了膜元件的膜面积,进而能够有效提升水通量和脱盐率。进而能够有效提升水通量和脱盐率。进而能够有效提升水通量和脱盐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损耐用反渗透膜元件


[0001]本技术涉及反渗透膜
,尤其涉及一种无损耐用反渗透膜元件。

技术介绍

[0002]反渗透膜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压力驱动分离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技术,能够满足现代工业对节能环保的技术要求,已经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膜分离过程是在外力(包括压力差、浓度差、温度差、电位差等)推动下,使混合流体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从而达到选择性过滤的目的。反渗透膜功能层的孔径在0.1

1nm,几乎能够截留水中全部的悬浮物和溶质,反渗透膜在分离一价小分子溶质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0003]一般情况下,反渗透膜元件采用浓水网、反渗透膜和导流布固定于中心管上制备得到,但是浓水网呈网格状,在长期使用过程或膜元件被高压冲击时,浓水网边缘毛刺容易损伤反渗透膜,从而破坏膜元件,影响其过滤效果,大大折损膜元件的使用寿命。
[0004]因此,结合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损耐用反渗透膜元件,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前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损耐用反渗透膜元件,包括中心管、多块反渗透多层膜和多块导流布;中心管上开设有能够进出纯水的通孔,多块导流布缠绕固定于中心管上,多块导流布相重叠,且两两相邻导流布之间设置有反渗透多层膜,每块反渗透多层膜固定于中心管的一端为无胶侧,每块反渗透多层膜靠近中心管的一侧或远离中心管的一侧均为涂胶侧,涂胶侧涂有密封胶;
[0007]反渗透多层膜包括反渗透膜和浓水网,所述反渗透膜的一侧设有聚酰胺层,每块反渗透膜相向对折为两层反渗透膜层,所述反渗透膜上的聚酰胺层位于两层反渗透膜层的内侧,两层反渗透膜层之间设置有浓水网,所述浓水网靠近反渗透膜折痕的一端包裹有防护层。
[0008]作为本技术所述的无损耐用反渗透膜元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护层焊接固定于浓水网靠近反渗透膜折痕的一端。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无损耐用反渗透膜元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护层为无纺布、塑料薄膜或透明胶带。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无损耐用反渗透膜元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护层的宽度为3

4cm。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无损耐用反渗透膜元件的一种优选方案,透明胶带为3M胶带。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无损耐用反渗透膜元件的一种次优方案,两两相邻导流布
之间设置有两块反渗透多层膜,密封胶设置于反渗透多层膜靠近导流布的一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有一下一种或多种有益效果:
[0014]浓水网靠近反渗透膜折痕的一端包裹防护层,避免浓水网与反渗透膜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反渗透膜元件在卷制过程中、或长期使用过程中、或反渗透膜元件受到高压后浓水网边缘毛刺损伤反渗透膜,极大地延长了反渗透膜元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反渗透膜元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15]本专利的反渗透膜元件的膜层设置简单,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同时由于膜层设置简单,相对的增大了膜元件的膜面积,进而能够有效提升水通量和脱盐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申请所述的浓水网的一端包裹防护层的制备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申请所述的反渗透多层膜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申请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

中心管,2

反渗透多层膜,3

导流布,11

通孔,201

密封胶,21

反渗透膜,22

浓水网,23

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说明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有”、“设有”、“放置”、“开设”、“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0025]请参阅图1

3,如图1

3所示,一种无损耐用反渗透膜元件,包括中心管1、多块反渗透多层膜2和多块导流布3;反渗透膜元件的膜层设置简单,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同时由于膜层设置简单,相对的增大了膜元件的膜面积,进而能够有效提升水通量和脱盐率。
[0026]中心管1上开设有能够进出纯水的通孔11,多块导流布3缠绕固定于中心管1上,多块导流布3相重叠,且两两相邻导流布3之间设置有反渗透多层膜2,每块反渗透多层膜2固定于中心管的一端为无胶侧,每块反渗透多层膜2靠近中心管的一侧或远离中心管的一侧均为涂胶侧,涂胶侧涂有密封胶201;示例中,反渗透多层膜2和导流布3依次交替放置,靠近中心管的最底层为导流布。
[0027]反渗透多层膜2包括反渗透膜21和浓水网22,所述反渗透膜21的一侧设有聚酰胺层,每块反渗透膜21相向对折为两层反渗透膜层,所述反渗透膜21上的聚酰胺层位于两层反渗透膜层的内侧,两层反渗透膜层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损耐用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管(1)、多块反渗透多层膜(2)和多块导流布(3);中心管(1)上开设有能够进出纯水的通孔(11),多块导流布(3)缠绕固定于中心管(1)上,多块导流布(3)相重叠,且两两相邻导流布(3)之间设置有反渗透多层膜(2),每块反渗透多层膜(2)固定于中心管的一端为无胶侧,每块反渗透多层膜(2)靠近中心管的一侧或远离中心管的一侧均为涂胶侧,涂胶侧涂有密封胶(201);反渗透多层膜(2)包括反渗透膜(21)和浓水网(22),所述反渗透膜(21)的一侧设有聚酰胺层,每块反渗透膜(21)相向对折为两层反渗透膜层,所述反渗透膜(21)上的聚酰胺层位于两层反渗透膜层的内侧,两层反渗透膜层之间设置有浓水网(22),所述浓水网(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勇孙晓博王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瑞膜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