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货物运输用的高承载电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为货物运输用的高承载电梯。
技术介绍
[0002]电梯可根据承载物分为载人电梯和载货电梯,载人电梯的承载量一般较小,而载货电梯的承载量一般较大,但是承载量大就意味着需要较强的结构,目前的载货电梯的结构大致够用,但是在遇到超重的物品,其结构强度就不够了,多次使用后能够会导致电梯结构出现损坏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货物运输用的高承载电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目前的载货电梯的结构大致够用,但是在遇到超重的物品,其结构强度就不够了,多次使用后能够会导致电梯结构出现损坏现象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货物运输用的高承载电梯,包括主体机构、加强机构与防护机构,所述加强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上方,所述防护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内部;
[0007]所述主体机构包括电梯本体、轿厢仓与支撑板,所述轿厢仓固定设置在电梯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货物运输用的高承载电梯,包括主体机构(1)、加强机构(2)与防护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上方,所述防护机构(3)位于主体机构(1)的内部;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电梯本体(101)、轿厢仓(102)与支撑板(103),所述轿厢仓(102)固定设置在电梯本体(101)的前端,所述支撑板(103)活动安装在轿厢仓(102)内部的下部,所述加强机构(2)包括主连接柱(201)与连接板(202),所述主连接柱(201)固定连接在电梯本体(101)上端的中部,所述连接板(202)固定设置在主连接柱(201)中部的外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运输用的高承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机构(2)还包括前工形杆(203)、后工形杆(204)、第一连接柱(205)、第二连接柱(206)、第三连接柱(207)、第四连接柱(208)、连接钢绳(209)与加固斜块(210),所述前工形杆(203)固定安装在电梯本体(101)内部下部的前部,所述后工形杆(204)固定安装在电梯本体(101)内部下部的后部,所述第一连接柱(205)固定连接在后工形杆(204)上端的左部,所述第二连接柱(206)固定连接在前工形杆(203)上端的左部,所述第三连接柱(207)固定连接在前工形杆(203)上端的右部,所述第四连接柱(208)固定连接在后工形杆(204)上端的右部,所述第一连接柱(205)、第二连接柱(206)、第三连接柱(207)与第四连接柱(208)为同种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柱(205)、第二连接柱(206)、第三连接柱(207)与第四连接柱(208)均位于电梯本体(101)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柱(205)、第二连接柱(206)、第三连接柱(207)与第四连接柱(208)的上端均延伸至电梯本体(101)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柱(205)、第二连接柱(206)、第三连接柱(207)与第四连接柱(208)的上端均通过连接钢绳(209)与连接板(202)固定连接,所述加固斜块(210)固定设置在主连接柱(201)与连接板(20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阳,唐树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恒润信达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