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下梁的家用电梯轿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21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8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下梁的家用电梯轿架结构,包括上梁组件、立梁组件和托架连接板,所述上梁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横梁和连接横梁两端的支撑梁,所述立梁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立梁,所述立梁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所述立梁的顶端与支撑梁相连,所述立梁的底端与托架连接板相连;所述支撑梁的中央设置有安全钳,所述安全钳的一侧设置有提拉装置,所述安全钳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靴组件,所述托架连接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导靴组件,所述托架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托架板的螺栓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传统意义的下梁组件,使整个轿架结构相对简单,降低设计成本,使轿底以下部件整体设计高度降低,减少了电梯部件的安装数量,安装和检修更方便。装和检修更方便。装和检修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下梁的家用电梯轿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下梁的家用电梯轿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家用电梯轿架结构主要是由上梁组件、立梁组件和下梁组件等部件构成,整个轿厢系统通过减震橡胶固定在轿厢托架上,轿厢托架与下梁组件通过螺栓锁紧,承载整个轿厢系统的重量。由于传统轿架结构包含下梁组件,这样整个轿底的设计高度将会增加,导致实际项目对底坑深度的需求加大,进而对电梯土建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了一个下梁组件,设计成本偏高。家用电梯作为单一家庭人员使用,安装在私人住宅中,受建筑物布局等因素影响,一般家用电梯底坑深度较低,而传统轿架结构设计,由于下梁高度问题,会加大对建筑物的底坑深度要求,因此在设计家用电梯时,对无下梁的轿架设计结构的需求更为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下梁的家用电梯轿架结构,简化结构,降低成本,降低对建筑物的底坑深度要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无下梁的家用电梯轿架结构,包括上梁组件、立梁组件和托架连接板,所述上梁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横梁和连接横梁两端的支撑梁,所述立梁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立梁,所述立梁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所述立梁的顶端与支撑梁相连,所述立梁的底端与托架连接板相连;所述支撑梁的中央设置有安全钳,所述安全钳的一侧设置有提拉装置,所述安全钳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靴组件,所述托架连接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导靴组件,所述托架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托架板的螺栓组件。
[0006]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导靴组件包括第一滚轮和相对设置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折弯面和第二折弯面,所述第一折弯面相对设置,相对的所述第一折弯面之间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折弯面上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滚轮。
[0007]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导靴组件包括安装面板和第二滚轮,所述安装面板与托架连接板相贴合,所述安装面板的中央设置有垫块,所述安装面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为倾斜设置的长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为圆孔,所述第二滚轮分别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相连。
[0008]优选的是,所述安全钳上设置有竖向的滑槽,所述滑槽包括相对设置的侧面和斜面,斜面从上至下逐渐远离侧面。
[0009]优选的是,所述提拉装置包括转轴、压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钢丝绳连接件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立梁相连,所述转轴平行于横梁并与支撑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转轴相连,另一端与压块相连,所述压块位于滑槽靠近斜面的一侧,所述第三连杆一端与钢丝绳连接件相连,另一端与固定件相连,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一连杆转
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杆转动连接,所述转轴靠近第一连杆的部位套设有扭簧。
[0010]优选的是,所述立梁的横截面呈U型,所述立梁的内侧间隔设置有若干加强板。
[001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2]本技术无下梁的家用电梯轿架结构包括上梁组件、立梁组件和托架连接板,上梁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横梁和连接横梁两端的支撑梁,立梁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立梁,立梁的顶端与支撑梁相连,立梁的底端与托架连接板相连;支撑梁的中央设置有安全钳,安全钳的一侧设置有提拉装置,安全钳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靴组件,托架连接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导靴组件,托架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托架板的螺栓组件,托架连接板与轿厢托架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减少了传统意义的下梁组件,使整个轿架结构相对简单,降低设计成本,使轿底以下部件整体设计高度降低,减少了电梯部件的安装数量,安装和检修更方便,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4]附图1为本技术无下梁的家用电梯轿架结构的立体图;
[0015]附图2为附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16]附图3为附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
[0017]附图4位附图1的C处局部放大图;
[0018]附图5为本技术无下梁的家用电梯轿架结构的提拉装置的立体图;
[0019]附图6为本技术无下梁的家用电梯轿架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0020]其中:1、上梁组件;11、横梁;12、支撑梁;2、立梁组件;21、立梁;22、加强筋;23、加强板;3、托架连接板;31、第一安装孔;32、第二安装孔;4、安全钳;41、滑槽;5、提拉装置;51、转轴;52、压块;53、第一连杆;54、第二连杆;55、第三连杆;56、钢丝绳连接件;57、固定件;58、扭簧;6、第一导靴组件;61、第一滚轮;62、支撑件;7、第二导靴组件;71、安装面板;72、第二滚轮;73、垫块;8、螺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3]如附图1所示为本技术无下梁的家用电梯轿架结构,包括上梁组件1、立梁组件2和托架连接板3。上梁组件1包括平行设置的横梁11和连接横梁11两端的支撑梁12,立梁组件2包括平行设置的立梁21,立梁21之间间隔连接有若干加强筋22,增强立梁组件2的稳定性,立梁21的横截面呈U型,立梁21的内侧间隔焊接有若干加强板23,提高结构强度。
[0024]立梁21的顶端与支撑梁12相连,立梁21的底端与托架连接板3相连,托架连接板3上安装有用于连接托架板的螺栓组件8,如附图6所示,立梁21底部通过托架连接板3直接与托架相连,减少了传统意义的下梁组件,使整个轿架结构相对简单,降低设计成本,使轿底以下部件整体设计高度降低,适用于小底坑项目。
[0025]如附图2所示,支撑梁12的中央安装有安全钳4,安全钳4的一侧连接有提拉装置5,安全钳4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导靴组件6,托架连接板3的外侧安装有第二导靴组件7。安全钳4上加工有竖向的滑槽41,滑槽41包括相对的侧面和斜面,斜面从上至下逐渐远离侧面。如附图5所示,提拉装置5包括转轴51、压块52、第一连杆53、第二连杆54、第三连杆55、钢丝绳连接件56和固定件57,固定件57与立梁21相连,给第三连杆55提供一个转动的支点。转轴51平行于横梁11并与支撑梁12转动连接,第一连杆53一端与转轴51相连,另一端与压块52相连,压块52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下梁的家用电梯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梁组件、立梁组件和托架连接板,所述上梁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横梁和连接横梁两端的支撑梁,所述立梁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立梁,所述立梁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所述立梁的顶端与支撑梁相连,所述立梁的底端与托架连接板相连;所述支撑梁的中央设置有安全钳,所述安全钳的一侧设置有提拉装置,所述安全钳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靴组件,所述托架连接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导靴组件,所述托架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托架板的螺栓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下梁的家用电梯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靴组件包括第一滚轮和相对设置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折弯面和第二折弯面,所述第一折弯面相对设置,相对的所述第一折弯面之间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折弯面上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滚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下梁的家用电梯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靴组件包括安装面板和第二滚轮,所述安装面板与托架连接板相贴合,所述安装面板的中央设置有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世宇万金赵建兵张建宏
申请(专利权)人: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